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洋垃圾"糟蹋中國女孩子的新聞刷爆網絡,引起網友憤慨。但請不要忘了,還有另外一種「洋垃圾」正在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危害著我們的健康~
7月25日下午,永嘉警方通報了一起走私案,已經查明有人從韓國釜山走私300多噸舊衣服到永嘉,其中不乏國際名牌,各季各式應有盡有,堆起來像一座小山。像一片垃圾場,沾滿穢物、臭不可聞。
可能有人奇怪,這些人從國外千裡迢迢把這堆垃圾運回來做什麼?難不成當柴燒?
答案是:賣給人穿。
你沒有看錯,300多噸的"洋垃圾"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從國外運回國內,經過簡單處理流入市場,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但同樣,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而這只是此行業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很早以前關於「洋垃圾」在我國泛濫的消息便已經屢見不鮮。但令人慚愧的是,直到2006年英國天空電視臺在中國廣東省「洋垃圾村」聯滘村的採訪報導曝光後才引起國內重視。咱們自己的事兒,還是人家告訴的.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種「洋垃圾服裝」就是從國外垃圾場或醫院停屍房扒拉下來,未經國家免疫檢查偷運至中國,所以很多衣服上都攜帶致病病原體,可能通過口腔皮膚等渠道進入人體;
甚至有些衣服上帶有血跡,很有可能是傳染病者穿過的,不明情況的顧客購買穿戴後有被感染的風險;
即便是無病菌的衣服,在經過長時間的密封打包堆積後,由於化學藥劑無法揮發,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有人也許會問,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古著市場」,身邊也有一些買「古著」的人,難道就是這些?
古著絕對不是二手衣,它是真正有年代(至少三十年)而且現在已經不生產的東西,這些服飾無論是使用的面料、細節的裁剪甚至用途,都代表著那個年代的縮影,具有特殊的收藏價值。簡而言之,跟二手衣比起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所以現在很多不良商家混淆概念,打著「古著」的旗號販賣二手衣服,為了自己的健康安全,請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辨別!
圈圈總結了幾個辨別二手衣的方法,希望大家珍惜健康,遠離「洋垃圾」服裝:
1、「孤品」噱頭,無其它號碼!
這是洋垃圾最典型的一個特點,一般都是以單件的形式出現,庫存數量為1,如果在逛店鋪時遇到這種情況,那就要小心了。
2、商標顯舊,衣服發黃
「洋垃圾」服裝因為被人長時間穿過,所以會出現發黃,捲曲的情況。商標更顯陳舊,有些商家為了掩人耳目,直接將商標剪掉,俗稱「剪標」。所以購買商品後,一定要仔細檢查衣物有無上述情況。
3、有無異味!
由於商家一般是將洋垃圾集中清洗或者就乾脆不洗。所以,當你收到的衣服有濃重的異味時就要當心了,可以與以上兩條相互對照。
雖然國家早已對「洋垃圾」嚴查,但巨大的經濟利潤還是讓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但為了各位的健康,也為了我國不至於成為發達國家的垃圾場,請對「洋垃圾」說不!
ps:關注一下圈圈君,順便給圈圈君比個♡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