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由於傳統文化問題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據有關媒體消息顯示在本月25日韓國開啟了保護推廣韓國傳統文化項目,把與「中國結」非常類似的繩結也納入其中,引起了大部分民眾的熱議。
韓國要拿「中國結」申遺?
韓國所謂的保護推廣傳統文化項目其實是韓國傳統文化大學生所開啟的名為「SOOM」項目,該項目中包括了韓國於1968年把與中國結非常類似的繩結申請為「重要無形文化遺產」讓很大一部分網友戲稱韓國要用中國結去聯合國申遺,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韓國通過中華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勢必會產生形式的變化規律,把來自中國文化略加轉變便稱為是由本民族發明創造,並成功申遺的舉措更是韓國人將中國文化「去中」的慣用手段,所以此事並不是簡單的鬧劇。
實際情況是,儘管韓國政府已經承認在三國時期繩結的染色與編制方法已經從中國傳到了韓國,而對於韓國大學生所發起的保護本國傳統項目一事並未提及,更有甚者在介紹繩結髮展歷史時,稱作是「三國時代,高麗時代,以及朝鮮時代」發展轉變而來。類似的事件不僅在繩結申遺項目上演;在此之前韓國曾多次搶奪中華文化去聯合國申遺,對此很大一部分中國網友評論稱這是在竊取中華文化。而發起「soom」項目的韓國大學生組織,更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大作文章,這些學生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因此不能主張排他性所有權,而在國際社會上,為了能夠更好地確保文化多樣性,已經認同了文化屬性具有共享性,因此對韓國此舉,中方不能看作是在盜用中華文化。
「搶奪」中國文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傳統文化大學生一邊在指責中國網友稱盜用中國文化是在道德綁架;一邊在韓國所推廣的傳統文化項目中卻包括中國金屬活字印刷。而在之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兩張自己製作泡菜的照片,更是引起了許多韓國網民不滿。
對此,部分韓國網友將張軍所做的泡菜稱為「韓國泡菜」,並且以中文的形式感謝張軍為韓國傳統食品做宣傳與推廣,更為嚴重的是某韓國網友稱「韓國才是古代中華文化圈的宗主國」這樣荒謬的言辭。遼寧社科院韓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呂超曾經提到,對於泡菜起源問題在中國人眼裡近乎是笑談,但是韓國人卻看得很重,這或許是與他們比較敏感的民族自尊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