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本想調整一下心情,沒有想到心情更加不好了:我的車庫的卷閘門打不開了。門上貼著許多維修電話,我一個不敢打,先嘗試著自己處理,因為電話一打就要換整套,幾年前我換過一套,300元,事後我在網上一查,這套設備僅僅60元,而遙控器只要幾塊錢,可見這個維修是暴利,他們欺負的就是我們不會設定遙控器。
後來,遙控器被摔了一下,又不能開門了,打維修電話,又是300元,這次我就不上當了,找朋友看了看,也發現不了問題,朋友就盲目地將幾個焊點又重新焊了一遍,門,就奇蹟般地打開了,我省了300元。
這次是因為在太陽下暴曬以後出現的問題,我按了按電源,燈是亮的,說明電池是沒有問題的。我又找朋友辦我看看,還是沒有發現問題,同樣將焊點重新焊了一遍,今天一試,可以正常開門了。
很顯然,這個維修商是過度維修,正是他的過度維修,讓他失去了後兩次維修的機會, 也失去了市場。
這讓我想到醫療行業是不是存在著過度醫療呢?答案是肯定的,一些醫院,尤其是民營醫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過度醫療,這種過度醫療損害了患者的身體,浪費了醫療資源,更損害了醫院的形象。現在的醫療知識已經非常普及了,人們是可以掌握疾病治療知識的,因此,過度醫療可能會獲得短期的效益,但從長遠的角度看,無疑是會失去這個市場的。
原創不易,歡迎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