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板歸 Polygonum perfoliatum 別名刺犁頭、貫葉蓼
◎刺蓼 Polygonum senticosum
蓼科Polygonaceae >> 蓼屬 Polygonum
一看到槓板歸,農村長大的孩子,少有不認識它的。房前屋後,山野路邊,幾乎處處可以看見此君身影。除了青藏疆蒙,槓板歸幾乎全國都有分布。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它的葉子和果實,就是我們兒時的零食。為防止葉刺扎口,一般會將葉子摺疊包好,把刺包在中間,送入口中慢慢咀嚼,酸酸的味道久久不能忘懷。槓板歸各色果實也可以吃,吃外面那一層果皮,淡中帶點甜,味道比葉子好一些。學習植物志,才知這不是果皮,是肉質花被片。
槓板歸全草入藥,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主治腎炎水腫、百日咳、瀉痢、溼疹、癤腫、毒蛇咬傷等,是名氣很大的草藥。但在今年之前,一直不知道,槓板歸居然還有一個美麗的小妹,叫做刺蓼。或許之前即使看見,也誤認它們是同一種植物。
改變發生在8月中旬的芝林之行。那時看到路邊到處開著星星點點的小粉花,雅致可愛,忍不住俯身觀察和拍照,細看花下的莖葉,居然和槓板歸十分相似,這時我有點納悶,腦海之中怎麼沒有槓板歸開如此美麗小花的印象呢?
忽然想起,拈花惹草部落有人探討槓板歸和刺蓼之區別,回來查資料,發現果然是刺蓼。它們都是蓼科蓼屬植物,出自同一戶人家,難怪相似之處如此之多。上周東錢湖開會,在一個菜園邊,發現兩種植物生長在一塊,正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比較鑑別機會。細細觀察,它們有三點區別:
一看花朵果實。結合小山的日常觀察經驗和中國植物圖像庫數據來看,兩者最大的區別要點:槓板歸是觀果植物,而刺蓼是觀花植物。一般人對槓板歸印象最深的也就是那五色寶石一樣的果實,圖像庫1221張槓板歸圖片之中,60%以上是果實圖,其餘是莖葉圖,白花圖片寥寥無幾。而刺蓼284張圖片之中,粉色小花圖片超過60%,其餘是莖葉圖,果實圖片似乎只有兩張。
二看葉基形狀。槓板歸的葉子盾形著生,基部平整。而刺蓼葉基部有一個U形缺口,正好將葉柄露了出來。
三看老莖顏色。兩者的莖嫩時都是綠色的,但等主莖長到一定程度時,您會發現,槓板歸的老莖還是綠色,微微帶一抹淺紅,但是刺蓼卻是通體赤紅,區別很明顯。
一篇讀過,您可以分清槓板歸哥哥和刺蓼妹妹的區別了麼?
跟著草木 走過四季
關愛自然 敬畏生命
江南四季花歷/甬城草木地圖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一起認識好玩的花草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