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近日報導稱,如果沒有閏年,日曆年將與太陽年變得不同步。這是因為我們的日曆年通常大約有365天,但實際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轉時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才能經歷整個四季。報導稱,每年,日曆年都要比太陽年短大約1/4日。逐漸地,1月1日將在冬季的更早時候到來,然後在秋季到來。大約在780年後,元旦將與夏至碰在一起。
如果我們從來沒有閏年,那2016年2月25日將是2017年7月11日。這假定你從公元前46年羅馬凱撒大帝和埃及克利奧帕特拉女王的時期算起。通過克利奧帕特拉,凱撒在前往埃及亞歷山大港的途中碰到幾位埃及天文學家。這些埃及人計算出羅馬人沒有想到的一件事,即一年的天數並不是整數。
現在世界各國共同使用的都是陽曆,也叫格里曆。陽曆1年的長度是以回歸年為基準,回歸年是太陽沿黃道上運動,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其長度是365.24219天,不是整數。但曆法的日期需要整數,天文學家就把年曆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4年設1閏,把閏年的閏日加在2月的最後1天。因此,凡是閏年,2月都有29天。天文學家還規定,凡是世紀年(1600、1700、1800、1900、2000、2100年),不但要被4整除,而且還要被400整除才是閏年。因此,1600和2000年是閏年;1700、1800、1900和2100年都不是閏年。這樣,在400年中,共設置97個閏年,使「春分」節氣能長期保持在3月21日前後。據預算,我們現今使用的陽曆,大約經過3222年才比回歸年多出1天。
△圖自CFP
如今的計時系統幾乎與太陽分離了,它是以原子鐘為基礎的。現在不是把秒定義為一天的幾分之幾,而是用計算機計數銫原子的振蕩次數:9192631770次振蕩等於1秒。這要比跟蹤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精確得多。
憑著精確的方法,科學家能夠弄清地球與原子時間相差多少。而且他們還時不時地引入1閏秒,讓我們的時鐘重新與我們轉得越來越慢的地球同步。
△圖自CFP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深空網絡的主管鮑勃·徹爾克說:「公認的時間定義是原子時間。根據地球確定時間不穩定,它會搖擺不定。」閏秒對深空導航非常、非常重要。相差1納秒,也就是十億分之一秒,在太空中就相當於1英尺。
據廣東天文學會透露:翻開曆書,發現21世紀(2000至2099年),凡是猴年都是閏年。農曆猴年和陽曆閏年其共同點是,它倆都能被4整除。但被4整除的不一定是猴年,還有鼠年和龍年。農曆猴年12年就有1次,陽曆閏年通常4年就有1次。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