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何時締盟?俄專家開出前提條件之際,美國正在不斷送上神助攻

2021-02-25 怪聞驛站

亞太地區正在逐漸的熱鬧和擁擠起來,美國新政府在延續上任華府的「印太戰略」之際,也正在尋求更大範圍內的對華遏制圈;由於亞太地區逐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點,歐洲多個大國也開始紛紛重新將目光聚焦向了亞太,如法國在繼1月份派遣了核潛艇趕赴南海活動之後,不日將派遣以兩棲攻擊艦為首的編隊趕赴亞太,並將與日本海自、美軍展開聯合軍演;英國則早在去年就透露,夏季將派遣「女王」號航母趕赴亞太活動。

雖然上述這些域內或域外國家在亞太增強軍事活動主要還是為了自身利益、拓展自身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但其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助拳,搖旗吶喊卻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這意味著同樣受制於美國所謂的三重島鏈的俄羅斯和我方,在同伴不同盟的基礎之上的確有需求在更進一步,共同面對當前的壓力;有媒體在2月20日發布了一篇俄羅斯國際問題專家瓦西裡·卡申的文章,該文章稱,儘管雙方(中俄)目前的對外方向還沒有,並且不太可能走向這一步(指中俄聯盟),然而只要美國方面與前者發生衝突、或是造成迫在眉睫的相關危機,那麼中俄之間很可能會快速的形成一個暫時的攻守同盟;卡申還引述2019年俄羅斯公開其正在為中方協助建造飛彈預警系統一事舉例說,此番合作已明顯凸顯了雙邊的高度信任關係。

事實上的確也是如此,要知道飛彈防禦體系是一個國家在防務、安全範疇非常核心、重要的一環,既然雙方能夠進行深度合作,這足以反映出雙邊戰略互信和默契程度;而如今隨著雙邊在伊朗核問題等諸多國際棘手問題上互相支持,雙方同伴、同行之關係已經非常穩健和牢固,而這本身就是防務領域攻守同盟的一個重要基礎。

如今,隨著美國新政府不斷地在同時擠壓中俄的地緣空間,俄專家提出的前提條件似乎正在逐漸形成;要知道在剛剛過去的G7集團視頻峰會上,美新總統就將中俄並列,表示必須堅定的反對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構成的挑戰,美總統還進一步表示,當前俄羅斯正在尋求削弱大西洋聯盟,呼籲跨大西洋地區國家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陣線,以反擊所謂的中國的「經濟手段」;而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在同一天舉行的慕尼黑年度安全會議,北約秘書長就表示中俄正在嘗試改變規則,北約在繼續擴大對俄羅斯遏制的同時,也要聚焦中國崛起對跨大西洋地區造成的潛在安全影響和衝擊;凡此種種美國正在進行的相關合縱舉措,對中俄進行同時施壓(打壓)和遏制的勢頭,無疑正在成為後兩國組建攻守同盟的重要契機。

 聞 驛 站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深思:中俄為何能撼動美國?外媒:中俄新型軍事聯盟讓美國束手無策!
    美國作為世界強國似乎正是軍事同盟的焦點所在,在面對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日益強大,這也讓原本牢牢坐穩世界第一的美國有些擔驚受怕。不僅如此隨著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肆虐之下,這也讓美國充滿了危機感。或許正是在這些條件之下,美國加劇了對抗中俄的腳步。
  • 專家解讀普京講話四點含義:構建中俄軍事聯盟有利於國家安全
    在10月22日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第十七屆年會上,俄羅斯普京總統發表了視頻演講,他談到,「由美國和俄羅斯主持全球事務的時代已經結束。他高度讚揚了中俄在航空、能源、貿易、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並表示願意深化雙邊合作。他認為,當前俄中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 中俄結盟?俄媒:四國聯盟咄咄逼人,俄中可能將共同應對!
    俄羅斯評論員:為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組成新「防衛」聯盟的威脅,俄羅斯和中國有必要共同做出回應。
  • 中俄關係不再適用不結盟立場?外媒:王毅已承認兩國結盟的可能性
    同時這場會議也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而俄羅斯專家也似乎從中嗅到了危險氣息。當地時間2月20日,俄羅斯高級研究員卡申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強調當存在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時,中俄應當立即結為軍事同盟,並互相共享自己搜集到的飛彈預警數據。
  • 中俄會建立軍事同盟?普京說得很在理 中方回應耐人尋味
    先前,美俄關係已經因敘利亞、伊朗以及軍控談判等問題摩擦不斷。今年,美俄駐敘士兵甚至爆發了直接正面衝突。而五角大樓不僅在俄戰略腹地巴倫支海,重啟已經停止30來年的「自由巡航」活動,而且還向歐洲調集戰略轟炸機,甚至模擬對莫斯科實施核打擊,這在冷戰期間都是極為罕見的。而在對華關係上,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已經明顯變得更加緊迫。
  • 中俄展開軍事行動!挑戰美國底線,看看亞太地區是誰說了算
    蘇-35為中國轟炸機護航消息一經傳出,儘管我們已經提前聲明,中俄在亞太地區聯合巡航,不會進入它國領空,也不針對第三方勢力,但總有人喜歡對號入座,最先炸毛的是韓國和日本,要知道這兩個國家算得上是美國的軍事殖民地。
  • 中俄籤訂7萬億大單,引百萬美國人遊行反對,俄媒:反對無效
    每天都有好看的圖文、視頻摘要:眾所周知,這些年來中俄兩國之間一直都是很好的合作夥伴,雙方為了能夠穩定發展搞建設,不管是在共同對抗美國方面,還是在雙方貿易往來合作上,中俄兩國都持著共同友好的態度,並站在同一戰線上。
  • 拒絕參加歐安會,俄歐關係再陷窘境,美國揪住中國不放
    由於在地緣政治和經濟方面不斷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的挑釁、擠壓和遏制,俄羅斯首次拒絕了參加由歐安組織於2月9日至10日舉行的軍事理論研討會。俄羅斯方面表示,考慮到目前北約國家正在俄邊界和相關海域進行演習和頻繁的偵察機活動,這些不友好行動,致使俄國防部代表參會也失去了意義。有意思的是,當俄歐關係再次陷入窘境後,美國仍然揪住中國不放,並把中國作為環太平洋地區的主要競爭對手。
  • 中俄貿易額將破1.4萬億!俄組豪華展團來華望促進中俄合作!
    俄副總理阿基莫夫表示,中俄兩國雙邊貿易額將在2024年突破2000億美元(1.4萬億元人民幣)。進博會召開在即,為了促進雙方企業合作,今年中方為好鄰居留出了超過3500平方米的展區。俄方也準備了豪華展團,一定不會讓夥伴失望。
  • 美媒鼓譟「以俄制華」,俄媒譏諷:思維能力衰竭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11月13日發表文章稱,美雜誌刊文鼓譟「離間中俄」,表明美國人思維能力的衰竭。
  • 日經亞洲評論:中俄組成的聯盟,將成為讓美國頭疼的無解問題
    《日經亞洲評論》日前發布評論性文章,稱俄羅斯正與中國不斷深化戰略夥伴關係。
  • 核戰爭爆發,中俄會共同應對嗎?
    無獨有偶的是,新任美國國防部部長奧斯汀在他的一次公開講話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奧斯汀同時還向國會建議,美國必須永遠在核武器領域保持壓倒性的優勢,否則很容易會導致有敵意的國家趁著美國虛弱之際發起挑戰。自從人類研發出原子彈等一系列核武器,尤其是美國在日本本土投放了兩枚原子彈之後,核武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公認的「終極戰爭解決方案」,在核武器的強大威力面前,很難說戰爭會有最後贏家。
  • 比美國疫情還糟糕?俄專家揪出隱藏國家:實際感染者或在1000萬!
    比美國疫情還糟糕?俄專家揪出隱藏國家:實際感染者可達1000萬! 現在美國就是艘四處漏水的「破船」,不止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屢破新高,每天的噩耗也是接踵不斷,走到如今這步,除了怪美國政府的領導不力,美國沒資格去怪任何人。
  • 俄媒:美反導系統有重大缺陷 無力應對中俄飛彈攻擊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月19日發表了安德烈·列茲奇科夫的題為《俄羅斯和中國暴露出美國反導系統的大缺陷》的文章。全文編譯如下:美國通過的飛彈防禦發展戰略具有重大缺陷:在俄羅斯和中國的大規模飛彈攻擊前它拯救不了國家。按照美國《福布斯》雜誌的觀點,美國人能擊退的只有來自半島對手的進攻。這一問題是過去30年撥款不足造成的。這種擔憂的理由有多充分?
  • 中俄會建立軍事聯盟嗎?
    ( 路透社)作者:楊丹旭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表態稱,不排除中俄建立軍事聯盟可能性,引發外界對中俄放棄「不結盟」原則聯手對抗美國的猜測。受訪中國學者研判,中俄建立傳統軍事同盟可能性較小,但兩國會加深安全合作,應對來自美國的全方位擠壓。
  • 樂動中俄 | 為友誼表白 天長地久,攜手前行
    「大舌音挑戰」活動伊始,留俄多年的美女主播欣然同大家分享了大舌音的發音訣竅,俄語字母「P」帶足音效,熱熱鬧鬧地走進了廣大中國網友的視野。挑戰活動一觸即發,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熟悉的身影:白巖松老師用俄語為中俄建交70周年送出祝福,談笑間,一連串漂亮的大舌音優雅飄出,俄語功底如此驚豔!
  • 外媒解讀中俄聯合戰略巡航,信號已發出……
    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另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22日稱,國防部長紹伊古向普京總統匯報了俄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成功完成聯合巡航任務的情況。俄國防部說:「紹伊古向普京報告了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聯合空中巡航任務順利完成的情況。(巡航)飛行時間超過10小時。」
  • 德國在安理會氣急敗壞,中俄反擊相當到位
    當地時間12月16日,德國在安理會一場視頻會議上對中俄發起攻擊。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在會上表示,敦促俄中重新考慮立場、允許開放更多敘利亞跨境點,並批評安理會「放棄」了敘利亞民眾。德國外長馬斯也跳出來宣稱,是俄中幾乎阻礙了對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
  • 俄中軍事同盟碾壓美國?
    所謂必要的時候,說白了就是沒美國逼得沒有辦法的時候,譬如美國真的搞起了新冷戰。針對普京的表態,英國《每日郵報》分析認為,儘管俄中對於彼此間的「戰略夥伴關係」讚不絕口;但迄今兩方都拒絕公開討論建立軍事同盟可能性。因此,普京此番大膽而又設下保險絲的談話,讓人無限聯想。其實,為什麼雙方拒絕公開討論建立軍事同盟可能性?
  • 中俄軍事同盟還沒建立,美國內部就先分裂,蓬佩奧成眾矢之的
    近日,普京總統對中國與俄羅斯之間關係的論述走紅網絡,有網友發問,假如中俄建立軍事同盟後,美國會面臨什麼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