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水廠朋友來電話,說非常時期,自來水中在允許的範圍內加大了氯氣的注入。大家在用水時,特別是燒開水、煮飯用水要把水裝出來,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這樣會更健康。」
日前,荊門市民朋友圈流傳這樣一則消息。這是真的嗎?
剛剛,荊門市供水總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荊門市供水總公司確實是在用氯氣、次氨酸鈉對自來水進行消毒,氯氣和次氯酸鈉都屬於加氯消毒,在水處理過程中,加氯消毒是水廠水質保證的重要措施。加氯消毒具有對細菌殺傷力大、在水中較穩定等優點,在國際國內使用範圍最廣也是最安全的消毒方式,它能很好地除去水中各類細菌、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同時有效解決管網輸送中的二次汙染問題,保證人體健康。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裡規定,飲用水中消毒劑為氯氣及游離氯製劑的,其與水接觸時間至少30分鐘,出廠水中餘量應在0.3-4mg/L ,管網末梢水中餘量應大於等於0.05mg/L。
市供水總公司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各廠站出廠水餘氯指標內控標準一直控制在0.5-1.0mg/L,遠低於國家餘氯標準4mg/L,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對於謠言中說到的「加大了氯氣的注入」,市供水總公司的工作人員肯定地說:「沒有」。因為完全沒有這麼做的必要,疫情期間,市供水總公司只是採取了更嚴格的制度措施保證出廠水質符合內控指標。
對於謠言中說到的「最少靜置兩小時以上再用」,市供水總公司的工作人員的回答是:「沒必要」。氯常溫常壓下就是氣態,加上水中的餘氯量已非常小,加熱過程中早已全部揮發,根本無需靜置。
疫情期間,市供水總公司將整個城區供水管網分為東南西北中多點,每天安排專人在各崗位值守,及時關注各廠站水源水、出廠水及管網水水質情況,各級檢測人員各負其責,加強水質檢測力度,加大水質檢測頻次,加大監測範圍,保障全城水質合格。截至2月6日,共完成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檢測330項次,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大家可以看到,其中氯在每升自來水中含量僅零點幾個毫克,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影響,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日常的每一天,市供水總公司一直都會為市民同時也是為自己嚴把水質關,因為市民都離不開自來水,請市民盡可以放心使用。
荊門晚報綜合荊門市供水總公司
主編/張義 編輯/慧慧 通訊員/程勁華
商務合作/13872920616(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