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食物時一定要用開!水!否則有致癌風險?!

2021-02-27 CCTV生活圈

【傳言內容】朋友圈曾一度盛傳,蒸煮食物時一定要用開水,因為自來水中的氯加熱過程中有致癌風險。因為蒸煮食物時,自來水中的氯經過加熱會包覆在食物上,食用致,因而要打開鍋蓋把水燒開再蒸煮食物。

 

自來水加熱產生氯真的有致癌風險嗎?

 

【鑑定結果】自來水中的餘氯含量很低,目前也未發現餘氯超標問題。自來水中的氯不存在致癌風險。

 

【鑑定者】劉清珺(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闢謠:北京幾千水樣未出現過氯超標

加氯是自來水消毒最簡單、經濟的辦法。氯氣與水發生反應,會生成次氯酸與鹽酸。次氯酸能殺菌,但不穩定,易分解釋放氧氣。自來水消毒產生的鹽酸濃度遠低於人體胃酸中的鹽酸含量。所以無需擔心。劉清珺稱,根據這幾年在北京地區的自來水抽樣檢測結果,幾千個水樣中,沒有出現過氯超標情況。同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食品安全化學實驗室專家介紹,根據國家標準,自來水中的餘氯一般會限量在零點幾ppm,不會超過1ppm。

  

自來水經過氯氣殺菌後,留下餘氯含量在每升1毫克以下,遠低於每升5毫克的WHO標準,也就是說,國家飲用水標準的安全要求高。另外,由於氯的刺激性氣味,當水中氯含量超過每升2毫克時,多數人能聞到。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在「致癌分類」中,把氯劃為跟咖啡因同級,意為「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新京報)

相關焦點

  • #闢謠# 自來水含氯 用生水蒸煮食物會致癌?這是假的!
    近日,一則關於「自來水含氯,生水蒸煮食物會致癌」的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裡熱傳。不少網友信以為真,轉發給親朋好友,善意提醒:「難怪現在癌症高發,今後一定要注意!」自來水裡的氯,真有這麼可怕?專家表示,網帖聳人聽聞,自來水裡確實含有次氯酸等物質,但含量很少,一部分「氯」經過加熱,會分解產生氯氣,蒸發掉,而留在水裡的少量氯離子,與食鹽(氯化鈉)裡的氯離子一樣,對人也是無害的。網傳:煮飯不能用生水 需煮沸或過濾「蒸食物,要先開著鍋蓋把水燒開,再放入要蒸的食物,蓋上鍋蓋!」網上熱傳的帖子「提醒」網友,用鍋蒸煮食物時,一定要用煮沸的開水,或是過濾後的水。
  • 過年的剩菜剩飯吃了會致癌?切記,這6種菜一定要倒掉!!
    壹關於隔夜飯菜的危害,大家聽得最多的就是「會致癌」。因為經過一夜存放的食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增加。當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可誘導肝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等。
  • 聽健康 | 微波爐加熱致癌?正確使用方法你一定要知道,不聽後悔
    今天,隔壁老王跑到我家說那東西會致癌,把我媳婦嚇得當場就撲倒在床上了。唉,我說三大姑八大爺啊,你們有這閒工夫,怎麼不去關注一下國家藥監局的官網呢?人家專家都說了,微波爐致癌那是純屬造謠啊!食物會不會致癌,主要在於烹調時的溫度。
  • 致癌風險超標!
    英國食品標準局1月23日表示,食用燒焦的麵包等澱粉類食物,或冷藏的馬鈴薯及蔬菜,可能增加患癌的風險。英國食品標準局建議,烹調一些澱粉類食物時應該儘量保持低溫,例如烤麵包片、炸薯條時讓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切勿過度烹調而變成深褐色。
  • 權威報告|愛吃豬牛肉易致癌,風險僅次於吸菸!
    有營養師建議應儘量以新鮮肉類代替,認為致癌因素多,大家也不必過於恐慌。報告由世衛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布。IARC邀請來自全球10個國家的22名專家,綜合逾800個關於進食肉類及患癌關係的研究報告,總結相關結論。報告指,香腸、火腿等加工肉類,或增加罹患腸癌風險;而進食新鮮的紅肉,如牛肉、羊肉亦有可能引起腸癌、胰臟癌或前列腺癌。
  • 為什麼自來水要這樣喝,你知道嗎?
    水是生命的基礎,喝水甚至是比吃飯更為重要的生存需要。隨著對健康和汙染的關注,喝什麼水也就成了備受關注的問題。
  • 曼秀雷敦、卡姿蘭唇膏被檢出有害成分 或存致癌風險
    中國網財經特別推出「品•鑑」消費品質量系列報導,針對被檢測、曝光出的問題產品進行追蹤、監督,供廣大消費者選擇商品時參考,同時提醒企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切實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   冬季天氣乾燥,愛美的女生都愛在包包裡備上一支唇膏。然而日前一份檢測報告顯示,曼秀雷敦、卡姿蘭等消費者喜愛的大牌唇膏質量並不合格,甚至存在致癌風險。
  • 世衛組織曝光:被列入「致癌」名單的這種蔬菜,你還敢多吃嗎?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吃得也越來越好,油水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油膩,會有很多人開始懷念野菜的味道。
  • 微波爐加熱食物真的安全嗎?
    不過肖恩在這裡要提醒一下大家,千萬不可把帶殼的全蛋直接入微波爐加熱!這是因為蛋殼不透氣,如果放入微波爐內加熱的話會因內部氣壓增加造成爆裂。而加熱去殼雞蛋,應用針、筷子等刺破蛋黃,否則高溫加熱時也會爆裂噴濺。但對熟蛋來說,即便刺破蛋黃,因為蛋黃不流動,氣化的水分子不一定可以由刺破的孔逃出,也有爆裂的可能;也有可能因為水的體積膨脹速度趕不上水逃出蛋的速度而爆裂。
  • 每家都有的這樣東西,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趕緊扔掉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黴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醬、花生醬,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可比發黴花生難識別多了!
  • (六)食品的化學危害性安全常識,你一定要知道!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些危害物質,如煙燻、燒烤時產生的多環芳烴和醃製時的亞硝酸胺都有很強的致癌性;食品烹飪時,因高溫而產生的雜環胺也是毒性極強的致癌物質;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機械管道、鍋、白鐵管、塑料管、橡膠管、鋁製容器以及各種包裝材料等,也有可能將有毒物質帶入食品中;當採用陶瓷器皿盛放酸性食品時,其表面的釉料中所含的鉛、鎘等能溶解出來;用螢光增白劑處理的包裝紙中殘留有毒的胺類化合物
  • 醫生提醒:黃曲毒黴素,已列為一級致癌物質,2種食物中含量極高
    小強(化名),是之前諮詢過的肝癌患者,因為總是會有腹部不舒服的感覺,且皮膚暗黃,而去醫院檢查出來的。
  • 營養說 都說烤肉有致癌危害,那麼烤蔬菜就安全了嗎?
    ,多吃的烤蔬菜也挺好吃的,感覺蔬菜又健康又有營養,烤起來味道也十分誘人,那麼烤蔬菜真的也很有營養並且不會致癌嗎?燒烤蔬菜水果有哪些危害?我們常說的烤肉致癌,主要可能產生化學致癌物,比如:雜環胺、苯並芘等,這兩種物質容易增加患肺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等風險。雖然新鮮蔬果,生吃、蒸、煮等烹調方式可以發揮防癌抗癌的作用,但烤蔬果,尤其是烤得焦糊,就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醯胺」致癌物質。
  • 食物變質的第一大原因!
    只要氧氣與食物接觸,微生物就會生長,有機營養就會氧化,很快變質。只要把空氣和食物隔絕開,原來只能存放2天的食物,就能保存2個禮拜而不變味!而比如海鮮、水產,用真空封裝後(裡面不要有水或者冰渣),再冷凍,保鮮時間可達半年!
  • 食用木薯一定要注意…
    疾控專家提醒,新鮮木薯毒性大,生吃150克即可致死,吃木薯一定要正確掌握去毒方法。自治區疾控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價所的專家介紹:吃木薯之所以會中毒,原因是其中含有一種名叫氰苷亞麻苦苷的物質,經過胃酸水解後會產生游離氫氰酸,被吸收後進入血液與細胞內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使組織細胞氧利用障礙
  • 「紅肉致癌」是真的嗎?
    而公眾最關心的是,「紅肉致癌」的說法是否靠譜,大家今後還能不能愉快地吃肉了。 在電話會議上,世衛組織駐日內瓦總部營養健康和發展司司長弗朗西斯科·布蘭卡對報告進行了他解釋,研究機構長期對大量人群隨訪觀察發現,完全不吃加工肉製品和紅肉的,患腸癌風險最低;如果每天吃50克加工肉製品,患腸癌風險將增加18%,如果每天吃100克風險就會增加36%。 他強調:「這項報告的本意並不是讓人們完全停止食用這些肉類,而是說減少食用會降低患癌風險。
  • 微波食物會致癌?微波爐:這鍋我不背
    「你用微波爐,不怕得癌症啊!我們家才不用那玩意呢!」那麼,微波爐熱食物究竟會不會得癌?
  • 醫生再三提醒:吃紅棗時,不能配「此物」,否則等於「慢性服毒」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春天是一個適合養生進補的季節,在這樣一個容易滋生各種病菌的季節,適當進補強身健體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多人還在繼續使用冬季大補的食材,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中醫認為,春季天氣乾燥,每天吃一點紅棗不但可以養護肝臟,還能排出腸道的垃圾毒素。那麼你知道吃紅棗的好處與禁忌嗎?醫生再三提醒:吃紅棗時,不能配「此物」,否則等於「慢性服毒」!
  • 吐槽: Nutella巧克力榛子醬致癌?那你什麼也別吃了
    ,各大媒體也紛紛指出各種數據,表明其產品有致癌物質。之前其實也有不少此類食品安全的新聞,轉發率高,但有多少人真的會因為這類新聞而拒絕這些食物呢?義大利最著名巧克力公司Nutella推出的巧克力榛子醬全球銷量第一,最近卻被歐洲食品標準機構(European Food Standards Agency,簡稱EFSA)曝出其主原料棕櫚油(Palm Oil)具有高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