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到了,寒假還會遠嗎?
對於不少留德華來說,再熬過一個複習月和一個考試月,就能收拾行裝準備回國了。就算不著急回國,總還有旅行計劃可以安排。
那麼,在登機橫跨時區之前,不妨先來了解一些旅行中倒時差的小竅門吧?避免「每逢落地睡三天」,狂霸酷炫拽空中飛人,從你做起。
堅持習慣的作息時間
如果只是一趟短途旅行,你無須作調整,只要保持固定作息時間即可。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生物節律學教授吉姆·沃特豪斯教授說他常常推薦其他人不要理會目的地的時區。如果跨越的只是3個或3個以下時區,停留時間為3天或更短,重新調節身體的生物鐘是沒有太多必要的。
旅行全程最好不吃東西
哈佛大學醫學院發現,重新調節吃飯時間可以起到改變腦內生物鐘的作用。幾名研究人員發現進行半天左右的節食能夠幫助人們適應新時區。如果是跨越太平洋的航班,全程航班最好都不要吃東西,降落後馬上在當地時區的用餐時間用餐。
注意補充水分
脫水會讓時差症狀更為嚴重。機艙內的空氣極為乾燥,所以飛行期間必須滿足水分攝入。但是不推薦酒精,酒精會加劇脫水,如果在飲酒狀態下睡著,還不如不喝酒打個盹。
注意咖啡因攝入
有研究顯示咖啡因有助於緩解白天的時差反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睡覺前6小時攝入咖啡因會影響睡眠質量。
可以服用褪黑素
人體產生較高濃度的褪黑素會讓人想睡覺。鑑於這個道理,許多人在睡覺時服用褪黑素輔助睡眠。抵達目的地的時間如果是晚上,就需要服用5毫克的褪黑素,到了飛機上的睡覺時間,再服用一些。薩裡大學生物化學教授約瑟芬·阿倫特帶領的研究發現,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身體更快適應新時區。
控制光照時間
調節人眼所見的光量有助於人們適應新時區。如果向東方飛行,白天要早一點讓自己接受光線照射,這樣可以振奮精神。如果向西飛行,傍晚時要讓自己看到一些燈光,睡得晚一些。如果自然光對你的作息有影響,可以帶上太陽鏡遮擋太陽光,或者用人造光源補充光線不足。
(來自歐時網,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導德國經典,成報導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