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年紀輕輕地就有貓了。
我只有貓……薄荷,為了慶祝聖誕節了,又牽了幾頭鹿……角蕨回來。
幾乎所有第一次見到鹿角蕨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驚嘆:「噢,長得好像鹿角。」
其實,鹿角蕨有兩種葉子,比較顯眼的像鹿角的,是它的生育葉,如果氣候條件適宜,「鹿角」的背面會長出孢子囊群——但是在家庭環境中蠻難的。
不太顯眼的是貼近根部的圓盾狀葉片,初生時候是綠的,很快就轉成枯棕色,被稱為營養葉,作用是儲存水分。
蕨類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植物族群,我們在園藝中所接觸到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常見的有波士頓蕨、鳥巢蕨、鐵線蕨各有特色,但鹿角蕨的識別度最強,因為長得最有趣。
另一個優點是,鹿角蕨在蕨類中屬於比較強健的,雖然不耐低溫,但是它很耐旱,忘了澆水會影響長勢,但還是能夠頑強地生存下來,這一點實在是太體貼了。反而是水澆多了容易掛,所以各位親務必要管住手。
鹿角蕨是熱帶雨林附生蕨類,該屬有近20個品種,由於外形獨特,陸陸續續地被發掘,成為很受歡迎的小眾植物,不過大多數品種或繁殖條件受限,花市裡還是以二叉鹿最為長見——因為它可以自己分株繁殖。
二叉鹿顧名思義,就是葉片每次分岔都是一分為二,再二二分成四,多的能分四五回。像動物界的小鹿一樣,長角也需要一定時間,家庭環境中,新生的葉片要很久才能呈現鹿角的形狀。
隨著種植的普及,我最近明顯感覺到了它的價格在下降,花市裡二叉鹿角蕨盆栽的價格,以前一株小小的就要3、40,現在中等大小的20元左右,算是很平價了。
二叉鹿的種植難度不高,和其他室內常見綠植類似。只是在種植方式上有點講究,由於它是附生植物,所以,植料一定要疏鬆透氣,以免積水爛根。
通行的方式,是以水苔做為主要植料,而且不種在花盆裡,而是附著在木板上,這樣,既有利於掛壁觀賞,又有利於噴水、透氣。不過,花市裡很難買到成品的板植盆栽,即使有也會價格陡升,所以建議大家買一袋水苔,自己改造一下,非常簡單的。
雖然耐陰,但也建議儘量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注意,低溫容易凍傷,秋末的時候就不能再放到房外了。
澆水以噴霧補溼為主,冬天室內乾燥,兩三天噴一下水,每周澆一次透水,到了春秋季,可以適當延長。
能夠做到以上幾條,這頭小鹿就會快活地伴隨大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