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
哥哥把妹妹的串珠統統倒了出來。
串珠水銀洩地一樣潑向地面。圓的,長的,大的,小的,帶花的,不帶花的……
我呆了一秒鐘,啊,全部。都。倒。出來了。
500顆。
妹妹、哥哥和他的朋友一起尖叫起來,開心地跺腳。
我一下站起身,叉腰,大聲喊道:
「收好!」
他們看了我一眼,我不容置疑的眼神掃視過去,這群小怪獸立即明白了勢態的嚴肅性。他們蹲下身,開始撿起這滿地的串珠。
我以為,他們必然是不滿的。我叉腰望著他們,等待著他們的反抗與抱怨。但我卻聽見一串咯咯聲傳來,這三個孩子竟然一邊撿串珠、一邊在笑!
哥哥帶頭唱起了歌,全然不著調,但卻開心異常:
「啦啦啦,快來撿珠珠!看誰撿得快,啦啦啦啦啦!」
隨著哥哥的「啦啦啦」不斷加快,三個孩子的速度越來越快,他們像比賽一樣地撿串珠,爭先恐後地把珠子都塞到瓶子裡去。
我又呆了一秒鐘,哈?
沒有反抗、沒有不滿、沒有哭鬧,他們沉浸在一個倒串珠也快樂、撿串珠也快樂的世界裡,不帶有成人任何的價值判斷,無所謂是非對錯,只要快樂,單純,二。
我想起白天看到的一個視頻。
一個俄羅斯小女孩餵自己吃飯,左邊勺子換到右邊,花了一小會兒時間。
小女孩金髮,胖乎乎,可愛至極。但卻沒有腳。
這個視頻得到了無數人的讚賞。人們感慨孩子身殘志堅。從沒有放棄自己。
是的,但也不是。
從成人的角度講,沒腳的孩子當然是辛苦的,當然是可憐的,當然是有理由去放棄的。
但從孩子的角度講,真的如此嗎?
孩子的世界裡,沒有這麼多成人的判斷標準。他們一開始,本就沒有是非對錯之分,他們只如一張白紙,接受人生所有的安排。無論好壞,無論善惡。
沒腳的孩子也即如此。用腳吃飯對於她而言,可能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最令她欣喜和自豪的,是她吃到了一口美味可口的飯,而不是別人用手,而自己用腳。
我常常想,我到底理不理解孩子?
有人說,當你蹲下來的時候,你才是尊重孩子。
但僅僅蹲下是否又足夠?
如果你可以重新回到90公分的高度,你又會怎樣去看待周遭的世界呢?
也許成人認為有用的那些學習、作業和練習,在孩子眼中未必然重要;也許成人認為那些快樂,孩子味同嚼蠟;也許成人認為的那些意義重大,在孩子眼中不過是模糊一片……
蹲下,不過是身體的簡單動作。但真正用90公分的高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才是真正的接納與尊重吧。
作為成人,我們可以用成年的眼光去判斷一次「倒串珠」事件是不好的,也可以同情地去看待一個無腳孩子的日常。但我們永遠不能代替孩子去感知那種倒串珠、撿串珠的快樂,也永遠不能指著一個孩子,將之貼上「可憐」「可恨」「聰明」「頑皮」「笨」或者其他任何的標籤。
我們不過是孩子的一盞燈,照亮周遭,讓他去選擇前進的方向。我們永遠不能替代孩子,感知他的世界、走他將走的路。
最後,還是引述紀伯倫那段大家都很喜歡,依然百嚼不厭的詩:
你的兒女,
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
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
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作者|一兒一女的娘
國際新聞主持人
時常在寫字,偶爾會塗鴉
剩下的時間,帶娃在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