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為期10天的「廣東省肢殘人協會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第五期生活重建訓練營」在廣東崇愛康復醫院舉行開營儀式。
據悉,本期「希望之家」訓練營由廣東省肢殘人協會主辦,廣東崇愛康復醫院承辦,廣州市越秀區傳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協辦,12位來自珠三角各地的脊髓損傷者勇敢地走出家門,成為營期學員,將在這開始為期10天的生活重建訓練,學會自立生活、儘早回歸社會。
12名脊髓損傷者成為營期學員
本期訓練營邀請到了潘可銘、鄭綺婷一男一女兩名同儕導師,還邀請到了上一期肢殘學員藍玉娜——「藍貓兒」回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鼓舞仍有些消沉的輪友。
活動充分發揮希望之家獨一無二的核心價值:同儕訓練。由脊傷朋友訓練脊傷朋友,運用傷友經驗加上專業能力,將剛受傷的脊傷朋友想像中的不可能部分變成可能。利用同儕這個寶貴的核心傳承,激發脊傷菜鳥潛能、提升自信,了解自己也有回歸社會及生活的能力,對未來產生希望和期待。
據記者了解,本次「希望之家」活動,吸引了大量傷員報名,為保障訓練營質量,優先選擇傷後未經正規康復訓練、生活難以自理、家庭經濟條件差的12名脊髓損傷者作為本期學員。
本次訓練營為期10天,輪友們開展生活重建訓練
本次訓練營為期10天,採用封閉式訓練,同儕導師結合傷友們的情況,開展生活重建訓練。從生理知識、生活訓練、傷殘輔導、體能訓練和社會適應五個模塊開展教學課程,對脊髓損傷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合一的全方位訓練,幫助他們更好地自立生活,進行職業重建。
廣東省肢殘人協會主席劉志豔表示,對廣東崇愛康復醫院連年大力支持公益活動表示高度讚賞。他認為,「希望之家」生活重建訓練營已成為中國肢殘人協會為幫助脊髓損傷者生活重建而建立的全國性項目,是一個非常好的康復模式。
從往期成功舉辦「希望之家」的經驗來看,「希望之家」是一種多元化、社會化的康復模式,擁有政策支持,有崇愛康復醫院這樣的精準康復機構作精準康復技術指導,又有輔具供應、心理輔導、職業康復等各方面專業機構的介入,醫院、社會、家庭多方配合為傷友康復提供一個重要平臺,是解決截癱傷友臨床治療結束到實現生活自理之間重要的中轉站。這種模式激發了一大批脊髓損傷傷友參與殘疾人事業的熱情,大力助推殘疾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