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的農民工:在筠連縣中和站去荊花村路口上演了一場討債還我血汗錢的過程.
【溫馨提示: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網友爆料,在筠連鎮中和村去荊花村路口有許多農民工拉著「農民工要吃飯 還我血汗錢」的橫幅在四川金緯電網建設有限公司門口「討錢」。
我們趕赴到現場的時候,只見三輛車上掛著兩張橫幅停放在一所房子前面,農民工們都座在車上,看見我們到了便下車和我們交談,了解到:他們是珙縣的,跟著他們的吳總2015年3月來到筠連做這個農網改造工程,工程已經做完了但是卻沒有拿到工資!
有個大叔說:我都50多歲了,到這裡來做工地也不容易,大家都深知這個項目不僅辛苦而且風險還很高,我上有老下有小,做了事情還拿不到工資。這都快過年了,拿不到工錢這個年都不知道該怎麼過?我們不懂法律也不知道這個錢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拿得到,就只有採用這種笨方法了,希望能用這種方式讓他們付我們的血汗錢。
見我們到了金緯公司項目組的人下來,告訴我們說工資應該去找包工的吳總要,而不是到項目組門口堵人,這樣是不行的,解決不了事情。
10分鐘左右,吳總也到了,據吳總介紹說:「他是珙縣沐灘人,2015年3月在金緯公司進行農網改造,從5月份進場到12月退場,這都一年了,只希望金緯公司按合同辦事,如果合同期限到了,我欠工人的錢我會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答覆,金緯公司合同的進度款如果不到位,就沒辦法支付工人工資,金緯公司項目部欠我17萬多的進度款,我欠工人工資16萬多」。
吳總及金緯公司項目組的人說到這裡情緒都很激動,工人就在旁邊看著他們2人在討論,他們都各有一套說辭,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也不清楚,我們也不去評判孰是孰非,只是工人確實做了事情,工資確實也該拿,到底找誰拿,該誰拿?
長期以來,「農民工」已經成了人們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習慣性稱呼,與這個詞相伴的往往是更多的關注和同情。
其實拖欠農民工工資這種現象在如今社會比比皆是,為什麼每一年的年底到處是要錢的農民工兄弟,為什麼農民工兄弟的錢就可以一拖再拖?
誰都是人生父母養的,試想一下假如是你自己的父母、兒女在別人那裡做了工,卻拿不到工資你會是什麼感受?
只希望吳總和項目部能儘快協調好,把應付給工人的錢付上,讓他們能回家過一個好年!!!
珙縣人支持下咱們家鄉人
有什麼建議和意見
請在點擊「寫留言」
謝謝兜友了...
▍編輯來源:今日新筠連|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綜合編輯:兜兜家生活(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