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紙杯、紙餐具、塑料保鮮膜……你確定你會挑?

2021-02-13 台州電視公共頻道

  應儘量選擇沒有裝飾圖案、無色無味、材質清澈無雜質、表面光潔、手感結實的塑料餐具。


  選購時應查看標識,挑選材質為PE的保鮮膜。PE保鮮膜材質透明,安全無毒,可用於包裝食品。


  選擇塑料嬰童餐具,除了遵循選擇塑料餐具的原則,同時最好選擇無色透明或素色的,可避免塑料和塗料的汙染。目前,國家已對部分食品用塑料製品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其包裝或標籤上註明有「食品用」字樣並有QS標誌。
  嬰幼兒使用的塑料製品,在表面難以清洗或塑料老化時要及時更換。尤其時奶瓶、奶嘴等使用頻率較高的製品,需要及時清洗。當發現奶嘴顏色改變或失去彈性時,應立即更換。且不要用塑料嬰童餐具盛太油的食物。


  常見的一次性吸管材質多為PP、PP材質耐熱性好,通常情況下,一次性吸管在70℃-80℃左右的高溫下使用也是安全的。提醒消費者,在使用一次性吸管前,須觀察吸管是否過薄,材質是否有異物,或者有異味。儘量選擇無色透明的吸管,不要用一次性吸管飲用過燙的飲料。同時,過燙的飲料也會造成對口腔和咽喉的損傷。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於2015年10月1日實施,其第四十一條規定:生產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直接接觸食品的包裝材料等具有較高風險的食品相關產品,按照國家有關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規定實施生產許可。

  家裡常用的紙製品和塑料製品怎麼挑選,麻麻們都學會了嗎?覺得有用就點個讚吧!

(來源:台州市場監管)

相關焦點

  • 加熱塑料餐具會析出有毒物質?
    由於快餐和外賣生意的火熱,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製品的回收和使用越來越引發人們的關注,關於一次塑料製品的說法也不少,你能分辨出哪些是真假嗎?被燙變形的塑料瓶裡的水真的會致癌嗎?一次性筷子含有大量致癌物質?猛戳「點擊查看為什麼」,跟著較真妹一起漲知識!
  • 食安之聲第88期|食品容器析出有害物質,玻璃器皿爆炸……使用方法很重要
    ▶對於食品塑料製品,應儘量選擇沒有裝飾圖案、無色無味、材質清澈無雜質、表面光潔、手感結實的產品。▶選購塑料保鮮膜時應查看標識,挑選材質為PE的保鮮膜。PE保鮮膜材質透明,安全無毒。▶選購兒童塑料餐具時,最好選擇無色透明或素色的,可避免顏料和塗料的汙染。選擇紙杯時應選擇印刷顏色較淺的產品,且應區分冷飲杯和熱飲杯。
  • 範現國表示正規合格的發泡塑料餐具安全可靠
    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從國內民營企業發展起來的今麥郎,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到十二五末,今麥郎總產值有望超過300億元,今麥郎壯大到今天,與其會做面、關注老百姓生活的董事長範現國息息相關。今年兩會,綠色環保是人大代表們的重要議題。
  • 食品塑料包裝材料常用種類匯總
    > 點擊關注「食安通官微」 獲取更多食品安全信息
  • 食品安全丨6個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就藏在你家裡!
    關於「食品安全」,你最擔憂什麼?食品添加劑?食品過期?其實,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正藏在你自己家裡!潛移默化的危害著你的健康!有的人切食物時候生熟不分,可能平時沒什麼事,但一旦出事就是大問題!!這種危險的酸敗油在使用時經過加熱會出現煙大、嗆人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它會產生很多可怕的致癌物質,比如分解物環氧丙醛等,食用後易中毒,出現急性呼吸、循環功能衰竭現象,也有致癌風險。
  • 未獲得食品包裝生產許可證的圓筒紙罐企業將被依法取締
    記者發現,部分市民以及超市、食品店經銷人員對食品包裝用紙和容器存在認識誤區,認為紙製品是乾淨的。但是據質監部門負責人介紹,事實上,接觸食品的紙製品並不見得就是合格產品,如果生產企業使用了回收、劣質甚至是添加了螢光漂白劑的有害原料,或者在紙杯中塗工業蠟的話,很容易導致因重金屬攝入過量引發人的記憶力下降、貧血甚至致癌等。自食品實行市場準入制度以後,紙杯、方便麵紙碗等食品包裝紙和容器也有了準入門檻,為了嚴防不合格紙杯等產品上市,市質監局對全市相關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
  • 過年必買的日本PVDC保鮮膜,更厚更安全,可蒸可煮可微波,過年那麼多剩飯,你一定用得上
    寒冷地區的東北人會選擇把剩菜擺在陽臺,用天然的大冷庫保鮮,但唯一的影響就是會風乾,影響口感。南方人會選擇把剩菜放進冰箱一層層摞起來,然後一個月內你每次打開冰箱,都會聞到熟悉的年夜飯的氣味。還有人只用保鮮袋就能做出東北酸菜、鹹鴨蛋.這也太神了!市面上的保鮮膜品牌很多,有的薄有的厚,有時候經常會覺得難以選擇。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今年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就在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召開全國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 紙質餐具驚豔亮相肯德基、星巴克,但仍有少許槽點
    據此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其中規定:2020年底,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並明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指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不包括預包裝食品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同時,2021年起全國還將禁止生產和銷售超薄塑料購物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 你家的「保鮮膜」有毒嗎?教你1個方法判斷
    因為這個材質中含有氯,同時在製作的過程中可能用到一些塑化劑,因此用於食物的話難免會有一些塑化劑的溶出,大家要小心。這種材質除了用來做保鮮膜以外,一般是不允許用來直接接觸食品的。 比如路邊的炸串、燒烤,經常會在餐盤上套一層塑膠袋或保鮮膜,你覺得這些保鮮膜的質量如何?。
  • 綠色環保創意手工,一次性勺子紙杯也能夠妙趣橫生
    我們倡導用手工充分利用廢舊物品,勺子洗乾淨以後可以讓它們變得妙趣橫生哦,一次性的紙杯除了喝水還能幹嗎?相信很多人都是用它來喝水,喝完就扔垃圾桶了。但是動手能力強的人會發現,它作為手工製作的材料的話還能夠有這麼多的樂趣,不信嗎?我們來試試吧!小公雞的製作方法,特簡單吧,把紙張剪裁一下粘貼到塑料勺子上就好了。
  • 一次性紙杯裡面有蠟,這蠟安全嗎?
    「說是為了防滲透,一次性紙杯的內壁塗了一層蠟,如果水溫超過40℃,這層蠟就會溶化掉。因此,使用一次性紙杯時,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小陳說,她經常用一次性水杯喝水,如此一來,再也不敢喝了。  一次性水杯  盛熱水很常見  記者在不少超市看到,一次性水杯都是用一條長長的塑膠袋包裝著,上面寫著生產廠家、企業名稱等,還是很正規的。
  • 紙杯居然不能降解? PLA淋膜的工藝簡述
    塑料加工工藝原創報導,一次性紙杯常被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一次性紙杯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白紙板製成,主要用於裝存幹東西,不能容納水和油;另一種是蠟質紙杯,因為它們已經被蠟浸泡過,所以更為的防水和厚實,但只要杯子裡水的溫度超過40℃,蠟就會熔化,而蠟含有致癌多環芳烴;第三種是現在老百姓常用的紙塑杯,外面是一層紙,裡面則有一層淋膜紙。淋膜紙的質量決定了紙杯在使用過程中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
  • 柏林反防疫抗議,77名警員受傷;德國修正《包裝法》,禁止塑料餐具,提倡使用環保製品!
    德國修正《包裝法》,禁止塑料餐具,提倡使用環保製品!就在近日,德國聯邦環境部長Svenja Schulze在接受採訪時宣布對德國現行的《包裝法》進行了修正。根據新的修正法案,未來在餐飲業中使用的紙杯、塑膠袋等將被可重複利用的環保製品替代。
  • 食品安全五大要點,你做對了嗎?
    食品安全關乎著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食品安全五大要點》,提示消費者怎樣加工製備安全食物。加工、製備食物之前,製備食物過程中,處理生的肉、禽、海產品、蛋和菜之後,如廁之後,接觸寵物、處理垃圾之後,以及處理熟食之前和吃飯前,都要洗手。洗手時要使用流動安全的水,然後用紙巾或乾淨的毛巾擦手。
  • 【頭條】塑料密封蓋創新關注嬰兒食品安全
    除了密封蓋比較方便之外,有兩點主要原因促進其增長:父母對衛生及嬰兒食品安全的擔憂,以及品牌通過增加產品共能性來利用這一趨勢,定位自己安全的選擇。嬰兒食品對質量需求,促進塑料密封蓋的創新嬰兒食品是食品包裝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15-20年的CAGR為5%, 銷售量增長預計為50億單位。
  • 在使用食品安全標準時,如何確定食品的分類?
    目前,不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通用標準對應不同的食品分類系統,因此,在使用食品安全標準時,一定要選擇該標準對應的食品分類系統並確定食品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