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奶奶九十大壽,我請了幾天假回家。
大壽當天,賓朋滿座,家裡熱鬧非凡。
很多可能我連面相都記不太清楚的親戚都過來給老人祝壽,席間閒聊,說起了年輕人的就業問題。
這時候,一個我都不知道該叫什麼的親戚突然跟我媽說,聽說德愷進了一個好單位呀,月薪過萬,工作又輕鬆又穩定又體面,你們享福啦。
我媽連忙說,哪裡哪裡呀,不過是打工餬口而已。
我坐在一旁,不知如何搭腔,只能在心裡嘀咕:又輕鬆又穩定又體面,錢還多,這樣的工作哪裡有?我是真的很想找一份的。
這時候又有一個親戚說,是啊,德愷有正式工作,在大城市認識的人也多,將來一定大有出息。
我在旁邊如坐針氈,一個個地這麼捧我,長這麼大以來我還真不習慣呢。
突然,後面發聲的那個親戚又說:我們家萍萍今年大專畢業了,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德愷你要幫幫忙啊!你在大城市認識的人多,你給她介紹一份工作唄。
我也是一個剛畢業不到三年的小夥,我去哪給她介紹工作啊?礙於親戚的面子,我只好禮貌性地說,我也剛畢業,也沒什麼人脈,不過我儘量,萍萍是學什麼的?
親戚說,學的好像叫什麼行政管理吧。
我點頭說,哦。
我原本以為,彼此客套的寒暄,象徵性地相互吹捧一下,在家鄉也算是一項禮儀。
沒想到,我休假回來的第三天,就接到一個姑娘電話,她說:愷哥,我是XX的女兒,我媽媽跟我說,你那邊有合適的工作介紹給我,我現在已經到了廈門北站了。
我絞盡腦汁想XX到底是誰,回憶了一下,才想起,就是我媽說的那個隔了三代的表姑。
沒辦法,我只好請假把她接到酒店安頓下來。然後想起,一個朋友說他們公司剛好在招行政助理,實習期工資三千,轉正之後三千五,想想萍萍剛剛大學畢業,這份工作也算剛好合適。
由於和朋友關係還不錯,萍萍只是象徵性地面試了一下,第二天就可以去上班。
原本我以為,這件事情到此也算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可是沒想到,才半個月我媽就打電話跟我說,那個表姑現在在家裡到處說,我給他們家萍萍介紹了一份又苦又累工資還少的工作,自己有能力也不肯幫親戚,對她女兒敷衍了事。
我打電話問朋友到底怎麼回事,朋友說,那個萍萍幹了一周就辭職了,平常工作拖沓,上班的時候只顧著拿手機聊天,領導交代的事情也總是辦得亂七八糟,部門領導就說了她兩句,她居然跟人家對罵起來。
我跟我媽吐槽,說自己的委屈,明明自己盡心盡力了,卻在別人口中還不落好。
我媽開導我說,家裡人就是這樣啦,你也別太往心裡去了。有些人啊,就是那麼不知趣,總把別人的心甘情願當成他的理所當然。但是你記住,對於這樣的人,你不幫是本分,幫她是情分。
2.
自從那件事之後,再次回家,每每遇到誇我的親戚,我總是躲避不及。
因為我是真的害怕,再遇見類似的人。
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總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應該圍繞著他轉,所有人對他的幫助都是理所應當的。如果你一旦不幫,或者真的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就會跳出來各種詆毀你。
說你無情無義,連親戚朋友都不幫。
說你有點小成績就自以為是,忘本,就六親不認。
更有甚者,即使你傾盡全力幫了他,但是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結果,到最後甚至變成是你的錯,是你不夠誠心,是你沒有用心,是你沒有盡心。反目成仇的事件比比皆是。
恕我直言,這樣的親戚,我真的是寧願不認的。
我一直認為,如果一個人願意幫你,除去父母,其他所有人,對你而言,都是情分。
你如果沒有感恩之心,當然或許人家也並沒有想要得到你的感激,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你還要恩將仇報的話,那我只能說你這個人不僅貪得無厭,還不會做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對另一人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也沒有一個人,享受別人的幫助是心安理得的。
因為生活始終是自己的,對自己生活負責,對自己的將來負責,是一個人生而為人最起碼的標準。
如果有人在你困難的時候,適時地拉你一把,即使沒有達到你的預期,對你而言,他依舊是幫助你的恩人。
我們在苛求他人的同時,回頭想一想,對自己,是否也這樣求全責備?回頭想一想,自己是否也這麼傾盡所有地去幫助過別人?
感情也好,為人處事也罷,從來講究的都是你來我往。
除去父母,沒有人有責任,有義務,有必要真的去拉你一把。而那些拉你的人,要麼是關心你,要麼是心地純良。
他們或許不需要你的感激,但是你在事後再做出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情來,你不覺得這樣太過分?
3.
有時候,其實對於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都是懷著善意去做的,或許根本就沒想過要什麼感激。可是太多的人,在得到你太多次的幫助之後,他卻反而把你的幫助當成了生活常態,當成了理所當然,接受起來也變得心安理得。
而如若有一天,當你不再對他提供當初的幫助時,他反而跳起來說,你怎麼可以這樣無情無義?你怎麼不幫我了?
曾經幫助過很多人,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
對於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我一直銘記在心。因為我知道,如若有一天,但凡在他能用得著我的地方,我一定會傾盡全力地去幫他,這樣才不辜負當年他的幫襯提攜。
可是有太多的人,把你的幫助,當成了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
比如借了一個朋友多次錢,但是因為最近買了點東西花了很多錢,這個朋友再次借錢的時候,我是實在拿不出了。結果人家就在背後說我小氣摳門,幾千塊錢都不願意借,做朋友做到我這個份上,也算他瞎了眼。
我想,瞎眼的那個是我吧?怎麼一開始就沒看清楚這種人的可憎面目呢?
比如之前有個讀者,一開始說有多喜歡多崇拜我,平常也喜歡寫寫文章,寫完了之後時不時拿給我看看,要我幫他修改提意見,我也抽出時間,給他改了好幾次。
但是最近,因為趕稿的原因,一直沒空。結果這個讀者在微信上當即就對我說,一個小作者而已,有必要這麼擺譜嗎?
我:……
比如還有一個算得上朋友的讀者,我每次出新書,他都跟我說,恭喜恭喜,大賣大賣。然後在跟我說,愷哥,我能不能有幸得到你送我的親筆籤名書啊?
我想了想,手上已經沒有新書了,但是難得人家喜歡嘛,於是就在網上買了一本,籤好字,給他寄了過去。
前不久,我第三本書出來,剛好趕上廈門「金磚會議」,快遞停運。這哥們又跟我要書了,我就說,我手上已經沒書了,現在網上都有的賣,剛好打五折,也不貴,十幾塊錢,要不你自己買本吧!
結果人家說:虧我把你當朋友當偶像,送本書怎麼了?一二十塊錢的事。出了幾本書了不起了,開始耍大牌了嘛……
我:……
其實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每次遇見這樣的時候,我都哭笑不得。
明明一個個都是「伸手黨」,偏偏說起話來,怎麼感覺比誰都理直氣壯?
我對你好,是我錯了。
我一開始就不應該搭理你的。
—END—
往期精彩:
拉黑、刪除是糾葛,真正的放下是路人
少年打賞女主播16萬:孩子,未經歷社會的殘酷,你哪知道父母的艱辛?
女方兩度加價索要21萬彩禮:彩禮成為殺死感情的劊子手之一
作者:何德愷,勵志暢銷書作家,已出版暢銷書《不要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生活不會辜負每一份努力》,《願你一腔孤勇,歸來仍是少年》於2017年8月正式上市。
新書《願你一腔孤勇,歸來仍是少年》已經上市,購買請長按以上二維碼,也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全文」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