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遏制日益加劇的海洋汙染,
歐盟率先提出了「限塑令」,
麥當勞、宜家、星巴克等品牌紛紛響應,
一時間,塑料製品成為了「眾矢之的」。
為了尋找塑料製品的替代品,
不少能人巧匠也是花招盡出,
就連甘蔗渣也被解鎖了諸多新玩法↓
塑料吸管被迫下線,讓人不由陷入深思,缺少了這枚黃金搭檔,我們又該用什么喝珍珠奶茶呢?雖然用勺子也能解決問題,但總差了那麼點感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臺灣品牌「100%植物」研發了一種甘蔗纖維吸管。
這種甘蔗纖維製成的吸管不僅可以完全在土壤中分解,還可以用於50攝氏度以下的飲料,因為不含明膠,它也不會在飲料中軟化。品牌研發隊還委託海洋大學研究甘蔗吸管在海洋和魚類體內的消化程度,效果也十分喜人。植物纖維既環保又利於消化,如果全面投入使用,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塑料吸管汙染環境的尷尬局面。
甘蔗除了能製成吸管,還能做成夾腳拖鞋!來自紐西蘭的羊毛運動鞋品牌Allbirds,創辦人Tim Brown以及團隊,聯合巴西公司耗時2 年研發出用甘蔗做成的夾腳拖「Sugar Zeffers」,這也是全世界第一個負碳綠色拖鞋。
一般來說,普通的鞋底用汙染性高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塑料製成,碳排放量很高,而Allbirds花了兩年研發出的拖鞋,用可再生材料代替,再加上利用再生聚酯纖維和甘蔗製成的麂皮材質混紡的系帶,既方便脫穿設計,又簡約時尚,還能解決汙染問題,真的要給設計團隊點讚!
為了減少碳足跡,樂高在製造和供應鏈過程中做了很多改進,比如說前段時間推出了一系列以植物為原料製作的積木產品,它採用的是國際上非營利組織Bonsucro 標準認證的甘蔗,其從中提取的乙醇,製成起來柔軟、耐用,且富有彈性的聚乙烯塑料,它們將用來生產樂高的植物元素積木,比如葉子、灌木和樹。
非常有意思的是,這些產品在質量或者外觀上與之前相比,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我們相信,在未來十幾年的時間裡,這些可持續材料可以應用於更廣泛的核心產品和包裝中,給我們帶來更大驚喜。
這組名為「紙水杯」的水杯,做到了從頭到尾、由內而外的可再生。瓶身與瓶蓋完全紙制,瓶外的保護材質採用 100% 有機和可再生的模塑纖維,材料來源是竹子(渣)、蘆葦(渣)、甘蔗(渣)。
瓶內材質是 100% 再生樹脂,能滿足飲用安全性,也很好地保護和密封液體。如果你喜歡創作,還可以在瓶身壓花,用可堆肥粘合劑印刷 logo。從內到外,紙水瓶具有可堆肥性和可持續性,材質強度可以滿足反覆使用。
普通的甘蔗也能有這麼多新玩法,是不是讓你覺得腦洞大開?上圖的這些設計產品,讓我們看到了設計的多樣可能,以及設計師們為了追求更美好的未來生活而不斷努力的良苦用心。當然,如果你有見過更多環保、可持續的設計或產品,也歡迎在評論區battle 一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