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熱塑料餐具會析出有毒物質?
由於快餐和外賣生意的火熱,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製品的回收和使用越來越引發人們的關注,關於一次塑料製品的說法也不少,你能分辨出哪些是真假嗎?被燙變形的塑料瓶裡的水真的會致癌嗎?一次性筷子含有大量致癌物質?猛戳「點擊查看為什麼」,跟著較真妹一起漲知識!
-
煮湯圓玻璃鍋蓋自爆!這種鍋你家也有!
據調查,胡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僅在四川地區,涉事湯鍋生產商每年發生玻璃鍋蓋爆裂的數量就達到了20至30個,自爆率達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面對為何不將「自爆率」寫入說明書提示消費者的質疑,公司銷售人員直言:「標註自爆率,誰還來買我們的產品。」
-
食安之聲:「食安三門」2019成績單
召開食品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報告會和高風險餐飲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會,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實施痕跡化監管,全縣食品生產企業、大中型商超、高風險餐飲單位自查報告率100%。借力人大政協平臺,「兩代表一委員」多次督查食品安全工作。縣大人將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建議案列為今年七個重點督辦建議之一,召開主任會議專題詢問辦理情況。
-
廣州毒蜆肉銷往廣佛地區,食安君教你免受其害!
經食藥監部門鑑定,黎某棠等人銷售的蜆肉涉嫌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甲醛。據介紹,工業甲醛是致癌物質,過量服用含甲醛的「毒蜆肉」將引起口鼻過敏甚至致癌。 經警方審查,犯罪嫌疑人黎某棠等人供認,為延長蜆肉保質保鮮期,其在加工過程中,將脫殼的蜆肉倒入添加了甲醛的水池中浸泡,如此「加料」的蜆肉可以保存一周不變質。
-
吃著吃著,玻璃飯盒爆炸了……
澳洲小哥Rhys Evans中午在工位上吃飯時,他的玻璃飯盒無緣無故地爆炸了。
-
加州65有害物質清單又更新了
2019年9月13日,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OEHHA)將4-氯-2-氨基苯酚等6種物質添加到加州65的有害物質清單中,加入原因是其致癌性
-
雙皮奶突然爆炸致一女子「毀容」!愛吃甜品的要注意了!
否則會損壞微波爐,甚至引發火災或爆炸。牛皮紙袋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無害,如果把它們放進微波爐加熱,可能會產生有毒氣體,而且過高的溫度會點燃紙袋,導致爐內起火,十分危險。另外,塑膠袋和報紙都不能進微波爐。普通塑料容器在加熱過程中易變形,且會釋放有毒物質,汙染食物,危害人體健康。只有標註為5號的塑料容器才可以放進微波爐,其餘都不能高溫加熱,所以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標註。
-
玻璃瓶:最健康的包裝容器
近幾十年來,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包裝容器不僅樣式越來越新穎,材質也越來越多,例如塑料、複合材料、專用包裝紙、馬口鐵、鋁箔等多種新型包裝材料。處於同其他包裝材料的劇烈競爭之中,玻璃材料依然是不可代替的。 玻璃包裝容器在包裝領域的優點: 1、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可以很好的阻止氧氣等氣體對內裝物的侵襲,同時可以阻止內裝物的可揮發性成分向大氣中揮發; 2、玻璃瓶可以反覆多次使用
-
這些食品容器中有危險「永久化學物質」!新法下令禁止使用,違規罰重款
紐約州州長葛謨周四籤署了一項法案,正式禁止在披薩盒和其他食品容器中使用危險的「永久化學物質」。據1010wins報導,這項新法律禁止在食品包裝中使用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學物質(PFAS),此前有研究表明,這種危險和不可摧毀的化學物質會增加癌症風險、腎病和免疫系統衰弱等疾病。被發現違反該法律的公司將被處以1萬美元的首次罰款,其他違規行為最高將被處以2.5萬美元的罰款。
-
【食安科普】人宅到發黴,食品可不行!防黴小妙招,速戳→
一起來看看吧破了點皮的芭樂、開封的零食、烘焙的糕點,基本在家放到第三天就發黴了☹每年三四月份,南方就進入了春雨季,空氣溼度增大,氣溫逐漸升高,為黴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的條件,使食物易受潮發黴。建議少採購易受潮的食品,科學貯存,防止因誤食發黴食品導致食物中毒。
-
(六)食品的化學危害性安全常識,你一定要知道!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些危害物質,如煙燻、燒烤時產生的多環芳烴和醃製時的亞硝酸胺都有很強的致癌性;食品烹飪時,因高溫而產生的雜環胺也是毒性極強的致癌物質;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機械管道、鍋、白鐵管、塑料管、橡膠管、鋁製容器以及各種包裝材料等,也有可能將有毒物質帶入食品中;當採用陶瓷器皿盛放酸性食品時,其表面的釉料中所含的鉛、鎘等能溶解出來;用螢光增白劑處理的包裝紙中殘留有毒的胺類化合物
-
消防提示:微波爐安全使用須知
日前,常州一位老人,把雞蛋放在裝滿水的飯盒裡放進微波爐裡煮,當她端出飯盒的一剎那,雞蛋變「炸彈」,她被炸傷住進了醫院
-
食安科普 | 過期1天,食品還能不能吃?教你走出保質期四大誤區!
尤其是下面這些誤區,您一定要知道——其實,食品不會在到期這天,突發性地產生出很多有害物質來。而是從生產出來以後,就已經開始慢慢變化。有些包裝或添加劑,就是減緩這些變化的速度。也就是說:即使在保質期內,因為貯存條件的不同或其他因素,也會存在不安全的食品,比如糕點發黴,冷凍食品因包裝破損偶發性汙染致病菌,鼠害汙染等。
-
【玻璃鍋蓋會爆炸】你在英德商場買了沒?
且玻璃鍋蓋不用揭蓋就能看到鍋裡的食物,既方便又省燃料,所以銷量很好。 目前玻璃鍋蓋還沒有國家標準,都是企業自己定標準,而愛仕達的標準又遠遠高於行業標準,那麼其他品牌的玻璃鍋蓋爆炸機率更高。 超市售賣的帶玻璃鍋蓋的炊具,說明書上都沒有標註玻璃鍋蓋自爆率的相關信息。 售賣的商家則表示,如果標註自爆率,產品將無法銷售。
-
手作之美:古羅馬時期的玻璃工藝
-
食品乾燥劑為何會爆炸?
雖然這三種乾燥劑雖然在工業生產環節中,可能混入一些其他物質,但是標註一個「不可食用」(DO NOT EAT)也就足夠了。沒太多值得大家擔心的事情。不過石灰不會爆炸,遇到水也不會爆炸。但是,如果是將石灰和水混合在一個密閉容器內,如蓋了蓋子的飲料瓶。石灰和水反應產生的大量熱讓水沸騰,繼而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導緻密封的瓶子內氣壓驟增,引起爆炸。
-
會爆炸!
冰箱為什麼會爆炸?冰箱爆炸事故新聞時有發生。家家戶戶都有的冰箱,為何隱藏殺機?現在冰箱製冷劑主要使用R600a(中文名稱:異丁烷,常溫常壓下為無色可燃性氣體),含量60-80克不等,它與空氣混合到一定比例, 遇明火容易發生爆炸,如果爆炸,威力相當於半個手雷。
-
中國RoHS發布新標準《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標識要求》
2014年07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47號公告,批准電子行業標準,SJ/T 11364-2014 《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標識要求》。 本標準與SJ/T11364-2006相比主要變化如下:a) 標準名稱和適用範圍由SJ/T 11364-2006 的「電子信息產品」調整為「電子電氣產品」,「汙染控制」調整為「有害物質限制使用」;b) 增加了物流過程參照使用的說明(見第1 章);c) 刪除了規範性引用文件中的GB 18455《包裝回收標誌》(見SJ/T11364-
-
庫爾勒:市民用微波爐附贈容器加熱一分鐘 微波爐突然著火 究竟什麼樣的容器不能進微波爐?
記住:金屬器皿÷餐具或者容器都不能放到微波爐,永遠不要!午餐袋午餐袋並不像看起來這麼無害。紙袋,塑膠袋和報紙都不能進微波爐。正如農業部報告所說「它們不安全,可能起火,而且可能產生有毒氣體。高溫可能會點燃紙袋,導致爐內起火……」就醬!
-
【食安動態】食品安全問題燃點低觸點多 五條重新認識食品安全工作
中國記協、全國三教辦舉辦第71期「記者大講堂」,邀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制司司長徐景和以《食品安全法治創新》為題作報告。食品安全工作不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也是維護公共安全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方面,必須把食品安全的監管納入公共安全體系進行部署。大家知道,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23次學習,這次學習中很重要的就是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整個國家公共安全體系來考慮。食品藥品安全有個脈絡,最初是個體安全,比如消費的過程當中發生了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