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博銳丨疫情之下的難民問題:是拐點還是起點?

2021-02-13 東方智庫Orientalthinktank

除此之外,難民問題使得東、西歐的歐盟成員國之間更難以達成共識。東歐國家就對歐盟強制成員國接納難民的政策一直持反對意見,本身也不願意因為位置特殊就成為相對發達的西歐國家們的擋箭牌。現階段西歐國家正因為疫情爆發焦頭爛額,東歐國家也沒有負起歐盟協議下應當負起的責任,還將難民問題作為獲得更大政治利益的籌碼,加重了疫情危機,各國在危機面前缺乏對「歐盟國家」這一統一身份的認同,讓所謂的「歐盟規則」成為一紙空文。

難民危機還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以歐盟內經濟發展狀況較好的德國為例,安置一名難民的費用約為1.2萬歐元,面對數以百萬計的龐大難民群體,這個負擔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難以承受。尤其是對於已經負債纍纍的國家,只能繼續冒著增加債務危機加深的危險增加支出。由於難民危機的影響,義大利和希臘這種受難民潮直接影響的歐盟「邊境國家」經濟持續走低,歐盟的援助和優惠政策也是杯水車薪,這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國家對歐盟政策的不認同感,這些問題導致歐盟內部的經濟穩定性受到嚴重衝擊。

在疫情暴發的背景下,難民危機導致的政治、經濟問題對歐盟一體化進程的衝擊將更加明顯。疫情暴發以來,歐盟成員國各自為戰,在「聯盟」這個層面上進行的協調十分有限,這已經加劇了反一體化的傾向,而疫情背景下更加棘手的難民問題,對這種趨勢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如果本國把有限的醫療資源投入到難民區的疫情防控上,就會導致國民醫療資源的匱乏。此時歐盟若提供不了有效的支援,不僅僅是疫情無法控制,政治穩定性也終將受到影響;如果放任難民不管,姑且不說難民區會不會最終成為「人間地獄」、未經檢測的難民是否會加重整個歐洲的疫情態勢,持放任態度的國家很難不被其他作壁上觀的歐盟成員國扣上一頂「不負責任」的帽子而遭到其他歐盟國家責難——而這兩個方向的終點都是反一體化的。

儘管從政治經濟角度看,消除成員國之間的分歧,加緊解決難民問題才是真正從「一體化」角度出發的歐盟應持的態度,但歐盟看待這個問題的重點還是在於如何自保,而不是如何合理解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土耳其宣布不再阻攔難民穿越邊境後訪問了希臘,稱難民是受某些方面「錯誤承諾」的影響才落得這般田地,希臘是歐盟的保護盾。這句話不僅指責土耳其「背信棄義」,而且對難民擺出了一副明顯的防衛的態度,對迫在眉睫的難民的防疫工作、以及難民防疫背後的歐盟一體化的進程來說,這並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但這可能是歐盟現階段能給出的唯一答案。

在連續的危機衝擊和內部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勢力的衝擊下,歐盟各成員國對歐盟一體化的熱情逐漸消退,這使得歐盟擺出一個負責任的態度更加不易,也許,歐盟一體化的「拐點」已經到來。

相關焦點

  • 河北疫情出現拐點?張伯禮最新判斷
    不過,張伯禮指出,對待覆陽的問題還是要重視,出現復陽的患者依舊要隔離。正在河北支援抗疫的張伯禮表示,預計河北疫情1月底出現拐點。張伯禮表示,河北省疫情的顯著特點是農村暴發,在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的指導下,河北省出臺了一系列農村防疫舉措並落地實施,新增確診病例由最高近百例降至日增長個位數,防控措施效果顯現。「預計1月底出現明顯拐點,甚至可以出現單日零新增。
  • 敘利亞難民問題國際會議就敘利亞難民返鄉等問題達成共識
    當地時間11月12日,為期兩天的敘利亞難民問題國際會議在大馬士革閉幕,會議主辦方敘利亞同與會各國在閉幕式上發表聯合宣言。宣言指出,與會各國及國際組織就敘利亞難民返鄉及人道主義援助等問題達成若干重要共識。
  • 關注 | 張伯禮:明年四五月,全球疫情或現向好拐點!
    我們從今年5月份以後,國內發現那麼多的城市有過疫情,重症病人不多,且沒死亡一個病例,說明我們這套中西醫結合的救治系統現在是經受住了考驗的。我們會再努力,爭取把疫情控制得更好。記者:根據您的判斷,現在的病毒和以前有什麼新的特點?
  • 拐點到了嗎?
    河北疫情拐點到了嗎?出院患者完全康復了嗎?復陽患者會傳染嗎?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對此進行了回應。河北預計1月底出現明顯拐點,但後續仍會有散發病例張伯禮介紹,河北新增確診病例由最高近百例增長到現在日增長個位數,說明防控措施效果顯現。「預計河北到一月底會出現明顯拐點。」
  • 鍾南山表示:「拐點」還要再等幾天,但三個好消息讓人慶幸!
    導讀:鍾南山表示:「拐點」還要再等幾天,但三個好消息讓人慶幸!                           雖然現在已經立春了,天氣也越來越暖和了,原本正是踏青,適合出去遊玩的時候。但是,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因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而受到了影響。
  • 疫情之下,黑手黨還是露出了本來面目
    自義大利疫情暴發以來,一些黑手黨長期盤踞的地區,曾有不少黑手黨成員給當地民眾送菜和提供日常服務。
  • 世界難民日 | 每一個行動都很重要
    2000年12月,在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生效50周年之際,各國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一項特殊決議,將原本每年6月20日的「非洲難民日」確定為「世界難民日」,以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的重視。今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為「每一個行動都很重要」。
  • 全球疫情反彈之下,中國「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嗎?
    在北京新發地市場之後,世界各地的一些疫情也有線索指向進口冷凍食品。「冷鏈食品傳染新冠」雖然仍沒有確證,但越來越多的案例讓它成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全國加強邊防檢驗檢疫、防範這個風險的同時,冷凍肉食的運輸和加工食用也要多加注意。點擊圖片閱讀:這兩種輸入在過去幾個月,造成了國內的許多「小波」。
  • 疫情之下,一英國女士因兩品脫牛奶倒下了…
    兩周前,一英國朋友在WhatsApp上問我關於中國新冠疫情的事情,我告訴了他一下我們的情況,並讓他做好準備,嚴肅對待這個病毒。
  • 中國應接收難民嗎?
    偉大的原則都很簡單,幾秒可以看完,背下來也花不了幾分鐘。我建議你背下來,也順便建議每一個自由人,每一個自食其力者,都看看《阿特拉斯聳聳肩》。這原則怎麼用來分析「中國是否應該接收難民?」人有逃難的自由,人有在全地球(甚至以後全宇宙)遷徙的自由,人類世代這麼生活,美國的繁榮主要就是靠移民,其中不少也是為了避難才逃到美國的。
  • 德國新聞| 「接收50萬難民不成問題!」近半數德國人不再信任歐洲難民政策
    在希臘與土耳其的邊境線上,正聚集著成千上萬伺機而動的難民,為了進入歐盟,甚至有人不惜拼死相搏,最終命喪邊境無人區。
  • 德國專家:德國和奧地利必須接納更多難民
    今年夏天,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威脅下,歐洲難民保護改革繼續拖延,滯留在希臘島嶼貧民窟中的難民處境越發艱難。
  • 河北 | 踏破鐵鞋無覓處,「拐點」出現如神助
    新冠疫情以來,小編公司某綜合臺區線損率長時間保持在10%左右浮動,日損電量在50度上下搖擺,長期高於「警戒線」。圖1  3月5日至23日線損率作為一名基層線損管理員,臺區連續多天高損,「幕後真兇」一直逍遙法外,讓小編食不安寢,夜不能寐。
  • 誰是下一位氣候難民?
    氣候難民成為國際問題       美國緬因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教授布拉德菲爾德·裡昂告訴《國家地理》雜誌,自1990年開始,非洲的旱災愈發頻繁,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周期發生異動,氣候變化加劇了這種影響,讓溫度繼續升高、土地更加乾涸。
  • 石家莊已確診522人,這是高潮還是序幕?
    為防止疫情擴散、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在全員核酸檢測後,石家莊全體居民繼續居家防控7天!偌大的城市,一剎那就被按上了暫停鍵。在這個凜冽的冬日,病毒肆虐,所有人都躲在溫暖的家中,不敢輕易出門。儘管如此,石家莊的疫情拐點還沒到。
  • 中東難民如蝗蟲過境,欲請求中國支援?
    那些地方有很多難民為了躲避戰亂,都紛紛逃出本國,出境前往別處尋求和平生活。這些由伊朗,敘利亞等中東地區戰亂國家組成的難民數量十分龐大,動輒就是上十萬,面對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如此多的難民,聯合國給出的解決辦法是:讓部分歐洲發達國家制定出接收難民的相應政策,為這些難民提供難民所、發放食物等一系列優待。
  • 光天化日,一難民在花壇前洗澡
    據ilgiornale新聞網7月27日報導:米蘭市奧斯塔廣場(Dia d'Aosta)的公共環境進一步惡化,近日,一名難民竟然光天化日之下站在中央火車站前面的花壇洗澡
  • 泡咖人群為何突然成了「新冠網咖難民」?
    ‍自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政府新冠肺炎疫情對策本部會議上,發布了針對日本首都圈等地區的緊急事態宣言後,「ネットカフェ難民(網咖難民)」這個話題的關注度就日益上升。為何一個要求臨時關閉群眾聚集場所的指示會引起如此大的波瀾呢?
  • 新增確診病例數出現拐點,幾個數據值得關注
    但增加的確診病例今天出現了拐點,比昨天增加的人數有所減少。1月27日,確診人數為1771人,1月28日確診人數減少到1459例。其中湖北省1月28日新增病例840例,相對1月27日的1291例,下降451例。
  • 【歐浪網】2020年入境希臘的難民和非法移民減少八成
    新華社雅典1月19日電(記者于帥帥)希臘移民和庇護部19日發布報告說,2020年入境希臘的難民和非法移民約1.5萬人,比上一年下降80%。  報告說,2020年,通過海路抵達希臘各島嶼的難民和非法移民人數下降87%,經由希臘東北部陸路口岸入境的難民和非法移民人數下降62%,入境的難民和非法移民以阿爾巴尼亞籍、阿富汗籍和巴基斯坦籍為主。報告說,截至2020年12月底,希臘境內收容的難民和非法移民總數已從一年前的9.3萬人降至約6.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