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健康臨安」快速關注
8月8日上午,臨安市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在臨安萬豪大酒店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這是自2009年首個脊髓損傷者第一家希望之家成立以來,全國第100個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當天,除了臨安的傷友外,桐廬、富陽的傷友也紛紛趕來參加成立儀式,感受希望之家的關愛。
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徐鳳建,浙江省殘聯副理事長王樹良,中國殘疾人協會脊髓損傷者委員會主任、杭州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會長金六民,臨安市殘聯理事長徐玉平等領導參加了授牌儀式。
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徐鳳建帶來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女士的慰問。徐鳳建強調,臨安市的傷友和全國其他地方的傷友一樣,缺乏基本的康復知識,受傷後同樣無法真正做到從心裡和實際生活中從「心」站起來。希望之家的成立,為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很好的平臺。
隨後,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徐鳳建和臨安市殘聯理事長徐玉平專程到臨安市中醫院康復科(臨安康復醫院)為希望之家進行了揭牌並看望了脊髓損傷住院做康復治療的傷友。
剛剛建立不久的臨安市中醫院康復科(臨安康復醫院)作為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的定點醫院,是一家以開展現代康復技術與中醫傳統康復療法相結合的康復專科醫院。開放床位50張。擁有國外引進的肢體智能康復工作站、下肢智能反饋訓練系統、計算機語言認知教育系統、偏癱站立訓練系統、四肢聯動康復訓練儀等等一系列高端康復設備,是目前臨安市康復技術和設備最強的科室。
自8月起,每周四,浙江省人民醫院康復科康復專家定期到臨安市康復醫院坐診。
脊髓損傷之後,會遺留有原發性的功能障礙,例如:癱瘓,和繼發性的功能障礙,例如:腎臟系統的結石、壓瘡、關節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生育問題等。這些都不是簡單的通過吃藥或者手術能夠解決的,而必須通過一定的康復訓練,讓脊髓損傷患者能夠儘可能的恢復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質量。 此外,康復治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防或降低脊髓損傷所引起的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關節僵硬和攣縮、體位性低血壓、深靜脈血栓、精神抑鬱的等。並通過裝配和使用輔助設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日常生活和工作等能力。
康復治療越早越好,臨床情況一旦穩定就可以開始。大多數外傷性脊髓損傷的患者合併有脊柱骨折,一般經急診手術1-3天後,如生命體徵相對平穩,康復即可介入。原則上,康復訓練介入的時間越早越好,一方面有利於脊髓功能恢復,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康復的總體目標是幫助患者回歸生活,回歸社會。對於一些病情較重的脊髓損傷患者,實現這個目標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除了制定遠期目標,還必須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階段性的目標,譬如,患者從臥床到能坐起,到穿戴輔助具自己吃飯,或實現在病床與輪椅之間的移動,到自己能夠外出獨立行動,都是一個個重新學習和適應的過程。
針對脊髓損傷的患者,系統康復的內容除了物理治療和作業治療,還包括心理輔導、中醫針灸推拿,以及後續的社會康復和職業康復。康復科的醫生、治療師、護士等成員,會對病人的肌力、平衡、感覺、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制定全面的康複方案。患者作為治療的核心主體,康復需要他們最大程度的主動參與。其中,物理治療主要在於改善全身各個關節活動度,增強殘存肌力,協調平衡動作和體位交換、轉移動作;以日常生活動作訓練為主的作業治療,則著重幫助患者掌握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以及接受和積極參與藥物、中醫針灸、水療、義肢矯形、心理輔導、社會康復等綜合治療。對於康復情況較好及有再就業意願的患者,後期還將加入適宜的職業勞作訓練,為重返工作做好準備。
編輯/謝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