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章停車,鼓勵群眾舉報合適嗎?

2021-02-24 溫州金融大叔


在這裡讀懂溫州發展

違章停車,鼓勵群眾舉報合適嗎?

作者:柳棄己(企業主)

從11月1日起,溫州市民只要拍照上傳,舉報鹿城區所有人行道上的機動車違停,將收到鹿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發來的「舉報紅包」,一個微信帳號每日獎勵紅包上限10個。

 

有人說又有發財之道了,一天100,一月就是3000,不賺白不賺,特別是當今豬肉這麼貴,舉報幾條,權當豬肉補貼;

 

還有人說這是開啟了相互傷害模式。有人因為自己吃個早飯被舉報,憤憤不平,做了個「戰鬥」的貼條放車裡。總之,鹿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做法,引起了一定的爭議。行政執法,大家習慣稱城管。中國的城管部門,歷經幾代變革,職能也一直在做相應調整。但城市路面管理,也就是路段管理,始終是其主要任務之一。路段也就是路面管理,碰到第一問題就是亂停車。停車難,是當前國內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問題。究其原因,是市政建設滯後的表現,而不能簡單怪罪於市民,總不能真找不到車位,將車扛在肩上吧。但管理者和被管者的矛盾也就此出現。如今城市擴展這麼快,憑城管部門這幾個人想把全市管起來,無異於杯水車薪,於是,鼓勵舉報的辦法便登上了大雅之堂。150元的人行道罰款,獎勵10元給群眾,還有140元的差價留在了局裡。這個算盤看起來確實很如意。聽說這個辦法開通後,一些咪錶工作人員尤其積極參與。咪錶公司也屬於行政執法局下設單位,本來收支也不太透明。現在雙管齊下,一人名正言順拿兩份收入。但,妥嗎?管理是管理者的職責,為什麼把這個職責交給了群眾?是不是有懶政的嫌疑?何況,執法還要講究執法權,就像協警是沒有單獨執行權的。在操作上,你又如何判斷群眾取證的真實性、合理性?比如拍照的時間、角度有沒有存在差錯的可能?這種操作甚至還讓人因此聯想到了告密文化,聯想到了一些不堪回首的年代。
你可能會說,舉報不是告密,許多APP都有舉報功能,國內有市長熱線、紀委熱線,美國有吹哨人法案,一些企業也鼓勵內部員工舉報。不錯,舉報不完全等同於告密,吹哨人法案也存在,但不同的是,這些渠道主要是針對危害社會、群眾利益的違法行為,比如舉報貪腐,食品安全、環境汙染等行為。人行道上臨時停車,屬於違章行為,不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其危害性極弱。停車人有客觀上的無奈,也沒有從中謀取不當利益。對於這些事件不大又可以隨時解決的小問題,完全可以採取更人性化的辦法去解決,比如,電話通知半小時內駛離。現在大部分車輛在臨時停放時,都會在前窗玻璃放置電話號碼,只需一個電話,幾分鐘之內便可駛離,而根本不需罰款扣分。管理的目的是什麼?是違章停放的車輛儘快駛離,秩序儘快恢復。如果隨意地貼條罰款,那會是什麼後果?反正都被舉報了,都被貼了,那車子乾脆繼續留在人行道上,本來十幾分鐘可以離開的車輛,可能在那違停了一天。這不是與我們的管理初衷背道而馳嗎?最後,任何造成群眾之間的不信任、甚至衝突的制度,也都是社會某種不和諧的隱患。
本文為讀者投稿,略作刪改。作者微信 wangmin898278

歷史相關文章閱讀:

陳德榮與陳偉俊的會面,為何受到溫州人民的關注?

多少溫州企業和個人,暈倒在新三板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叔秘微信 shumi0577,加入讀者群

相關焦點

  • 舉報違章停車有獎金,發現商機後蹲在街邊抓拍,半月賺5000!
    雖然我國查違章停車非常嚴格,但總有一些車主鋌而走險,在一些沒有監控的路段,交警很少查車的地方,肆無忌憚違章停車。我國很多地區又有一條新的規定,舉報違章停車有獎金,有時候獎金數額高達上百元。大家可以用手機拍照或者錄像保留證據,對違章停車的車主進行舉報,一旦查實有效,交管部門就會給舉報人一定數額的獎金。這條規定讓許多人看到了商機,有的車主甚至啥也不幹,每天拿著手機上車上街,尋找違停車輛拍照舉報。
  • 拿舉報違章當掙錢手段?刑拘!
    2020年10月8日晚,有北京網民發微博反映,有私家車被張貼「違章停車提示單」,要求車主向支付寶某帳戶轉帳,否則便將違法停車信息向「北京交警隨手拍
  • 違章舉報平臺成掙錢手段?刑拘!
    2020年10月8日晚,有北京網民發微博反映,有私家車被張貼「違章停車提示單」,要求車主向支付寶某帳戶轉帳
  • 因車輛故障違章停車可以申訴嗎?
    【問】因車輛故障違章停車可以申訴嗎?
  • 交通部:舉報違章給獎勵!「專業舉報」每天2小時月入上萬?
    溫馨提示:關注本公眾號,回復省份名或高速名,獲取高速實時路況,還可查詢高速收費,車輛違章,城市限號等。即使交警整天執勤,24小時高強度的監控攝像頭仍然不能制止違規行為,所以有關部門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舉報車輛違規行為。
  • 老鐵,靠違章舉報就能發家致富?深圳已發舉報獎金700餘萬
    嚴厲的交規只是為了規範大家的文明駕駛,車主們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覺得沒有攝像頭就可以肆意妄為,畢竟出了事故是得不償失的,即使僥倖過關了,也難保你的違章行為沒有被「偷偷記錄」下來。最近,深圳官方就公布了一組2017年的違章舉報數據
  • 小夥靠舉報違章獲獎金,月收入上萬元,被車主圍住輪番毆打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有車一族,而在這其中有一些司機的素質真的是沒法說,他們在馬路上不但隨意的停車變道甚至是還惡意加塞
  • 【警官問答】送老大爺急診違章停車能不能申訴?流程是什麼?
    榮立  [珍寶閣]:你好,我十七下午送一位得心臟病的大爺去長春路醫院急診,轉了兩圈都找不到停車位,停車場也滿了,老大爺也有點挺不住了,我就在急診門前,瀋陽路的路邊停車了,等我送完病人他家屬到了之後我出來被貼了罰單。不知道這種情況有可能提出申訴沒,做了好事救了人還被罰款了還沒地方說....'..賈警官:持相關醫療證明。榮立  [珍寶閣]:請問拿相關證明去哪裡?
  • 舉報違停月入16萬?舉報沒獎勵?有人如此創收,每次100元!
    日前,有地方出現了職業舉報違停人員,他的同行短短兩月收入32萬!吃瓜群眾分析可能有兩方面收入來源:舉報獎勵加調解補償!市民群眾可通過 「隨手拍」 平臺實時舉報闖紅燈、亂停車、佔用公交車道、非機動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對上傳平臺的舉報信息,交管部門將組織專門力量逐一審核把關、調查核實,對屬實的將依法處罰。
  • 男子舉報違停遭車主鎖喉辱罵:賺這個錢缺德
    近日,湖南長沙一起因舉報違停產生的糾紛引發關注網傳一男子在街邊舉報違停車輛被車主發現後引發糾紛
  • 違章停車只罰款?別傻了,當心把車拖走
    巧的是,我的另一個朋友還好心地在朋友圈發了呼籲,真希望我的那個同學能看到啊~也許有的小夥伴會問了:不就是違章停車麼,至於還把車拖走?這麼想就太年輕太簡單了,「交通法」裡對「違章停車」是這樣規定的:違停車輛駕駛員不在現場或拒絕離開違停路段的,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的,處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 【舉報】違法停車!交警直接拖走
    可生活中總有人將車輛隨意停放近日,壽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城西中隊的民警接到舉報電話在廣場街和古槐路路口處有一輛車在公共路段違法停車,嚴重阻礙了他人通行。路旁設有全路段禁停標誌,卻還在該道路上停車,這不僅違反了交通法規,還極易造成交通堵塞 ,甚至帶來安全隱患!
  • 違章停車可以掃碼繳費嗎?衛輝人一定要看!
    現在有騙子在車上留有以下紙條,關於違章停車的二維碼支付憑條。截止目前為止,銀聯公司並未開發非稅繳款二維碼支付,市民繳納的非稅費用仍需到相關國家部門櫃檯辦理,是沒有掃二維碼支付的!請各位市民關注,千萬不要上當!
  • 長沙一男子舉報違停遭車主鎖喉辱罵:賺這個錢缺德
    星城園丁是2019年3月28日上線的一款長沙市內服務型App,交通違法、電梯不定時罷工、不文明養犬都可經過該軟體進行舉報,市民舉報的交通違法問題一經交警部門核實,就可以獲得積分和現金的雙重獎勵。一般舉報成功後,有30元至50元獎勵,每月1500元封頂。
  • 男子舉報違停,遭車主鎖喉辱罵:賺這個錢缺德!
    星城園丁是2019年3月28日上線的一款長沙市內服務型App,交通違法、電梯不定時罷工、不文明養犬都可經過該軟體進行舉報,市民舉報的交通違法問題一經交警部門核實,就可以獲得積分和現金的雙重獎勵。一般舉報成功後,有30元至50元獎勵,每月1500元封頂。有人稱,該男子是職業舉報違停,專門在路邊拍攝違停車輛進行舉報,目的是為了拿獎勵金。目前,長沙交警表示已關注此事。
  • 禁止停車的地方,人在車裡坐幾分鐘也算違章?
    這不前些天出去玩耍,路過一個便利店正好去買些吃的,他非說那個地方禁止停車。我立刻蹦了:「我在車裡坐著能算違章,你懶得買吧?」接下來就是一頓噼噼啪啪唇齒站...於是特意研究禁止停車的地方,人在車裡坐究竟算不算違章?呃呃呃...原來還真有些禁止停車的地方,人在車裡坐著或者是路邊買瓶水也是違章。
  • 關於汽車的APP:導航、停車、違章查詢 你用了嗎?
    那些汽車APP你用過了嗎 汽車和手機,儼然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兩大必備工具。
  • 交通違法舉報有獎金!通州人趕緊拿起你的手機!
    「對群眾舉報的違法行為照片、視頻資料的審核錄入要求,參照本規定執行」。作為較早開展交通違法「有獎舉報」的地區,上海市還搭建了交通違法行為視頻舉報平臺,同時「上海交警APP」也支持隨手拍違章的舉報功能,經過核實確認後,警方將給予舉報者一定的現金獎勵。
  • 【阿巴嘎旗】關於群眾舉報違章停車的公告
  • 舉報違停有獎金?真的!
    舉報一經查實,即給舉報人一定現金獎勵。 昨天上午9點多,南京建鄴智慧靜態交通服務有限公司路側違停有獎舉報電話025—83201125接到市民舉報,說在興隆大街與江東中路交叉口,有一輛黑色轎車違章停靠在路邊,駕駛員離開車輛,影響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