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徐鳴慧 蔡黃浩
洋娃娃,是很多女孩子小時候的最愛,上海姑娘加加也不例外。正是這份喜愛,讓她長大後成為了一名「娃衣作者」,專門給娃娃設計、製作衣服,而且越做越小。
目前,經她之手的最小娃衣,肩寬只有2.8釐米,頂多塞進一個大拇指。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徐鳴慧 蔡黃浩 攝製
衣服小,不算最稀奇,因為很多小娃娃出廠時就「穿」了衣服。而加加做的衣服,小之外,還在於精細。
「像做這樣一件『拇指』大的牛仔背心至少要花3個小時。」
打版、縫合、壓線、鎖邊、水洗、打磨……普通牛仔衣製作時要經歷的工序,加加「做小」也一道不落。
這件牛仔背心僅拇指大小。視頻截圖
加加小心翼翼地解下牛仔背心的紐扣後說:
「衣服太小,縫部件的時候都不敢用力,如果扯壞布料,就白做了。」
不僅是小牛仔衣,小毛衣也一樣。同樣是只有拇指大,大毛衣要打幾針,小毛衣也打幾針。
肩寬2.8cm的小毛衣(下)。視頻截圖
為了「一模一樣」,加加一開始用的是縫被子的長針,後來因為扎手,又幾次找人定做「工具」,最終才發現0.5毫米細的針頭很適合。有意思的是,常人打毛衣,針棒會架在虎口,而加加打毛衣,是四個指頭捏著針頭。
縫製娃衣。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徐鳴慧 攝
想讓自己的娃娃更美一點,是加加拿起針線的初衷。受外婆和媽媽影響,加加讀幼兒園時就會手工活了。對比別人的童年,她笑著說,自己的小時候是「媽媽給我織毛衣,我給娃娃織毛衣」。
「珍妮、芭比、BJD、momoko……」
到目前,加加已經收藏了近100個各種品牌類型的娃娃,每個娃娃如數家珍。
加加的一方世界。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徐鳴慧 攝
大學二年級那年,加加接觸到了當下流行的娃娃——Blythe(布萊斯),國內稱之為小布。對此一見傾心的加加,開始給「它」做衣服。
小布娃娃(Blythe)。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徐鳴慧 攝
接觸深了,她發現喜歡小布的人遍布世界,且不分年齡、性別。很多玩家不光給娃娃化妝打扮,還會購置家具、食玩、寵物等,為其布置一方小小世界。而借著網絡,喜歡加加手藝的人也越來越多,衣服越做越小,吸引的「粉絲」也遍布世界各地。
「做迷你娃衣,最初也是應圈子裡一個有名的西班牙玩家的邀請。說起來,他也是我的粉絲呢!」
憑著一份喜愛,加加的首次嘗試持續了3個多月。雖然時間有點長,但最後的成功,也讓她成為了全球為數不多能做「迷你」娃衣的人。
加加正在為娃娃縫製衣服。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徐鳴慧 攝
小有名氣後,加加開始參加展覽,去過日本,澳門,也在家門口上海展示過手藝。
多次交流後,加加覺得更要用心鑽研設計。去年起,她開始跟國內多位「非遺」傳承人合作。現在,她的作品已經用上了貴州的刺繡,江蘇的雕花天鵝絨,還有侗族的植物染。
加加與一位貴州刺繡「非遺」傳人合作完成的帽子。視頻截圖
這些古老的傳統元素,成型在娃娃的帽子裡,披風上,布料上……相比過去,製作工藝更加複雜,也更需要學習的耐心。
「把中國傳統的優秀技藝用娃衣的方式走向世界,也不失為一種傳承的方法。」
與一位雕花天鵝絨傳人合作完成的鬥篷。視頻截圖
2018年,加加正好入行十年。回顧成長曆程,最初的迷茫、痛苦早已不在,「一邊帶真娃,一邊玩娃娃」已過而立之年的加加對現在的生活狀態很滿意,「越來越多的人支持、喜歡手工藝」的現狀,讓加加更有信心在娃衣設計這條路上一心一意地走下去。
今年,她已經接下了新的挑戰,一位國外資深玩家給她寄來得意之作——目前全世界最小的「小布」。手捧著這個身長5.3釐米,肩寬只有0.8釐米的洋娃娃,加加對我們說:「有信心!」
加加即將挑戰的世界最小「小布」。視頻截圖
編輯:周春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