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餐飲品牌,在餐墊紙上花的心思,可不比做炸雞、薯條、漢堡來得少。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小心思吧——
漢堡王近期聯合手遊「部落衝突」推出一款漢堡王餐墊紙,用戶只需把漢堡和可樂放置指定位置,再用 QQ-AR 掃描就能看到野蠻人之王與漢堡可樂的AR 動畫,跳脫平面的限制,著實讓人驚豔。
德國肯德基曾把餐墊紙做成輕薄的藍牙鍵盤連接手機,讓你一邊享用食物,一邊盡情地回復消息,無需擔心油膩的手會「玷汙」手機,幾乎所有顧客都把它當寶貝帶回家。
埃及麥當勞曾推出過餐墊紙摺紙活動,只要按照提示一步步完成,就可以折成常用食材,如馬鈴薯、蔬菜、雞蛋、雞肉等等。
今年 3 月,麥當勞中國也推出倡導環保的餐墊紙,響應去年發起的「Scale for Good我們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
同步推出的「摺紙教程」,教你把餐墊紙變成長頸鹿、企鵝、河馬、鳥、駱駝等等動物。
香港麥當勞曾在某年春節推出名為「姨媽姑姐精讀班」的餐墊紙,直接畫出家族圖譜,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確稱呼親戚,十分接地氣。
這張跟一次性碗筷並無多大差別的餐墊紙,餐飲品牌們依然持續不斷地更新、玩創意,到底是為什麼?
餐墊紙的出現,最初是為了節省員工清洗盤子的工作量,後來逐漸發展成傳遞品牌信息的「移動海報」,但它還有一個隱藏功能——通過視覺刺激消費者食慾。
餐墊紙是消費者在整個用餐過程中與消費者接觸時間最長、最靠近消費者的宣傳物料。針對已到店消費的顧客,可以更加精準地向他們傳播品牌更細節的信息。
AR 互動、藍牙鍵盤、創意摺紙……無不都是為了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
品牌透過餐墊紙與用戶實現互動,給品牌打造了好玩、有趣的屬性,並抓住用戶想曬的心理。不僅可以減少等餐、用餐的乏味感,還能創造驚嘆時刻。這時候的餐墊紙,已成為「好玩而且用戶願意曬出去」的社交貨幣。
無論是餐墊紙創意摺紙的活動還是黑科技 DJ 臺,甚至是親戚關係圖,更多是把餐墊紙當做社交話題的載體,傳播給消費者,給品牌樹立親切、好玩、有責任心的形象。
類似的還有可口可樂的瓶身營銷,如聯名瓶、歌詞瓶、臺詞瓶等。
他們各自發力玩創意,與消費者互動,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營銷玩法和風格,還能引發消費者期待。
當然,餐墊紙還有個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只要放上餐墊紙,大家都忽略了託盤到底洗沒洗的問題。
---
圖片及資料來源:營銷有一套
圖片和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鈞明集團重新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