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難做,願意接收難民的歐盟國家越來越少!

2021-02-15 德國中文網

聯邦議院中基民盟和基社盟議會黨團希望德國政府能在歐洲共同難民政策的爭端中少扮演調解角色。聯盟內部專家Thorsten Frei希望:「當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時間結束後,德國能更有力地代表自己的利益。」在歐盟27個成員國未能就分配獲得保護的人員和驅逐被拒絕的人員達成統一規則後,基民盟和基社盟現在主要想防止歐洲內部的二次移民。Frei認為,德國在歐洲尤其受此影響。根本的顧慮在於,許多進入歐盟的尋求保護者可能都想來德國,因為他們希望在這裡獲得最高的社會福利。Frei表示,自2015年以來,來到歐洲的移民中,超過40%的人已被德國接受。德國內政部發言人表示,今年1月至11月,共有69170份初次庇護申請。比去年同期減少33.5%。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於目前的疫情狀況。

即使在德國擔任歐盟理事會主席國期間,歐盟也未能就共同的難民政策達成一致。(圖源:tagesschau.de)今後如何防止尋求保護者在歐洲範圍內的獨立流動是有爭議的。如果基民盟和基社盟得逞,就必將產生後果。具體而言,庇護程序和社會福利只應由尋求保護者被分配到的歐盟國家提供。根據聯盟內政專家的說法,任何自願前往德國的人都不能獲得任何德國的社會福利。智庫「歐洲穩定倡議」的Gerald Knaus表示:若德國不允許德國法院降低對尋求保護者的標準,這樣會導致像法國近年來的情況:人們雖然來到法國,但在不人道的條件下流落街頭。這不符合德國法律。但移民研究者表示反對並建議:德國不應該降低自己的標準,而應該用壓力來確保其他歐盟國家的標準上升。Knaus則表示:「歐盟提供了數十億的援助,沒有理由讓希臘境內得到承認的難民流落街頭。」換句話說,希臘從歐盟獲得的資金必須與保障人權標準的條件掛鈎。如果其他歐盟國家的條件得到改善,德國法院也會允許遣返,這樣一來,前往德國尋求保護的人就會減少。目前,尋求保護者正試圖逃離希臘的悲慘環境,這也是二次移民的另一個原因。

尋求保護者試圖逃離所分配歐盟國家的悲慘環境而二次移民。(圖源:google)

但Knaus承認,像德國這樣致力於推行人性化政策的歐盟國家數量正在不斷減少。有些政府,如匈牙利或奧地利,不願意接收任何一個難民,哪怕是一個生病的孩子。德國內政部長Horst Seehofer明顯感受到了許多歐盟國家的態度。例如,萊斯博斯島希臘營地莫裡亞發生火災後,他的工作人員給其他歐盟國家首都的同事打了電話,但大多數人都拒絕了他。Seehofer表示,即使是喜歡以「人類燈塔」自居的盧森堡,也只想接納極少數難民。只有十幾個國家同意收留難民。綠黨政治家Amtsberg認為,聯邦政府在這方面負有特殊責任。綠黨也為少數成員國願意為難民提供幫助而感到難過。但這不應該阻止德國繼續慷慨地收留難民,但Amtsberg不想承諾一個具體的數字。在移民政策問題上,德國總理默克爾部分採用了內政部長Seehofer的政策觀點。默克爾在8月底的夏季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歐洲宣布討論中的所有難民都將由德國接收,「那麼我們永遠不會得到歐洲的解決方案」。https://www.tagesschau.de/inland/asylpolitik-eu-deutsche-ratspraesidentschaft-101.html

本文系《德國中文網》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相關焦點

  • 中國應接收難民嗎?
    偉大的原則都很簡單,幾秒可以看完,背下來也花不了幾分鐘。我建議你背下來,也順便建議每一個自由人,每一個自食其力者,都看看《阿特拉斯聳聳肩》。這原則怎麼用來分析「中國是否應該接收難民?」人有逃難的自由,人有在全地球(甚至以後全宇宙)遷徙的自由,人類世代這麼生活,美國的繁榮主要就是靠移民,其中不少也是為了避難才逃到美國的。
  • 歐盟分歧或致更多難民死亡
    原標題:歐盟分歧或致更多難民死亡   新華社電 一些援助機構15日說,如果歐盟內部不能就分攤難民一事達成一致,可能會導致更多難民死在地中海。   歐洲最近遭遇二戰以來最嚴重難民潮,關於如何應對,各國意見不一。而與歐盟內部猶豫不決不同的是,大量難民「決意」湧入歐洲。   這一機構說,自12日以來,便有大約72人據信試圖經海路從土耳其抵達希臘島嶼時喪生。
  • 新難民分配政策:德國計劃每年再接受7.5萬難民!
    歐盟各國內政部長將在本周二就具體的政策細節進行進一步的協商談判。Horst Seehofer在上周末強調,德國目前仍未確定具體的難民配額,如果歐盟各國最終達成一致的難民協議,德國必須接受的難民比例佔總難民人口的22%。
  • 德國新聞| 「接收50萬難民不成問題!」近半數德國人不再信任歐洲難民政策
    在希臘與土耳其的邊境線上,正聚集著成千上萬伺機而動的難民,為了進入歐盟,甚至有人不惜拼死相搏,最終命喪邊境無人區。
  • 德國新聞| 德國計劃每年再接受7.5萬難民!新難民分配政策下的德國未來將怎樣
    歐盟各國內政部長將在本周二就具體的政策細節進行進一步的協商談判。Horst Seehofer在上周末強調,德國目前仍未確定具體的難民配額,如果歐盟各國最終達成一致的難民協議,德國必須接受的難民比例佔總難民人口的22%。
  • 中東難民表示只想去歐洲,中國接收他們也不會來,因為受不了這些
    讀者您好!
  • 國外網民討論:為什麼中國人不願意接受中東難民?
    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住在上海;懂中文Studied a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Lives in Shanghai; Knows Chinese國際特赦組織曾公布了世界上對各國難民受歡迎程度的調查結果。在所有國家中,中國被認為是最歡迎難民但很少接受難民的國家。
  • 為什麼中東難民喜歡移居歐洲?這個原因才是關鍵,很多人沒想到
    這些中東地區的難民,為了逃離戰火紛飛的地方,不斷外逃。歐洲地區成為難民們的首先。一波又一波的中東難民湧向歐洲國家,歐洲一時間成為這些中東難民的避難所。中東難民之所以喜歡往歐洲地區跑,是因為歐洲的聖母思想嚴重,對中東難民人道主義關懷縱容的。
  • 難民湧入 荷蘭陷入語言課程荒?!1/3荷蘭人望政府關閉所有邊境
    近日,荷媒報導了一篇標題為「荷蘭語課程短缺」的新聞,內容主要描述自難民湧入後,部分希望進修並獲得學歷的難民需要先學習荷蘭語;荷蘭各大院校對高素質的難民表示歡迎,但同時他們也強調難民在進入院校學習的之前必須把荷蘭語學會了。
  • 付博銳丨疫情之下的難民問題:是拐點還是起點?
    除此之外,難民問題使得東、西歐的歐盟成員國之間更難以達成共識。東歐國家就對歐盟強制成員國接納難民的政策一直持反對意見,本身也不願意因為位置特殊就成為相對發達的西歐國家們的擋箭牌。現階段西歐國家正因為疫情爆發焦頭爛額,東歐國家也沒有負起歐盟協議下應當負起的責任,還將難民問題作為獲得更大政治利益的籌碼,加重了疫情危機,各國在危機面前缺乏對「歐盟國家」這一統一身份的認同,讓所謂的「歐盟規則」成為一紙空文。
  • 德國專家:德國和奧地利必須接納更多難民
    應對難民政策的慢性失效,歐盟委員會最新出臺的移民與難民協議對此做出了反應,試圖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在2015年,歐盟脆弱的難民體系之所以沒有瓦解,只是因為一些國家,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出面的接納才避免的。
  • 美國: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有大國擔當接收中東難民
    他們絕大多數都來自於敘利亞、阿富汗和索馬利亞等地,而僅敘利亞一國的難民就有670萬。要知道,這些地區的難民數量加起來可佔全球總數的67%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自中東地區戰亂發生以來,中國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已經累計援助超60億人民幣幫助難民遷徙尋找避難國家
  • 歐洲難民危機爆發,根源在哪?
    一名記者說,她在咖啡館坐著或在銀行排隊時,常能聽到別人在談論難民事:以後小區會不會不安全啊?家裡屋外的物品會不會被偷?生活水平會不會受影響?而僅在德國,今年就已發生了200多起針對難民庇護所的縱火攻擊案。長期以來歐洲對移民相對開放的態度和福利,使其成為難民的理想目的地。不過,目前看來,這股數量急劇上升的難民潮,對希臘、義大利等本身經濟社會狀況就不是很好的國家,他們越來越不堪重負。
  • 大批難民闖入中國, 西方拍手叫好, 中方: 堅決抵制!
    說起難民,大家肯定會率先想到來自中東地區的難民。而這些難民,本來就不是難民,而是因為美國因為一己私利,設法使這些人的國家發生戰爭導致的。這些本來在自己國家安居樂業的人們,因為美國的炮彈,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好不容易建設起來的人生。而這些逃出來的難民,一般都不會跑到發展中國家吃苦的,那麼怎麼辦呢,他們的眼睛便看向了富裕的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大多發達,社會福利設施完善。
  • 移民瑞典的數據分析告訴你:想移民是越來越難了?
    如果你對瑞典資訊有興趣的話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小編為您每日更新瑞典新聞隨著越來越多的移民,尤其是難民進入瑞典
  • 法國加萊難民集體駐紮通往倫敦的火車站,對岸英國好方…
    不過,近幾年從這裡成功偷渡到英國的人越來越少。每一天,都有一批新難民前來會師,變得越來越擁擠。法國政府聲稱,多數難民都樂意呆在法國,可Refugee Rights Data Project的數據顯示,只有22%的人願意在法國避難,多數人希望呆在英國。
  • 地圖看世界;中東地區的難民為何總向歐洲跑?
    絕大多數難民都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索馬利亞等地,其中敘利亞一國的難民就有670萬。(中東難民)為何敘利亞的難民總往歐洲跑呢?第一,周邊阿拉伯國家不願意接受人民入境。(普京和阿薩德。)(2015年申請庇護難民與各國人口的百分比)
  • 英國之後,第二個離開歐盟的國家會是誰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從近代開始,世界走向聯合,區域走向一體化,那是大勢所趨,世界各國和地區,越來越打破相對封閉的狀態,開始實現一體化發展。
  • 英國為何要脫離歐盟?
    英國在歷史上是日不落帝國,但是在歐盟中的地位卻不盡如人意,正是這種心理上的落差,使得英國很多人都不願意屈居人下,最終投下了離開歐盟的選票。歐盟的成立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美國了,因為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世界上唯一具備了能夠與美國進行競爭的經濟體,就只剩下了歐盟。因此美國對於歐盟的成立,至今都秉持著不遺餘力的打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