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反彈之下,中國「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嗎?

2021-02-25 丁香醫生

除了人的輸入,物的輸入也不可掉以輕心。在北京新發地市場之後,世界各地的一些疫情也有線索指向進口冷凍食品。「冷鏈食品傳染新冠」雖然仍沒有確證,但越來越多的案例讓它成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全國加強邊防檢驗檢疫、防範這個風險的同時,冷凍肉食的運輸和加工食用也要多加注意。

點擊圖片閱讀:

這兩種輸入在過去幾個月,造成了國內的許多「小波」。在冬季,這些「小波」很可能由於氣候環境有利而增多,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很容易星火燎原。

不過,經歷了武漢、東北、北京等地的疫情後,我國的衛生防疫工作做得越來越細緻、科學,能夠逐步在相對較低社會成本情況下,更好地控制棘手的疫情。

應該說,在世界疫情動蕩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正常化運轉了。應當為我國從事疾病控制方方面面的人員點讚。

科學地講,傳染病存在自身的不確定性,一個偶發事件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預測未來的傳染病,有三個比較大的因素需要考慮:

第一,是現狀——疾病的危害是否得到認知;第二,是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第三,是新冠本身存在不確定性,像偷襲一樣威脅人類。


其中,前兩點是確定的。我們可以通過加強監測,並高效地防範、控制疫情,儘量減少第三點的不確定性。

防控積極、措施得當,能把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相反,如果粉飾太平、消極應對,小問題也會被拖延成大疫情,疫情是掩蓋不住的,這就是烈性傳染病的特點。

經過之前疫情的洗禮,中國的學者、醫護人員和社會各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總結出許多經驗,來應對每個「下一波」。

比如說,6 月到 7 月,北京新發地的疫情來勢洶洶,但並沒有成為又一次全國性疫情的起點。

相關焦點

  • 全球新冠正在加速!張文宏提醒: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
  • 外媒:全球疫情進入最嚴重「第四波」
    全文編譯如下: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數突破4000萬大關,疫情似乎已進入第四波、同時也是(迄今)最嚴重的一波。最近感染病例猛增是歐洲大部分國家的第二波、美國的第三波以及印度和南美的第一波疫情的尾聲推波助瀾所致。以下是對助推病例不斷增加的各國的一瞥。
  • 捷克迎來第二波疫情,全球求購醫療物資時中方突然發話了!
    眾所周知,目前歐洲大部分國家都迎來了第二波新冠疫情,為了應對這次疫情
  • 國內6地出現疫情出現回彈?第二波疫情正式暴發?第二次全國性停擺正式實施?
    國內的疫情形勢變化,是老百姓們都十分關注的,特別是當下國內的疫情形勢已經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老百姓們就需要從各方面將疫情數據關注起來,避免出現回彈影響了當下穩定的疫情局勢。
  • 疫情之下,新加坡和中國股市成為了「資產避難所」
    報告上調了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的股市評級。預計這三個國家在疫情擴散期間將會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激勵國內經濟增長。其中將中國和新加坡股市列為「超配」(overweight),而將澳大利亞股市列為「持平大盤」(Equal-weight)。大摩報告認為疫情擴散將會讓全球經濟不停下跌,因此需要要採取更強的政策來應對。
  • 全球疫情大崩盤!近200個國家進口中國口罩,超114萬噸!
    進入10月以來,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經拉開序幕!每日新增確診數正在瘋狂飆升。
  • 韓「新沙士」疫情級別升至最高
    韓國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俗稱「新沙士」)疫情持續擴散,昨日再新增8宗確診個案,總數升至95宗,並首次出現孕婦確診,另再有一名患者死亡
  • 第二次疫情,第二次衝擊?
    疫情又是再度來襲,什麼時候才會是盡頭?全國上下管控逐步加強,經濟受到多大的影響?在二次衝擊之下,我國的宏觀政策是否更難轉彎?現在的疫情依然是牽動人心的關鍵變量。一、二次疫情,到何時是盡頭?自從入冬以來。疫情在國內又變的多發起來,海外的疫情也在不斷的加速上升。
  • 14歲印度男孩預言:2020世界疫情!第二波疫情恐更嚴重?
    第二波疫情恐更嚴重?最近一則新聞,在網路及很多媒體都在報導。一名來自印度的14歲少年,名叫阿必亞(Abighya Anand)。他在去年2019年8月22日疫情爆發前,就準確預言了這次的全球疫情大流行。時間點都和他說的一點不差。你認為2020年最大的危機是什麼?
  • 佔全球1/4確診病例!美疫情為何像失速的列車?
    ,成為全球最大疫區,全球確診病例四分之一在美國。儘管他國確診病例迅速累積,但直至3月前,美國「帳面上」確診數一直控制在100例以下,成功營造政府防疫有成、病毒未像想像中嚇人的氛圍。但3月確診病例在短短幾周內便從兩位數攀升至五位數,超越疫情重災區中國、義大利。迄今美國確診病例超過33萬5000例,死亡人數達9568人。
  • 疫情之下 國際經濟形勢展望
    疫情在歐美爆發,有人認為是前所未有的威脅,也是前所未有的災難。
  • 單詞學習: rebound 反彈
    每次疫情放緩、措施放寬,總有專家警告疫情有機會迅速反彈(rebound),呼籲市民儘量減少外出和不必要的聚會。但是我們或許仍要持續抗疫一年半載,學懂如何在新常態中正常生活,加強注意衛生更為重要。Rebound一字由字首re-和字根bound組成,re-解「再次」,bound解「跳躍」,合起來指「反彈」。
  • 專家稱疫情不會出現大幅反彈,「反彈」英語怎麼翻譯?
    upcoming Spring Festival, given that the nation has created containment measures to quickly identify, isolate and control any possible outbreaks, a health official said on Wednesday.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
  • 「中國的情況(疫情)現在好多了」英文怎麼說?不要只會說much better
    就連紐約時報最近也發文稱,之前是全世界害怕中國的疫情,現在 the tables are turned。和國外客戶溝通時候,告訴他們中國的疫情現在好多了,怎麼說呢?就怕直譯,總不能說The epidemic in China is much better.
  • 疫情之下,設計師們的這波操作太暖了!
    疫情之下,眾志成城。有人奔赴前線,逆流而上;有人捐資捐物,貢獻力量;而響應號召不出門的人群也在用另一種方式加油助力。面對猝不及防的疫情,設計師群體用設計的力量來支持和助力這場戰役。從春節前,微博上就發起了武漢疫情的海報助力活動,上百萬的設計師紛紛奉獻優秀海報作品,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武漢疫情重燃希望。武漢,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 英國四大行政區發布政府聯合聲明,第二波疫情已經開始!倫敦被列入疫情「觀察名單」
    日前,英國中央政府和蘇格蘭、威爾斯以及北愛爾蘭三個地區自治政府共四大行政區發表政府聯合聲明,確認:英國的第二波疫情已經開始!冠狀病毒警報級別已由三級提升到四級,意味著傳播風險「很高或呈指數上升」;因此,全國需立即採取緊急行動,避免感染激增衝擊NHS並防止二次疫情的爆發。
  • 警惕,全球第二輪疫情大爆發正在路上
    回想今年年初,疫情在我國爆發之際,舉國上下付出了無比慘痛的代價才換來如今的國民安居。然而,西方歐美國家至今仍被疫情肆虐,前期,歐洲地區國家也採取過相對有效的措施,疫情也得到很大的緩解。遺憾的是,在稍有放鬆過後,這些地方第二次疫情大爆發已經在路上了。以道瓊為首的全球幾大指數中,近期都出現了顯著的重心下移。看法國封城,歐洲疫情加劇,美國每天高達數萬病例的增長速度。
  • 日疫情下的社會問題!16歲少女轉做「爸爸活」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國經濟更受到疫情重創。
  • 抗擊疫情,WiFi萬能鑰匙在行動
    WiFi萬能鑰匙在第一時間上線了「戰疫情」專題內容,為大家提供及時、準確、豐富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可信疫情數據、最新資訊、防護知識、疫情尋人和謠言終結者等信息。有小夥伴私信問鑰鑰,「現在網上各種消息滿天飛,我都不知道該從哪個看起,又怕錯過最重要、最關係的消息,只能一直盯著手機,我太難了!有什麼辦法嗎?」。
  • 全球復甦背後,疫情究竟會造成多大損失?
    儘管我們已經從2020年春天的首輪封鎖造成的經濟低谷中取得了實質性的復甦,但全球GDP和就業所遭遇的損失足以使之成為過去百年來第二或第三糟糕的經濟衰退,即使剛剛問世的新冠疫苗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疫情究竟會造成多大損失?這一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主要國家在未來幾個月中施行的經濟政策。滯後效應有很大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