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徹底無法訪問,包括WEB和客戶端。在Google退出中國之後的4年裡,GMAIL每天都在抽風,過去也曾短暫地因為Google自身故障在幾天之內連續無法訪問。如此大規模地斷線卻是第一次,從Gmail中國區的流量統計來看,自2014年12月27日中國用戶的訪問流量幾乎降到了0。GMAIL這次是徹底死掉了。
我一直是GMAIL用戶,除了幾乎所有網站註冊利用GMAIL郵箱之外,還有一個壞習慣:我認為應永遠保存的資料、信件之類的,均是轉發到我自己的GMAIL郵箱,現在看來這真是一個糟糕的決定,因為GMAIL需要翻牆才能訪問,這很麻煩,而且誰能保證某一天,GFW技術已經強大的可以阻礙翻牆呢?人肉翻牆又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GMAIL和Google本身值得信賴,不論是服務的穩定性,還是對用戶隱私數據的尊重。奈何大洋相隔。
GMAIL有很好的搜索功能、郵件分揀、垃圾郵件過濾技術,其外與Google日曆、Android也有無縫的整合,是一個好用不過的郵件系統。在GMAIL無法穩定訪問期間,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郵箱,因此一直在使用,我一直在自我暗示:郵箱是網際網路最最最底層的基礎設施級應用,與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不大可能被封鎖。
現在看來,還是太傻太天真。
現在GMAIL存儲著我積累多年的近4個G郵件內容,如何遷移回來是個大大的問題。而且實在是找不到一個理想的替代品,雖說從市場份額來看QQ郵箱已經成為國民郵箱,但使用起來還有諸多不習慣之處,比如糟糕的搜索能力。記得大學找實習時,學長教導我們投遞簡歷一定別用QQ郵箱,最好用GMAIL,現在的學生應該沒有這樣的顧慮了。
GMAIL無法訪問教會我們:網際網路服務並不牢靠。Google系服務一個又一個倒下,誰能保證未來不會輪到別的服務呢?比如App Store,比如Windows,比如Android……現在之所以不需擔心,是因為對應的國產玩家們不太爭氣,沒有替代品。
還有,誰有能保證未來的某天,我們正在使用現在穩定無比的國產網際網路服務不會被封殺呢?比如搜尋引擎,我們現在還有百度,但別忘了還有一個搜尋引擎叫做「中國搜索」。除了搜尋引擎,我們在用的IM工具、電子商務、社交網絡、網絡相冊,某一天醒來忽然無法訪問,一切對網際網路的幻想都會蕩然無存,誰管你有曾經多麼依賴,有多少重要數據放在雲端。網際網路要去顛覆傳統行業,去滲透實體世界,越來越覺得這個使命有些飄飄然。
基於此,我決定以後重要數據都要有本地備份,移動硬碟雖然攜帶麻煩並且有數據丟失的風險,但它總不至於被封殺無法訪問。想起來,一款叫做FireChat的點對點聊天工具倒值得關注,它可以脫離網際網路,基於藍牙和 Wi-Fi 進行消息傳輸,支持文字和圖片,每個人都會成為它的傳輸網絡的結點,理論上沒有地理限制,再也不會失聯,這是真正自由的網際網路服務。
「羅超」(luochaotmt),就是羅超的微信公眾帳號。科技改變世界,網際網路給了我們自由,這是最好的時代。羅超,是WeMedia聯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