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借疫情對中國「落井下石」?外國學者:恐懼和仇恨比病毒更可怕丨外媒說

2021-03-05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當下,中國正在舉全國之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而在這一特殊時期,放眼全球,有人伸出援手,也有人落井下石。

自疫情發生以來,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報導多次登上西方媒體頭條,煽動和助長了反華及反亞情緒。

美國主流媒體《華爾街日報》3日發表的文章,以《中國是真正的東亞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為標題,將根深蒂固的歧視與偏見明晃晃地寫在了臉上。

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

此前,澳大利亞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曾發表《中國兒童呆在家裡》(China Kids Stay Home為標題的文章;而《太陽先驅報》(Herald Sun)在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時,不僅使用「Chinese Virus」(中國病毒)給病毒貼標籤,還故作聰明玩起了文字遊戲,將「pandemonium」(「一片混亂」)寫作「pandamonium」,並將「panda」(熊貓)用另一種顏色加以區別。

法國《皮卡爾信使報》(Le Courrier Picard)的文章以《黃色警告》(Alerte jaune (Yellow alert) )和《黃禍?( Le péril jaune? (Yellow peril?))為標題。

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在新一期的封面上赫然寫著「新型冠狀病毒,中國製造——當全球化成為致命危險」

「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一行,特地加大字號,並使用黃顏色進行了突出。

西方媒體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報導,引發全球華人及不少外國網友的抗議,多家媒體因此進行了道歉。

除了西方媒體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歧視性報導,不少西方政客也將中國疫情看作一次「機會」,就此發表了一系列無知、可笑的言論,煽動反華情緒。

比如,美國共和黨反華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暗示病毒是武漢實驗室洩露的生化武器。他要求美國政府立刻封殺中國,並要求所有美國人逃離中國。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疫情對美國來講是個好消息,有助於工作崗位回流美國。

"I think it will help to accelerate the return of jobs to North America, some to (the) US, probably some to Mexico as well," Ross said.「將有助於加速工作崗位回流北美,其中可能部分回流美國,部分則流向墨西哥。」

當然,上述政客的行為和言論很快遭到專家打臉和抨擊,但這背後反映出來的部分西方政客和媒體想利用疫情對中國「落井下石」的情況卻值得警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報導,亞洲地緣政治學者KJ Noh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鑑於中國迅速應對疫情,西方媒體對新型冠狀病毒『聳人聽聞的』報導是不公平的」。


他表示,西方媒體出於政治目的,誇大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重程度。

The severity of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is being blown out of proportion by Western media for political purposes, KJ Noh, a peace activist, scholar on the geopolitics of Asia and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Counterpunch and Dissident Voice, told Radio Sputnik Monday.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

Noh還特別指出,美國政府在中國發生肺炎疫情後的反應,是將疫情當做政治工具來攻擊和妖魔化(attack and demonize)中國了。

「The response of the US government has largely been to use this as a political tool to attack and demonize China,」 Noh explained.

他解釋說,如果中國什麼都沒做,就會被認為是疏忽(negligent);而如果中國採取了措施,又會被說成是「侵犯人權」(「human rights violators」)。

Noh認為,儘管中國在竭盡所能迅速應對疫情,但這仍會成為(西方)煽動「仇視中國」言論,散播幸災樂禍情緒的藉口。

"And even so, even though they are moving as fast as they can and doing the best that they can, it is still a cause to stoke the China hatred and engage in schadenfreude.」schadenfreude /ˈʃaːdənfrɔydə/:幸災樂禍

據悉,近日美國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為美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將赴華旅行風險級別提升到最高級別,從2月2日起臨時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的所有外國人員入境。

Noh就特別警告,當下恐懼和仇恨(fear and hatred)比病毒更可怕。一旦有誰挑起仇外意識形態,終將反噬其身。

「Remember, what is dangerous about this epidemic is not the disease itself, but it’s the fear and hatred - that is really the virus we are facing,」 he said.「Once we start going down that line of thought and once you start provoking xenophobic ideology, then it’s going to come back and bite you,」 Noh added.xenophobic [ˌzenəˈfoʊbɪk]:恐懼外國人的,排外的

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另一篇報導中,社會理論家Denis Rancourt也表示,全球媒體在疫情報導方面似乎反應過度了,因為病毒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致命。

In their efforts to repor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utbreak, global media outlets seem to have overreacted, especially in l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 coronavirus has so far not shown itself to be as deadly as some feared that it could be.

他也擔心,疫情可能成為美國孤立中國的「地緣政治運動機會」("geopolitical campaign opportunity"),被當作政治工具加以利用。

"In effect, [it's] a weaponised hysteria that creates racist responses in many Western centers. Domestic anti-Chinese racism can be politically exploited in the US to support aggressive policies against China, including protectionist policies", Rancourt stated.

Rancourt表示,「事實上,這種臆想變成了武器,在一些西方國家挑起種族歧視。在美國,反華種族主義或被帶有政治目的地利用,從而支持美對華採取(的)強硬政策,包括保護主義政策。」

據政客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共和黨議員Ami Bera表示,美國在應對疫情時不能針對某個群體創造偏見,縱容焦慮。

 「In our response we can’t create prejudices and harbor anxieties toward one population."

Politico報導截圖

"This is a virus that happened to pop up in China. But the virus doesn’t discriminate between Asian versus non-Asian,」 said Rep. Ami Bera (D-Calif.), a former emergency room physician who will preside over Congress' first hearing on the outbreak on Wednesday.

「病毒恰巧發生在了中國,但病毒並不會區別對待亞裔和非亞裔,」曾是一名急診室醫生的共和黨議員的Ami Bera如是說,他將主持周三國會針對疫情的第一場聽證會。

3日,澳大利亞記者、紀錄片製片人約翰·理察·皮爾格在推特上寫道,「在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方面,美國及其『盟友』在向中國發動戰爭。

他表示,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旅遊禁令和媒體歇斯底裡的反應,並不是世衛組織所贊成的舉措。

The racist travel bans and media hysteria are not approved by WHO. China's response to the emergency has been a model—unlike the US whose current flu epidemic has killed 10,000 and isn't news.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旅遊禁令和媒體歇斯底裡的反應,並不是世衛組織所贊成的舉措。中國對疫情的反應樹立了榜樣——不像美國就算當下流感造成10000多人死亡,也不算新聞。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間,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

但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反覆強調,世衛組織對中國的應對舉措有高度的信心,做出這一宣布是出於保護那些應對措施較弱國家的考慮。

同時,譚德塞表示,世衛組織不贊成甚至反對對中國採取旅行或貿易禁令。

There is no reason for measures that unnecessarily interfere with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trade. WHO doesn't recommend limiting trade and movement.

沒有理由採取措施來對國際旅行和貿易進行不必要的幹擾。

2月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國際社會應有強烈的團結意識,對中國及其他可能遭受疫情困擾的國家給予大力支持和關注。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world from the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the head of the UN urged "a strong feeling of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 strong feeling of support to China and all the countries that might be impacted," adding that he was strongly concerned with avoiding the stigmatization of those who are "innocent and victims of the situation."

他表示,面對這場迅速演變的疫情,中國動員了巨大的資源和能力加以應對,聯合國對於這一努力給予完全肯定。

古特雷斯指出,他擔心疫情面前,有些人容易用有歧視的視角看待問題,並出現侵犯人權的傾向。他強調,一定要避免無辜的人因為種族或其他原因受到羞辱。

"It's easy to move into perspectives in which there tends to be discrimination; there tends to be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 there tends to be stigma on innocent people just because of their ethnicity or whatever."

2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主持網上例行記者會時表示,病毒無國界。疫情是一時的,而合作是長久的。面對公共衛生危機,各國應當團結合作,共克時艱,這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

Virus knows no borders. The epidemic is temporary, but cooperation lasts. Faced with the public health crisis, countr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tide over the difficulties. It serves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all.

編輯:唐曉敏

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Politico 中國日報網 海外網等

相關焦點

  • 西方有識之士讀懂了中國
    探尋中國抗擊疫情成功的主要原因,雅克總結為兩點:一是中國政府在抗疫方面有明確的思路和行動步驟。中國的態度是首先要擺脫病毒,不要和病毒共存,要消滅它們,總體而言中國也是這麼做的。西方社會卻無法決定到底要怎麼做。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抗疫的成功還離不開中國民眾的自覺和團結。中國人知道要對自己和他人負責,哪怕從戴口罩這一件小事做起,但西方人卻在這種非常時期依然強調個人主義,高呼要自由。
  • 善良,是骨子裡的仁慈和博愛.仇恨,是小雞肚腸的狹隘與冷漠!
    紐約時代廣場,多倫多街頭,紛紛亮起巨幅廣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為中國提供至少約16噸緊急援助物資,加拿大各大公司也捐出數百萬加元的物資與善款。美國企業紛紛捐款數額全球第一,北美網友紛紛點讚鼓勵中國。如今,我們不能雪中送炭,也不要落井下石。我為我們這樣的行為感到羞愧,我更為上百條評論,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而感到震驚。加拿大特魯多第一個宣布不會追隨西方,禁飛中國,2月1日,特魯多在士嘉堡出席農曆新年活動,活動中他發表講話,為華人加油打氣,他說:「在我們這個國家,因害怕和誤導信息而產生的歧視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加拿大人永遠不會支持這些。
  • 英國學者承認西方國家抗疫失敗,網友編陰謀論回擊:英美被人害了
    各個國家對待疫情的方式和方法也被所有人看在眼中,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卻也成為了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這都著實讓人感到詫異。最近英國政府表示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毒株,並針對惡化的疫情採取了封城等措施,後續又有媒體爆料稱,英國早在3個月前就發現了病毒的變種,這都讓人們唏噓不已。英國學者就表示:西方國家在對抗疫情上真的失敗了。
  • 威廉·瓊斯:川普「中國病毒論」是個廉價的政治花招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稱新型冠冠狀病毒為「中國病毒」,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爭議和不滿。
  • 央視英語主持人劉欣:請不要對中國落井下石
    「冠狀病毒 中國製造」?「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 Bats don’t carry passports. 蝙蝠沒有國籍,Foreigners can catch the virus too.外國人也會感染病毒。
  • 社評:莫在中國處於臨時困難時落井下石
    美國是率先採取這一極端措施的國家,應當說在世界上做了不好的示範。由於理解外界對中國新冠病毒疫情的恐慌,中國迄今沒有對任何國家所採取的防禦性措施提出批評,但這不意味著中國人心中沒有一桿秤。我們注意到,美國官方迄今沒有向中國抗擊病毒前線的醫護人員提供任何援助,而巴基斯坦這樣並不發達的國家都緊急運來了一些口罩和防護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月30日還攻擊正全力以赴領導中國人民抗擊災難的中國共產黨是「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威脅」。參議員柯頓也針對這場災難對中國進行了一系列誇張的指責。
  • 美國論壇網友:為什麼西方國家一定要阻止中國復興,甚至充滿恐懼
    謝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傳統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的輿論影響已經無法與過往比較,很多網民對於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一系列衝突和摩擦的關注,也日益上升。而最近,美國知名問答網站Quora就有網友討論,為什麼西方國家一定要阻止中國的復興。對於這個問題,有一個旅居中國的外國網友回答到,從大航海時代到工業革命,西方霸權開始在全球建立。
  • 普京籤「外媒-外國代理人」法案:對象涵蓋自然人
    新法案規定,俄司法部有權將部分外國媒體登記到相應清單上,並在與外交部協調下完成此事。根據新法案,外國代理人的產品必須加上標註。倘若它們違反信息傳播法規,其網絡資源將被封鎖。報導稱,此外,如果傳播外國代理人信息和(或)參與信息創建,自然人或法人都可能被認定是外國代理人。但還有一項必備條件:接受外國人和(或)與他們有關係的俄羅斯人的資金。
  • 恐懼是抗擊新冠疫情的強大武器
    在 1933 年的就職演說中,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試圖安撫深陷大蕭條的國家,他說:「我們唯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羅斯福辯稱,恐懼會使重振美國經濟的努力陷入癱瘓。
  • 美國主持人要求中國為疫情道歉,外交部發出一個「靈魂拷問」
    近期,美國福克斯新聞臺主持人在播出節目時稱,中國人應該就新冠肺炎疫情「正式道歉」。一些社交媒體上也有類似論調。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日表示,個別主持人的言論荒謬可笑,充分暴露出他對中國的傲慢、偏見和無知。第一, 疫病是人類的公敵。各國患病的人都是受害者,不知道「道歉論」從何說起?當前,世界各國人民正在努力攜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你們被西方媒體操縱了!」隔離期間,加拿大博主揭秘外媒反華套路
    自疫情暴發以來,西方媒體歪曲事實的報導層出不窮。在廣西南寧隔離第十一天的柯克·阿佩蘭決定在自己的視頻節目Gweilo 60上揭批外媒。視頻中柯克·阿佩蘭用最直觀的方法,對比了「事實上的中國」與「西方媒體嘴裡的中國」,對抹黑中國的外媒話術進行了一一拆分:不難看出,區區改幾個詞,外媒就能完成了一篇「黑中國」的報導。
  • 最終,西方國家失敗了
    新冠疫情的肆虐導致各國民眾飽受病毒的侵襲,在中國政府的英明決策下,中國人民已經迅速走出疫情的寒冬,成功恢復了正常的經濟生產,但目前西方國家的疫情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一些國家對新冠病毒缺乏正確的認識,某些領導人甚至冒著犧牲民眾健康利益的風險,執意恢復生產活動,導致疫情的失控。一場疫情充分暴露了西方國家社會體系的不穩定。
  • 香港模滯留武漢:日本人都會雪中送炭,香港人只會落井下石…
    臺灣香港屬於中國香港女模特胡淽喬今年1月中旬陪男友回武漢過年,不料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隨男友留鄉生活至今。滯留武漢期間,她幾乎每日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在當地的生活所見。然而這竟也引來了部分激進香港網民的惡語相向,指責她每天曬美圖對疫情過分樂觀,甚至咒罵其在武漢遭遇不幸,不要將病毒帶回香港。
  • 妄稱中國「亞洲病夫」,猜測「生物戰」……外媒花樣翻新,我外交部出手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努力抗擊疫情。然而卻總有外媒對中國的努力加以詆毀。諸如所謂的「亞洲病夫」,「生物戰計劃」種種報導,可謂「花樣翻新」!
  • 外媒:美國安局在硬碟藏間諜程序 中國或已感染
    病毒感染情況最嚴重的是伊朗,其次是俄羅斯、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國、馬裡、敘利亞、葉門和阿爾及利亞  參考消息網
  • 中國是「新殖民主義者」?非洲學者:西方國家不能太「雙標」!
    但是,一些西方媒體多年來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報導中非關係,類似「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的言論層出不窮。我們不妨聽聽非洲本土學者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經濟學教授漢弗萊·莫希(Humphrey P.B. Moshi)最近為中國日報旗下傳播型智庫「中國觀察」撰文,回顧了從1955年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2018年中非關係的「五不」方針的歷史,明確指出中國始終在對外交往中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是非洲可以信賴的夥伴,而非「殖民者」。
  • 「'對華恐懼偏執症'是種病,也很危險」
    問:我們注意到,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刊登澳著名學者科倫文章,批評澳近期「中國威脅論」已演變成「紅色恐懼偏執症」,指出澳當前涉華辯論幾乎喪失全部理性和分寸,對華強硬被視為澳取悅美國的一種方式。美國知名學者和媒體人扎卡裡亞也在美《外交事務》雜誌發表《新的中國恐懼症一一美國為何不應當對新挑戰感到恐慌?》一文稱,中國是當前在地緣政治和軍事領域高度負責任的國家,與美形成巨大反差。
  • 【資訊】美媒:轉基因食品是中國所有恐懼的總和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1月25日以《中國所有恐懼的總和:轉基因食品》為題報導稱,長期以來,自給自足在中國一直有著宗教般重要的意義;而據官方說法,中國的糧食自給率達到95%,也就是每年產量近6億噸。但是,鑑於中國人對肉類的需求已經達到每年人均約50公斤並接近歐洲的城市居民水平,中國需要進口穀物(主要是大豆和玉米)用作動物飼料。
  • 倒立洗頭機風靡海外,外媒大讚中國創新精神丨外媒說
    擰開閥門後,清水注入水箱,隨後水箱底部的轉盤開始旋轉,翻滾的水流保證每根髮絲得到徹底的清洗。The pamper routine is completed with a hair-drying system as well.
  • 中國享受國慶長假之際又被扣上"侵犯人權"帽子,那些西方國家毫無羞恥感了嗎?
    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6日代表39國在人權問題、特別是新疆和香港問題上攻擊中國,但在同一個場合,45個國家和55個國家分別在新疆問題和香港問題上支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