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澳元延續頹勢,仍然是一路走低。澳元對人民幣匯率終於跌破1:5關口。試想想,4張紅票子換一張綠票子,這是曾幾何時的事情了!您是不是也醉了!?
礦業萎靡 房市堅挺
澳元走低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宗商品疲軟,礦業日薄西山,政府一籌莫展。但澳洲經濟並未陷入「硬著陸」衰退,雙向發展模式令整體水平保持穩增,尤其是基礎建築行業的蓬勃興起。各個小小小小的城區或交通規劃項目,陸續上馬;這也帶動了周邊住房市場的發展。尤其是雪梨地區,打樁機轟鳴,腳手架林立,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堪稱回眸去年最靚麗的風景之一。
房市的熱潮由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也包括蜂擁而入的海外華人買家。澳洲買房值不值?這個問題已經不用再贅述。海外買家的購買能力如何?這個問題似乎讓人呲之以鼻。「有錢,任性。」國人已經被貼上了土豪的標籤。不過,拋開購買豪宅的大主兒們不談,真正想在澳洲投資買房的海外華人,還真得好好計算一下成本。
從上圖可清晰地看出,60萬澳元的房子,可以節省50萬人民幣;70萬澳元的房子,可以節省近60萬人民幣。簡而言之,購房額度越大,省錢越多。
前車之鑑 機不可失
如今這樣的情形,細細琢磨,似曾相識。沒錯,將時光倒回到2008年!那一年自年中7月之後,澳元是一路狂瀉,兌美元匯率一度驟降至1:0.7,跌幅接近30%;雖然澳元兌人民幣並未突破1:4大關,但降幅仍然讓人驚心動魄。
不過,面對當時不斷蔓延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澳洲經濟並未受到明顯衝擊,投資者絲毫沒有因為擔憂撤資離岸,而其中保持堅挺的就是住房市場。澳元的走低,讓這些海外買家源源不斷的將資金匯入澳洲房產市場,令手中的「鈔票」變成澳洲資產。
這些「熱錢」中,不乏中國內地投資者的身影,而且這些海外黃皮膚的同胞,一直以來都對海外房產投資情有獨鍾。澳洲穩定的經濟政治環境,加上持續優異表現的物業升值潛力等,是這些投資者選擇澳洲最大原因之一。
而且,這些熱錢湧入澳洲,進入房市或股市,也會促進澳元的反彈升值。試想想,再加上物業本身帶來的升值,這怎麼會讓投資者不心動呢?「前車之鑑,機不可失。」如今同樣的情形又擺在面前,親愛的國內小夥伴們,你們還在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