供稿:安村派出所
10月17日下午,安村鎮韓某某(男,70歲)來安村所戶籍室反映:他在派出所對面的農行金穗惠農通農業補助發放點領取資金時,那裡的工作人員問這問那,推脫著不讓他領取。
這一投訴本不屬於公安業務範疇,但面對老人的殷切期盼,安村所戶籍民警還是向那家農行金穗惠農通農業補助發放點了解了一下老人的相關情況,得知:平時在該點領取的農業補助或養老資金的老人每次一般只領取二三百元,而韓廣全老人急切的想將卡上的2580元全部領回,工作人員怕老人上當受騙,就問老人取錢的用途,建議無特殊情況可以分次來領取,老人對此不滿才來的派出所。
於是,民警委婉的問明老人突然領取較大數額錢款作何急用?老人才向民警吐露實情,說是今天有人打電話自稱是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要給他一大筆教育扶貧補助款,並要他提供一銀行帳號給市教育局財務室,並留下了財務室的兩個電話號碼,但前提是要於今天下午六點前給人家先匯一筆手續費。起初,韓廣全也不相信,但聽電話那頭對自己的情況十分熟悉,知道他兒子因殘疾領取著政府補助款,孫子上學花費較大。他才信以為真,上演了前述急切取錢的一幕。
經民警調查得知:打的他的手機號碼是安徽蕪湖的,所謂的市教育局財務室的電話號碼是河北邯鄲的。老人這才幡然醒悟,知道自己險些上當,積攢了近兩年的養老金差點拱手予人。
這時,老人反覆囁嚅著民警的告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預防詐騙的第一法寶是心無貪念……」,連連道謝。
藍田警方在此再次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無論是領取教育補貼、發放助學金還是退還學雜費,都是詐騙,純屬無中生有,千萬不要相信,不可輕易進行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ATM操作,公民如果接聽到與本人錢財有關的陌生電話時,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帳、不匯款。如有疑問可直接撥打110向警方求助。
關注「西安藍田公安」微信公眾帳號
微信頁面
通訊錄→訂閱號→右上角「+」→搜索「LTGAWXPT」
文章頁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親!藍田縣第一份微信電子報--《藍田微警務快報》,開通啦!
小夥伴們請為「西安藍田公安」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