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輪椅感覺好多了,自己上廁所也方便。家住野花園的陳女士6月初出了場車禍,腿部骨折裝上了鋼板。出院後,家人都要上班,白天沒人照顧,請了位阿姨幫忙。但她如廁、洗浴之類不願麻煩他人,仍希望藉助輪椅之類,自行從臥室移動到衛生間。「朋友家裡有輛輪椅車,說可以借給我使用」,陳女士說,其實買一輛也沒多少錢,但骨折恢復後,這輪椅扔了可惜,放在家裡又佔地方。後來,小區裡鄰居告訴她,廣瑞路街道殘疾人之家有免費的輪椅可供借用。6月底出院後,陳女士就讓家人借了一輛輪椅放在家裡。「用得很好,這個便民項目真不錯」,陳女士表示,她估計只要借用兩個月,8月份就可以歸還輪椅了。
同樣受益的還有廣豐一村的王炳南。老人介紹,前年底,71歲的老伴在家門口的斑馬線上被撞成骨折。因為有糖尿病,不能手術,在家保守治療恢復很慢。在家躺了半年多,讓他有點急,想著法子讓老伴要站起來動動,才不至於喪失機能。社區書記知道他家的情況後,告訴他,可以借個輪椅推老伴外出散散心。「我家住六樓」,王炳南說,老伴情況好些後,就拄著拐杖慢慢下來,他到一樓車庫將存放於此的輪椅取出,在小區裡轉轉。「前後借了三個月」,王炳南表示,現在老伴情況不錯,他還特意寫了感謝信,對此項服務表示滿意。
昨天,在廣瑞路街道殘疾人之家,記者看到共有十多件輔具。「剛開始的時候輪椅只有兩輛,不夠用,又申請了一批」,這裡負責輔具租賃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有六輛輪椅,有時會全部借走。從借用時長看,從一天到數個月不等,以短期居多,平均借用周期在一個月左右。從去年初試點至今,除去疫情期間暫停借用,月均借用量在兩到三件,其中輪椅和四腳拐是最受歡迎的,洗澡椅則幾乎無人借用。廣益街道、惠山街道等地的殘疾人之家的輔具也有不少百姓借用,大部分都是骨折或中風之後來借用的。一般來說,需要交納與輔具價值相等的押金,歸還後,押金退還,無需其他費用。如果出現人為損壞,則要進行賠償。
梁溪區殘聯工作人員介紹,從去年開始,他們在該區16個街道啟動了輔具租賃服務,配發普通輪椅、四角拐、手杖、腋杖、助行器和洗澡椅共6類。像廣瑞路這樣的試點街道還增配了高靠背輪椅、坐廁椅、四輪洗澡椅3類輔具。目前,16個街道投入器具8萬多元,共投放輔具18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