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難民日 | 每一個行動都很重要

2021-02-23 共同未來

2000年12月,在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生效50周年之際,各國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一項特殊決議,將原本每年6月20日的「非洲難民日」確定為「世界難民日」,以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的重視。

今年,世界難民日的主題為「每一個行動都很重要」。

2020年,世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新冠肺炎大流行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造成了影響,而缺少庇護的難民群體除了處於巨大的健康風險當中,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貧困狀況。

在共同未來之前推送的難民資訊當中,我們介紹過為什麼在難民營很難保持社交距離,同時也關注難民群體衛生消毒用品的缺乏現象,以及疫情所導致的剝削、壟斷與失業現象。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截至2019年末,難民人數再創新高,全球範圍內超過7950萬人無家可歸,這中間包括2600萬名難民,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難民人數近半。[1] 在報導與鏡頭之外,還有許多未被關注到的難民個體正遭受著同樣的境遇。

作為一家專注於難民議題的公益組織,共同未來也同樣在行動。

疫情期間,共同未來攜手平瀾公益及中國一線抗疫醫師,為黎巴嫩的難民工作人員提供了疫情防控線上交流分享會;與施永青基金會一同開展「難民抗疫愛心包」活動,為黎巴嫩當地缺乏防疫物資的難民群體提供防疫物資;而隨著目前中東地區逐步解封,共同未來將會繼續進行難民青年教育及婦女經濟賦權項目,幫助難民群體早日擺脫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們相信,我們的每一次行動,都能帶來一些改變。

世界難民日,是一個屬於難民的日子,也是一個向難民收容國、各個致力於幫助難民的組織以及每一個關注難民議題的你表示感謝的日子。正是有了你的關注,難民議題才能不斷向前推進,為難民問題的最終解決再添一份可能性。

最後,我們想引用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菲利普·格蘭迪先生關於2020年世界難民日聲明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Whoever you are. 

No matter where you come from. 

Every one of us can make a difference.

Every action truly counts.[2]

無論你是誰,無論你來自何方,

每一個人都能帶來改變。

每一個行動都很重要。

但願我們都能行動起來,一同為這個世界的我們築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資料來源:

[1] https://www.unhcr.org/figures-at-a-glance.html

[2] https://www.unhcr.org/news/press/2020/6/5eeb289c4/2020-world-refugee-day-statement-un-high-commissioner-refugees-filippo.html

相關焦點

  • 世界難民日|每一個行動都很重要
    難民學校的教師常常日復一日地面對著世界上最艱難的課堂。一間教室裡可能坐著很多學生,他們曾親眼看到自己的家園被摧毀,親人受創或被戕害;有些學生身體殘疾,這要麼是天生的,要麼是國內暴力衝突的結果。他們以前可能是娃娃兵,或是性虐倖存者,或許他們的兄弟姐妹沒能像他們一樣幸運地逃到安全的地方。他們的教育可能已經中斷了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 世界難民日 | 至少在這一天,請記著他們
    6月20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難民日。 今天,世界各地有6800多萬人因衝突或迫害而成為難民或國內流離失所者。這相當於世界第20大國家的人口。 現在, 每兩秒鐘就有一人流離失所。大多數是在貧窮國家。 在喀麥隆,來自中非的難民兒童死亡率比當地兒童的平均死亡率高出7倍。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女孩子能夠上學讀書。 曾做過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現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古特雷斯曾說:"難民皆為有血有肉之軀,絕非抽象的統計數字。他們無辜地喪失了一切。
  • 特別交通—關於難民和主在歐洲的行動(一)
    特別交通—關於難民和主在歐洲的行動(一)2015年冬季訓練特別交通——關於德國收容中東難民和主在歐洲的行動 讚美主!我們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交通目前的歐洲,特別是德國最近的情形,首先我們會看一個剛完成的相關影片,之後我們會有幾位弟兄就著難民這一面,以及照顧他們這一面的情形有所交通。
  • 世界難民日 | 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據聯合國難民署,截至2016年底,全球有難民2250萬,其中兒童佔一半,全球平均每3秒就有1人失去家園。
  • | 世界難民日
    成立之初,聯合國難民署的主要任務是處理歐洲二戰之後的難民問題。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聯合國難民署的工作重心也有所改變。1959 年,聯合國呼籲各會員國為解決難民問題而努力,並將這年定為「國際難民年」,難民問題開始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半個世紀過去,難民問題仍然是全世界高度關注的問題。而如何處理難民問題,仍然充滿挑戰,並且似乎更受爭議。
  • 世界環境日我們的每一餐,都源於大自然的饋贈
    2016世界環境日宣傳片從小就對「環境」有種特別的情懷……因為從小老師就讓我們就「保護環境」寫一篇不少於
  • 世界海洋日,我們在行動
    在這個被賦予海洋月的6月,我們一直在行動,從天南到海北,我們希望能夠保衛每一寸藍色恢復純淨。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我們在行動# 無境深藍×KGU-V王俊凱粉絲公益×深圳追浪 PADI 五星教練發展中心 【深圳 大鵬 楊梅坑】40多人的淨灘+淨海聯合大行動。
  • 「常風」撤離行動:4萬難民求登航母,46架艦載機被迫推入大海
    雖說二戰結束以後,各國都紛紛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但世界上依舊存在一部分國家熱衷於戰爭,比方說我們所熟知的美國。
  • 地圖看世界;中東地區的難民為何總向歐洲跑?
    絕大多數難民都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索馬利亞等地,其中敘利亞一國的難民就有670萬。(中東難民)為何敘利亞的難民總往歐洲跑呢?第一,周邊阿拉伯國家不願意接受人民入境。(阿拉伯世界)比如沙特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面積達225萬平方公裡,但沙特早就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難民入境。
  • 湧入德國的難民太多,一個德國家庭只好跑去俄羅斯當難民...
    例如之前德國一間中學要求女學生不要穿暴露的衣服上學,以免和附近的穆斯林難民群體發生衝突,因為裡面的難民多是年輕人。不過這個行為後來被批是強加伊斯蘭準則在德國人身上。。而最大的問題,是德國治安開始變差,甚至開始遭遇恐怖襲擊。。德國現在各地強姦搶劫案頻發,而犯案者多數都是難民。
  • 歐洲難民危機爆發,根源在哪?
    2日,3歲敘利亞小難民迪溺亡後被衝上沙灘的照片出現在全世界幾乎所有媒體上,成為歐洲難民危機爆發以來的「最揪心畫面」。
  • 有人向紐西蘭申請「氣候難民」被拒(不是中國人哦)
    (一旦申訴成功,他將成為世界首位氣候難民)。歷經漫漫申訴之路,7月20日最高法院最終駁回了他的上訴,籤證已過期的 Ioane Teitiota 及其妻兒將不得不面臨被遣返回國。(上圖:Ioane Teitiota 和妻子 Angua Erika)Ioane Teitiota 的家鄉吉里巴斯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分成三大群島,共有 32個環礁和 1個珊瑚島,擁有世界最大的海洋保護區。
  • 殘暴迫害衣索比亞難民,設集中營,美國都看下
    來自美國的和平觀察組織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已在遣返中心將數百名衣索比亞移民工人安置集中營,在「令人震驚的暴行」狀況下,美國要求沙特政府立即釋放衣索比亞難民
  • 中國要大規模接收難民了?這三件事你一定要馬上知道!
    這條說法同樣是謠言,而且去年6月耿直哥就已經澄清過:1、這個組織主要關注的是移民問題,難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部分;2、中國加入這個組織是為了提升中國管理自己內部的移民治理問題,比如農民工進城,人口遷移等等。
  • 聽說每隻貓都有一個神奇寶貝
    聽說每一隻貓,都有著它們自己的神奇寶貝球,或一隻或兩隻,用來打發百無聊賴的喵生活。但畫風往往因為球的不同而多變起來……引力場將這一切完美融合,請期待這奇妙無窮的領養日。以領養代替購買,改變它們的世界每場領養日都是一位位義工一個個崗位壘起來的,少了你們哪一個都不行。你們無私的付出才換來每次毛孩子們進入新家的機會。
  • 中國應接收難民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請看我在「會讀書人」公號是推薦《阿特拉斯聳聳肩》時的一個理由:「那句著名的個人主義宣言,就出自這本書:我發誓,以我的生命及愛之名,我絕不會為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為我而活。」偉大的原則都很簡單,幾秒可以看完,背下來也花不了幾分鐘。我建議你背下來,也順便建議每一個自由人,每一個自食其力者,都看看《阿特拉斯聳聳肩》。
  • 敘利亞難民男模的美麗人生,擁抱和平後的安居樂業!
    我覺得他健壯的同時也充滿了堅強的敘利亞精神,每一寸肌肉都仿佛在訴說自己的故事。Ahmad Kontar可能是時尚圈的一個意外,因為在曾經他是一名戰爭難民,在戰亂中從故鄉敘利亞逃難到了法國,才得到了進入時尚圈的機會。
  • 德國專家:德國和奧地利必須接納更多難民
    今年夏天,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威脅下,歐洲難民保護改革繼續拖延,滯留在希臘島嶼貧民窟中的難民處境越發艱難。
  • 「世界清潔日」 稅務青年在行動
    為進一步落實省、市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持續深入推進共青團「美麗中國·青春行動」青年志願者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實踐活動, 9月18日上午西寧市稅務局團支部聯合泉灣社區組織志願者開展「全民追『圾』,見『圾』行事」世界清潔日誌願服務。青年志願者們深入泉灣社區,帶動社區居民一起「伸伸手、彎彎腰」撿拾生活垃圾,打掃衛生死角。
  • 世界清潔日,全民撿拾行動你參與了麼?
    回到雪梨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發起了「清潔雪梨港日」(1989)。這個活動召集了4000名志願者清理廢舊汽車,白色垃圾,玻璃瓶,菸頭等。伊恩和他的委員會認為既然一個城市可以行動起來,整個國家也行,於是發動全國人民一起動手,最後在1990年有30萬志願者參與了新一輪的清潔澳大利亞日。迄今為止,清潔澳大利亞日已成功辦了16年。    下一步,伊恩又把眼光放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