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法媒稱,近日,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對全國的外資企業下了一道「死命令」——要麼按照該國本土化法律,4月1日前將至少51%的股份轉給辛巴威黑人公民,要麼關門走人。
對此,辛巴威本土化部長朱沃(Patrick Zhuwao)表示,內閣的做法是為了確保本土化法規得到貫徹,同時幫助改善辛巴威黑人的經濟狀況。朱沃是穆加貝的外甥,被認為是當下辛巴威的實權人物。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3月28日報導,對此,有評論認為,所謂本土化法規不過是一個高雅的名詞,其實就是某種以國家名義實行的搶劫而已。
專欄作家昆雲山房撰文說,穆加貝上一次「打土豪分田地」的對象是白人農場主,這一輪「打土豪分田地」只有針對外企了。
而外國投資者當中,又以中資企業佔據主要比例,有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辛巴威外商投資金額為9.29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投資就佔了72%。也就是說,3月31日之後,要麼把這些企業51%的股份無償交給辛巴威政府,要麼就關門。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2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企業的收入會受到影響,「當年投資時達成的協議現在不算了,前期投資無法撤走,未來的利潤將變小」。
資料圖片:辛巴威市場
人民幣成辛巴威法定貨幣 美媒: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報導,辛巴威最近令人驚訝地宣布把儲備貨幣改為人民幣。當地商界和經濟界人士說,這是對中國示好的跡象,不過僅此而已。
當地經濟界人士說,在通貨膨脹到天文數字的辛巴威元2009年作廢以來,在這個資金短缺的南部非洲國家的街頭已經充斥了各種外國貨幣。2014年,辛巴威央行允許交易商使用美元、南非蘭特、波札那普拉、英鎊、歐元、澳元、印度盧比、日元和中國的人民幣結算。
儘管如此,非洲銀行的首席經濟師詹姆斯·韋德說,把人民幣定為儲備貨幣雖然只有象徵意義,但仍不失為正確的舉措,因為增加了選擇。點擊查看更多>>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非洲既是待開發的處女地,也是風險遍布的雷區。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