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加貝可以安息了:「必須將恐懼深植在白人心底,曼德拉對他們太好了」

2021-02-26 奈及利亞華人網
附:在公開場合,穆加貝曾發表過許多「驚人」之語,他曾說同性戀者「連豬狗都不如」,也曾自比「這個時代的希特勒」,但在他所說的每一句話背後,有一個立場始終如一:面對西方霸權,他的腰杆子總是很硬。

「津民盟必須繼續將恐懼深植在白人心底,他們是我們真正的敵人。」

——2002年,穆加貝在津民盟一場集會上說。2000年開始,穆加貝政府以白人所持有的土地是從黑人原居民手中非法取得為由,大力推行土改,強制沒收白人農場土地。

「曼德拉對非黑人群體太好了,有時候甚至犧牲了黑人的利益……太崇高,太善良,太像聖徒了。」

——2013年,穆加貝在接受電臺採訪時說。同樣作為國家解放事業的推動者,曼德拉與穆加貝的當政路徑截然不同,前者做滿一任總統任期便主動退隱。

「我們一直在為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主權而戰,看似渺小的我們贏得了獨立,我們也已準備好流血捐軀……所以布萊爾,請你保留你的英格蘭,也讓我保留我的辛巴威。」

——2002年,穆加貝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上對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說

「我是這個時代的希特勒。而這個希特勒只有一個目標:為他的人民爭取公正,爭取主權,爭取獨立認可,爭取資源權利。如果為了人民就是希特勒,那就讓我成為十倍的希特勒吧。十倍,是我們的主張。」

——2003年,穆加貝在為一位內閣部長舉行的國葬儀式上說

「我們的經濟,要比非洲的平均水平好一百倍。除了南非,還有哪個非洲國家能比得上辛巴威?現在少的只是貨架上的商品,僅此而已。」

——2007年,穆加貝在接受採訪時說,當時辛巴威已遭到西方國家制裁。

「請布希先生好好讀一下歷史吧。他該認識到,無論是他自己,還是現任美國總統的身份,都代表了所謂的『文明』,充斥著侵佔、拓殖、關押、殘殺。他多的是要贖的罪,在《世界人權宣言》上沒什麼能說的。他的手上滴淌著多國人民的無辜鮮血。」

——2007年,穆加貝在聯合國大會上說

「我想對美國總統川普先生說,請吹響你的小號吧。悠揚地吹響有關團結、和平、合作、友愛、對話的價值觀,這些都是我們的一貫主張。」

——2017年,穆加貝在聯合國大會上說

「非洲的資源只屬於非洲自己。其他人可以作為朋友幫助我們,但不能再作為壓迫者和殖民者。」

——2015年,穆加貝在就任非洲聯盟輪值主席的儀式上說

相關焦點

  • 被歧視的南非白人
    新南非誕生之前,佔人口少數的白人佔據了南非高端上層的工作,強度大的工作,白人的精英階層採用了跟英美完全一致的社會、政治經濟運營機制。加上南非豐富的礦產資源,產生大量的社會財富。南非曾經一度是歐洲人心目中的奇葩,也是非洲的驕傲。     就算在鐵窗下的28年時間裡,曼德拉的影響力依然可以遍及世界,全球53個國家,2000多名市長為曼德拉,或是籤名請願。
  • 曼德拉與那首《光輝歲月》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首歌獻給的是當年被囚禁在南非羅本島上的曼德拉?  曼德拉一直是電影和音樂不朽的靈感源泉,幾乎沒有一個政治人物能像他一樣贏得如此超越種族和國界的愛戴。今天,曼德拉走了,但他的精神將隨一部部藝術作品永遠流傳在這個世界。新華國際為您盤點。
  • 曼德拉:我從不是聖人,而是一名不斷努力的罪人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離世,享年95歲。「如果人們能學會恨,他們也能被教會去愛。因為對於人的心靈來說,愛比恨來得更加自然。」無論是曼德拉還是特瑞莎修女,都用自己的言行向世界證明了愛的力量。心中有愛,進可與「敵人」握手言和,退可不傷一兵一卒降服千軍萬馬。
  • 藝術影院丨《曼德拉》:通向自由之路
    這部《曼德拉》,取材自曼德拉的自傳《通向自由之路》,講述了曼德拉從一名社區律師成為南非總統歷時三十年間發生的故事。影片將一位有著複雜思想情感和坎坷人生經歷的偉人,詮釋的活靈活現。第71屆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平凡的愛》(電影《曼德拉》)電影頻道藝術影院將於1月21日(星期一)晚間22:20為您播出這部南非最強傳記片《曼德拉》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 導演: 賈斯汀·查德維克
  • 曼德拉讓南非從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人民為什麼還愛戴他
    但這個在社會局勢穩定後,可以解決,最主要的難點是,曼德拉等一批領導人都沒有執政的經驗,面對這麼龐大的國家,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何解決,顯得沒那麼遊刃有餘。社會中的土地分配,住房還有教育等問題都要急需解決。其實面對這樣一盤散沙的局面,即便是有經驗的人,也難以力挽狂瀾,讓這個國家馬上恢復之前的模樣。
  • 【津巴時訊】穆加貝不平靜的養老生活,馬祖維農場又攤上事了
    農場,現在他們向高等法院提出了申請要求反向交易的申訴。 在他們的申請中,他們將穆加貝、穆加貝的妻子格蕾絲、Gushungo控股公司、警察局總警監戈德溫·馬坦加、土地部長佩倫斯·希裡、內政部長姆波夫等官員。
  • 多位網友發聲疑似遭遇曼德拉效應
    許多互不相識的人回憶稱自己看過紀念曼德拉的電影,包括電影的名字和內容都大致相同,然而這部電影從未上映,也從來沒有拍攝過。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是一種都市傳說,指大眾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尚沒有科學研究證明這一「效應」的真實性,但也沒有足夠的反對依據。曼德拉效應支持者認為曼德拉效應的一個解釋是量子物理,也就是事件不只是只有一條時間線,有可能有不同的時間線,而不同的時間線因此混合在一起有了時空交錯的可能。
  • 南非,曾經的非洲經濟、軍事強國,為何逐漸沉淪,白人怎麼了?
    當時的南非由白人掌握主要權利,即便沒有正式地被國際列為發達國家,但當時的生活水平便已說明了它具備這一資格。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白人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一直在實施著"種族隔離政策"。將本國全體人民劃分成了白人、有色人種、印度人和黑人四個等級。而在這等級制度當中,黑人的社會最低,受到歧視。即便是坐公交車都只能站在最後面,更別說在一些國家要事上的決策。
  • 漫畫:細思極恐,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1962年,曼德拉因為政治鬥爭失敗而入獄,1990年重獲自由,並且於1994年出任南非首任黑人總統。然而,在2010年,一位美國的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者菲安娜·布梅表示,她記得曼德拉於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在牢獄中去世了。而且這不只是她本人的記憶。她調查過的許多人都聲稱,當時不但報紙上有相關報導,在電視上還播放過他舉行的葬禮以及曼德拉妻子在葬禮上演講的場面。
  • 你可以恐懼,但不能恐慌 ▏《衝浪英豪》影評
    例如,我們會說,「我是一個容易恐懼的人」或「我很脆弱」或「我內心不夠強大」,等等。通常,這些標籤僅僅是來自過去或現在的某些表現,但一旦標籤內化為我們的一部分,它們就開始接管和操控我們。因此,必須明確的是,我們不需要標籤!我們需要宣稱:「我可以也必須自己決定有關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就勇往直前!」
  • 南非白人生存狀況: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失業率:2015年中,黑人失業率為27.9%,白人為7%。33、企業高管比例:根據南非就業平等委員會2014-2015年報告,在南企業最高管理層中,70%為南非白人,南非黑人佔13.4%。(南非總人口比例為:黑人佔79.6%,白人佔8.9%)。
  • 傲雪公主日記之開始感到恐懼
    這幾天前前後後來了差不多十個獸醫了,有木又大叔自己班組的,也有動物園的,還有寵物醫院的大夫和大學的教授,但是大家看後都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說先止瀉,消炎,給姐姐口服了一支消炎藥,又在她腿上注射了一支治療腹瀉的藥物。
  • 關注 辛巴威擬將外資本土化 法媒:中企受影響最大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法媒稱,近日,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對全國的外資企業下了一道「死命令」
  • 槍殺9個黑人,美國白人青年絕望吶喊:我不是種族主義……
    如今,白人父母被迫搬到郊區,以便把他們的孩子送到一個「好學校」。  但什麼是「好學校」?  事實是,一個學校有多好,直接取決於它有多「白」。  我非常痛恨搬到郊區。對我而言,這反映出受驚嚇的白人是如何逃亡的。
  • 曼德拉小女兒去世,確診感染新冠!被視為南非女英雄!
    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潘多爾13日表示,「她不僅因為是曼德拉夫婦的女兒而被銘記,她本身也是一名不懈鬥爭的女英雄,她為南非鞠躬盡瘁。」英國廣播公司14日說,辛琪生於1960年底,成長於反種族隔離鬥爭的鼎盛時期。在她18個月大的時候,父親納爾遜就被囚禁在羅本島,她和姐姐澤納妮、母親溫妮相依為命,忍受著種族隔離政權的騷擾和恐嚇。1985年她畢業於開普敦大學法律系。
  • 辱罵華裔老人的白人青年已經找到,可不可以原諒!?
    ,此事恰巧被一位教車師傅曹海明碰到,將視頻發到網上,該視頻點擊已經超過6萬。鄺鄰德說,雖然來加拿大30多年來,頭一回遭到這樣歧視性的羞辱,但他還是認為,那個年輕人可能身處環境不良,所受教育有限,不必和他太計較,並稱已經原諒了罵人者。警方將做進一步調查,目前尚無法確定是否會對罵人者控以仇恨罪名。曹海明把視頻發到YouTube後留言說:加拿大是一個全世界公認最多元文化的國家,也一向是大家嚮往適宜居住的國度。
  • 法國白人懵了!巴黎黑人大遊行,要求把白人趕出巴黎!
    法國白人懵了!巴黎黑人大遊行,要求把白人趕出巴黎!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意外死亡事故發生以後,歐美多國的黑人群體是不約而同的團結了起來,他們紛紛是上街抗議,有的極端黑人小夥還效仿美國黑人群體,開始打砸搶燒等暴力行為。
  • 聖女貞德扮演者必須是白人?極右翼者真是這樣想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沒想到,這個活動最終因為聖女貞德的扮演人選產生軒然大波——「貞德」為什麼不是白人呢?「貞德」應該是白人啊!許多右翼主義者這樣想。他們發了很多帖子,激烈抨擊,形容這樣的選擇是「又一次多元化宣傳」,會改變法國的歷史。「貞德是白色的。我們是白人,我們以白人為榮,不會試圖去改變我們的歷史。」還有人抱怨,「明年的候選人是不是會來自布加(哥倫比亞城市)?」更多人對這種論調嗤之以鼻。
  • 墨爾本火車上女子用腳佔位,只給白人讓座!遇到種族歧視你可以這樣做!
    墨爾本一名亞裔通勤者在搭乘火車時遭遇一名將腳放在座位上的女子她拒絕為任何非白人乘客讓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