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cctv生活提示」關注我們哦!
秋冬季節,霧霾又成了熱門詞彙,但事實上很多人對於霧霾的定義並不是很了解,經常把霧和霾搞混,那到底誰是霧,誰是霾呢?
生活中,我們總是把霧和霾混在一起說,霧霾天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但您知道嗎?其實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
霧和霾都是一種低能見度的天氣現象。但它們在成因上,從觀感上來講都是有所區分的。霧主要是由於這種小的細的水滴組成,霾主要是空氣中的汙染粒子造成的,大霧天氣會造成能見度非常低,有時候甚至會出現500米以下的低能見度。霾天氣能見度相對來說要高一點。基本都是在2公裡以上的這種低能見度。從肉眼分辨上來看,霧天氣都是呈發白的天氣現象,而霾天氣都是呈現發黃的這種觀感。
其實霧和霾通過肉眼就很好分辨。霧的顏色是乳白色或青白色的。
而霾則呈黃色、橙灰色。但也有時,霧和霾會混雜在一起出現,特別是在秋冬季節的清晨6、7點,這時空氣能見度會變得更低,如果您一早要開車出門,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必要時可開啟霧燈。
當太陽升起後,氣溫逐漸升高,霧會漸漸消去,但霾往往不會輕易消散,這時我們就要進行一些健康防護了。
霾天氣往往對應的空氣汙染,所以當氣象部門發布霾黃色及以上預警的時候,公眾要儘量注意防護。減少戶外活動,必要外出的時候,要儘量戴上口罩;在室內有條件的話,開啟空氣淨化器。
一旦氣象部門發布霾黃色預警,您外出就儘量要佩戴口罩。另外您也不能忽視了空氣汙染對眼睛的傷害。
「霧霾天尤其是霧霾特大的時候,眼睛就覺得有點辣,有點怎麼說呢,火辣辣的感覺。」
「我戴隱形眼鏡,就是一到霧霾天,它會有乾澀的感覺。平常戴隱形眼鏡就是眼睛很溼潤,一到霧霾的時候,就會感覺隱形眼鏡粘在眼球上,不會動。」
霾天氣的時候,就不建議戴隱形眼鏡了,因為隱形眼鏡會吸附霾裡頭的顆粒,這樣會阻塞隱形鏡片上的孔隙,導致角膜缺氧,甚至發生角膜炎症。在這種天氣,建議大家儘量少室外活動,如果室外活動,可以戴防護鏡,防護鏡沒有的話,也可以戴墨鏡,這個對我們也有保護的作用。在這樣的天氣裡,可以多眨一眨眼,促進淚液分泌。
專家還告訴我們,如今市面上也有不少可供我們自行清潔眼睛的產品。
只需把清潔液倒入清潔杯中,扣在眼睛上,仰頭轉動眼球,眼睛裡就被清洗乾淨了。
我們常說的霧和霾,並不是一碼事,應該區別防範。霧天,要格外注意行車安全。霾天除了戴口罩,還要注意用眼衛生,多眨眼多轉眼球,都能幫助淚液分泌。此外,您還可以用溫熱的蒸汽燻蒸眼睛,這些方法都有利於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