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中國海關發布公告稱,在寧波大榭口岸,查詢了一批申報品名為「多晶矽」的貨物,實則為「洋垃圾」,貨物總重為28.86噸。
據了解,該批貨物用透明包裝袋分裝,質地為灰色小塊,按每兩袋一箱擺放,箱子外包裝印有韓國OCI的標示。寧波海關所屬的大榭海關查驗二科科員在負責查驗這批貨物時,發現這批大小差不多的碎塊部分斷面是灰色的,部分斷面卻是黑色的。
灰色斷面的小塊划過紙面只有劃痕,黑色斷面的小塊卻會留下顏色。隨後,查驗員經過取樣送檢後發現,這批貨物中95%以上的含量不是多晶矽,而是含有碳的混合物,不符合GB 34330-2017《固體廢物鑑別標準通則》條款,屬於國家進口的固體廢棄物,其碳雜誌應來源於破碎前物料中夾雜的石墨材料粉碎產生的粉末。目前,這批貨物已經移交給有關部門進行進一步處理。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5月份,上海海關也查處了一批以「多晶矽」申報入境的廢棄矽料,貨物總重為50.4噸。
上海海關查處的固體廢棄物
5月21日, 上海海關所屬外高橋保稅區海關對一批以保稅倉儲轉口形式申報進境的多晶矽依法做退運處理。該批貨物為不同形狀的矽片、矽圓盤、矽顆粒等,且明顯破碎、斷裂,毛重50.4噸。後經鑑定,確認該批貨物屬於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上海海關緝私部門已正式行政立案調查。
上海海關部門已立案調查
事實上,早在2017年國家環境保護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出通知,將多晶矽廢碎料固廢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
責任編輯:光伏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