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老鏡頭:「八羽怪」 Helios 44

2021-02-14 一夢一洋

用文字記錄攝影小李的日常

002篇

作為一枚背索尼a6000微單,且不太擅長後期的小李來說,老鏡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家裡有一個窮人蔡司頭之稱的「八羽怪」,這次出門掃街,便是帶著它。

「八羽怪」——前蘇聯編號 格裡奧斯 Helios-44的58mm f/2系列鏡頭,因是八片光圈葉片,並且能拍出非常怪異的螺旋形狀的焦外,故得名「八羽怪」。

二戰時,蘇聯佔領後來的東德, 掃光所有卡爾蔡司工廠的庫存, 仿照卡爾蔡司Biotar 58/2鏡頭的光學設計,開始研製最早版本的格裡奧斯Helios-44-2鏡頭。

該鏡頭1958年開始正式生產,結構用料與卡爾蔡司Biotar 58/2完全相同, 並且價格便宜了好幾倍。

由於產量大,所以八羽怪的價格很便宜,我買的這個頭不到300元(2017年購入)。隨著老鏡頭價格越炒越高,現在的價格大概在400元以上吧。

重量接近300g,全金屬的鏡身跟卡口

(據說是全黃銅材質)

有鏡頭、有相機、有好天氣、還有熱情,化身攝影小李,掃一趟杭城(。ì _ í。)

這次掃街的路線:從下沙西坐地鐵到龍翔橋站(用含滿淚水的眼神提醒各位,節假日千萬別在這個站口進出),坐31路巴士 闊石板站 下車,從長橋溪水生態修復公園,走蓮花峰路,出九曜山隧道,到虎跑路。

「八羽怪」之體驗

自帶德國黑森林一樣的濃鬱蒼涼之「濾鏡」

一組強逆光下拍出的枯樹林

名為《魔幻之林》

ISO 100  快門優先

強逆光下會起霧,容易出現炫光、光斑、紫邊

但也成就了該組相片的獨特魅力

《 近 攝 》

調到最大光圈 f2    最短對焦距離0.5m

手動對焦也很銳

《 水 鏡 》

對光獨特的解析,讓光斑看似水珠般晶瑩

如夢似幻,仿佛隨著蕩開的水波進入時光裡

看到的是過去,還是未來?

《 焦外光斑 》

我發現自己很愛拍失焦的畫面

神似而形似

《 光如奶油般化開 》

這張出隧道口時拍下的照片,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剛好太陽往西落下,投射進隧道,老鏡頭拍出來的光是慢慢的散開,呈現出來的是「活」的光,就像把奶油在皮膚上揉開一樣,似一層霧,不膩且柔。

這是我第一次品到了老鏡頭的魅力,被「毒」「德」「奶」「銳」徵服!正式入坑,並誇下三個月不買衣服換一支蔡司頭的海口 ( ̄▽ ̄)

小李攝影日記

你是觀者 也是支持者

喜歡就點一下右下角的 好看   (=゚ω゚)ノ



THANKS 

相關焦點

  • 鏡頭測試:前蘇聯「八羽怪」58/2鏡頭+索尼微單A7實拍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
    今天測試的主角是前蘇聯生產的Helios 44-2 58/2標頭,該頭仿自戰前蔡司Biotar 58/2,由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光學機械廠(Krasnogorsk Mechanical Plant,簡稱KMZ)生產。該鏡頭是6片4組雙高斯結構,在最大光圈F2的情況下會出現明顯的「旋窩散景」。因為其獨特的「旋轉焦外」再加上其早期型號44-2光圈為8枚葉片所以被稱俗為「八羽怪」。
  • 車諾比核洩漏:隱藏著20世紀最大的謊言,更是蘇聯解體的導火索
    為防止放射性物質再次洩漏,蘇聯政府使用了約36.7萬立方米混凝土和7300噸鋼鐵建造一個巨大的掩體,將車諾比4號反應堆封閉起來。 工人們就像是在德國國會大廈插國旗的蘇聯紅軍一樣,他們在石棺上插上了蘇聯旗幟。
  • 看電影合集:金獅獎前蘇聯經典詩化戰爭片《伊萬的童年》完整版
    豆瓣評分8.71、塔可夫斯基故事片處女作,是一部從寫實到抒情完美過渡的作品,標誌著當代電影一位偉大形式主義者的到來,題材屬於當時正統的蘇聯電影。塔可夫斯基的主題和意象在此已初露端倪,採用夢境化的詩意鏡頭貫穿全片,用夢幻的美好真誠來反襯戰爭的冷酷殘忍。2、爐子和煙囪永遠不會被燒毀。
  • 44歲林熙蕾近照顯老,與眾名媛聚會合影
    1月31日,林熙蕾在社交平臺上更新動態,近日她與臺灣名媛姐妹們一起相聚喝下午茶,44歲的女神林熙蕾穿著打扮十分減齡,但耐不住容顏老去,息影多年的她美貌不再
  • 為何幅員遼闊的俄羅斯人口只有1.44億?
    然而如此巨大的國土面積,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大量人口,雖然1.44億人口也能夠排進世界前十,但對應到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結果只能是地廣人稀。而且更尷尬的是,即便是1.44億的可憐人口,也處於不斷減少的狀態。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不出200年,俄羅斯這個民族就會從地球上徹底消失。那麼,國土遼闊且資源豐富的俄羅斯,為何在人口方面如此尷尬呢?
  • 前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CCCP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СССР)簡稱蘇聯
  • 導致蘇聯崩潰的因素之一:入侵阿富汗
    即使在經濟停滯的蘇聯,這也成為並助長了蘇聯的崩潰。2020年第1310期總第1666期公眾號主編:筆尖芭蕾    公眾號政委:之      洲 安德烈供稿  筆尖芭蕾編譯     1979年,蘇聯的布列濟涅夫政府以入侵阿富汗,以支持阿富汗的社會主義親蘇政府。基於伊斯蘭原則的遊擊組織猛烈抵抗了蘇軍。
  • 不得不知道的歷史:10個蘇聯俚語,實際上是英語!
    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時髦蘇聯人,你必須至少知道一些英語術語。從「百老匯」到「乞討」,我們找到了通過「鐵幕」的最奇怪的英語短語。如今,俄羅斯人只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體驗蘇聯文化。在蘇維埃時代,情況並非如此簡單。(然而,這些術語中的大多數與蘇聯一起過時了,所以不要指望在當代俄語中使用它們,除非你不懼他人奇怪的目光
  • 蘇聯時代的世界奇蹟:烏茲別克斯坦巨型太陽爐
    原文:http://englishrussia.com/2015/02 ... nace-in-uzbekistan/這是一個耗費巨資的大項目,位於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也只有蘇聯能做得到這種超級工程。
  • "前蘇聯國家更有希望獲得民主,如果…"
    「如果我們設法以某種形式保留蘇聯,我相信(問題)會少一些。」
  • 歷史上最大當量核彈—蘇聯「大伊萬」
    蘇聯研製了世界上當量最大的「大伊萬」!「大伊萬」是人類核試驗歷史上最大當量的的核彈,其威力約為1億噸TNT爆炸當量(後來減為一半)。 但蘇聯的戰略投送能力要遜於美國,所以蘇聯就要靠威力來彌補。
  • [國際比較]中國和前蘇聯歷年國內生產總值比較(1970-2016)
    ,蘇聯是中國的4.68倍。是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0939.98億美元,前蘇聯各國合計為3167.83億美元,前蘇兩15國經濟總量僅為中國的28.96%。2000年開始,由於國際原油價格開始逐年上漲,極度依賴能源出口的前蘇聯各國經濟總量開始快速增長,與中國經濟總量的差距逐漸縮小,至2007年逐漸恢復到中國的一半以上。
  • 俄羅斯重新打出蘇聯旗幟,這是西方打壓下的致命反撲!
    但俄羅斯運動員想出了攜帶蘇聯國旗入場的方法。所以現在國際奧委會正在進行研討其可行性。  各位可能不知道蘇聯解體之後的不少時間裡,這蘇聯國旗可是俄羅斯的禁忌啊。那段時間蘇共的相關話題被禁止談論,蘇聯國歌也成為了禁忌,但糟糕的現實讓百姓怨聲載道,有個笑話反應了當時的情況。 在俄羅斯,什麼事情社會主義幹了七十年都沒做到,而資本主義一年就完成了。那就是,讓人感覺社會主義是對的。
  • 蘇聯第二國歌:當音樂聲響起時,所有俄國人都會起身肅立的歌曲!
    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誕生了許許多多飽含愛國情懷的詩篇和歌曲,不論是在前線還是後方,這些文藝作品賦予了人們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堅定信念。在這其中,《神聖的戰爭》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曲,被譽為「蘇聯衛國戰爭的頌歌」,因為《神聖的戰爭》不論是詩詞本身,還是歌曲的旋律,都慷慨激昂地完整傳遞出了蘇聯人民在災難面前所展現的勇氣和悲壯。
  • 中俄友好的明證:從蘇聯到俄羅斯,指向中國的核彈急劇減少
    1964年是一個分水嶺,在1964年,強硬派的代表勃列日涅夫成為前蘇聯領導人,在同一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正式成為擁核國家。這兩個因素疊加的結果,就是中蘇關係日趨緊張。前蘇聯核武器開始對中國進行針對性部署,其數量,從無到有、由少到多。
  • 西方專家想不通:蘇聯和南斯拉夫相繼分裂,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
    西方國家瓦解蘇聯和南斯拉夫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了。1991年美國在經濟上拖垮蘇聯,加上蘇聯自身的誤判,最終直接讓蘇聯解體,分成15個國家。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轟炸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內部出現紛爭,直最終讓南斯拉夫解體,分成7個國家,兩個曾經的超級聯盟因為外部的瓦解,內部的分裂,最終宣告失敗。西方國家,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去解體和瓦解其他國家,妄想著藉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疑香港渣夫「爆乳人妻小四」44秒淫片流出
    半裸揉胸又呻吟 疑香港渣夫「爆乳人妻小四」44秒淫片流出
  • 蘇聯代印主題:民主德國1964年馬克
    新德意志報新鈔是由蘇聯設計並印製。一些網站將其描述為萊比錫國營安全印刷廠(VEB WPD)印製是錯誤的。根據Giesecke & Devrient Banknotendruck 1955-2002這本書的附錄VEB WPD 1951-1990,並未記載萊比錫廠印刷了民主德國1964年馬克紙幣;並且根據Michael H.
  • 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美國2001年來的,中間阿富汗在幹什麼?
    而從70年代開始,阿富汗成為蘇聯攻略的重點,當時,阿富汗國內僅蘇聯支持的政變就有三次。1979年9月,蘇聯甚至公然出兵阿富汗,武力佔據阿富汗全境。蘇聯然而,作為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萬萬沒想到,曾經擊敗納粹德國的蘇聯大軍居然遭遇了與越南戰爭時期美國一樣的境地,陷入了阿富汗遊擊戰爭的泥潭,迫於無奈之下,最終,蘇聯於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