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一位外賣員用汽油澆在自己身上點燃了自己。
附近的商戶看到後,立即上前拿著滅火器撲火施救,所幸他們及時撲滅了外賣員身上的火,保住了外賣員的生命。
火滅之後,外賣員自己爬起來並拒絕前往醫院接受治療,他口中念到:我連命都不要了,我要我的血汗錢。
目前外賣員正在醫院進行救治,生命體徵平穩。經診斷,外賣員為深二度到三度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80%,一隻手燒及神經,已經喪失知覺。
什麼事能逼得一個人連命都不要了?
2020年底,外賣員以有事回老家為由,請了一個月假,實際上他轉去了美團工作。12月25日外賣員收到了11月份工資,發現少了5000元。
為了討薪,他找了好幾次配送站的站長,可能是一次次又一次的失望,讓他心中的積怨越來越重,將他心中對生活的熱情與希望全部都澆滅。
他的妹妹問他:「你為什麼要把自己弄成這樣?」,他說:「我不想活了,我活夠了,太累了。」
這位外賣員面對不公滿心憤怒卻申訴無門,他採取了最極端的方法表達內心的憤怒和不滿。
為什麼維權之路這麼難?
餓了麼最近不只這一起事件,去年5月,外賣員在送餐途中猝死,餓了麼工作人員表示,他和平臺沒有勞動關係,只能給予2000元人道主義賠償。
原因是在蜂鳥眾包APP裡,有一份註冊成為騎手需要閱讀並同意的《蜂鳥眾包用戶協議》。這份與餓了麼旗下的蜂鳥眾包所籤的協議裡,有一款特別提示:騎手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僱傭關係;蜂鳥眾包會向騎手發放相關的資金獎勵,但這種資金的獎勵不屬於薪資,不等於認可了騎手與其的勞動/僱傭關係。
條款還寫,蜂鳥眾包中含有第三方為騎手提供服務,「若您在享受第三方服務的過程中由於第三方過失造成您損失的,相應責任均由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承擔」。
根據上述協議,出事以後平臺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最近許多外賣員出事的新聞讓我們看到了外賣行業許多弊端。有人這樣評論這些平臺:責任最小化、成本最低化、利潤最大化、法律擦邊球、出事認命化。
有外賣員說自己是用生命在送外賣,現在看來並不是一句調侃。希望外賣平臺進行整改,讓外賣員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