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早上送慕去上學,學校門口的丁字路口經常堵車,司機們就從街角的商務樓前抄近道。去年開始這條小道整個被圍了起來收停車費,但還是有很多早上送娃的車輛路過。
這天路上特別堵,我也跟著大家開進了小道裡,沒想到快出去時被堵住了,一輛貨車靠邊正在卸貨,可小道實在太窄,車過不去了。過了一分鐘大車終於開動了,駕駛員迅速地打著方向盤,我跟著它到了出口,又停住不動了。貨車駕駛員從駕駛室伸出腦袋,一臉諂媚地對著收費亭說:「就超過了一分鐘,幫幫忙!幫幫忙!」崗亭內不為所動,隱約聽到回覆:「有規定……超了就是超了……我們也沒辦法……」貨車司機一臉無奈伸回腦袋像是去拿錢,卻又不甘心似的再次探出腦袋準備據理力爭。這時剛才收貨的店主跑到了崗亭,給出手機二維碼替他付了停車費。貨車司機終於開走了,我也終於可以開出小道了。
有個故事說別人問世界首富,如果地上有一百美元會不會去撿?這個問題放在一般人眼裡那簡直不是個問題,因為不管你有多少錢,撿起這張一百美元總是一種收益。可首富卻說,不會撿。因為首富彎腰去撿錢的這一兩秒所入帳遠超一百美元,彎腰去撿錢對首富而言是在浪費時間,是捨本逐末的行為。
再換個比方,今天我們會問,地上有多大的面值你會彎腰去撿?一毛錢?大部分人已經不撿了。一元錢?少部分人也不撿了。拾元?絕大部分人會去撿。這就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那一兩秒最高的價值,一元到拾元之間。
貨車司機送貨的成本有兩項,第一是汽車、汽油等物質投入,第二項就是時間,每一天送的貨越多收入就越高。司機願意停在收費處花幾分鐘時間去和保安爭論4元錢的進出,也就說明他的送貨單位時間收入並沒有完全覆蓋這筆支出,而他個人的時間成本更是十分低廉。
地上有拾元貨車司機是一定回去撿的,而某個上市公司老總一定不會為了4元在這裡浪費幾分鐘。因為自身高度的不同,人與人之間的行事風格就會有迥然不同的樣子。
我與慕出去遊玩時有個習慣,不管哪裡的停車場,我總是下車後拍下付費二維碼,在取車前早早地先付了費,然後利用15分鐘離場規則,小跑著去停車場。每次也就為了節省4元左右的停車費。
有時候回想一下,這輩子哪一次剩下的4元停車費改善了我的生活了嗎?又有哪一次因超時1分鐘而多支付的4元停車費降低了生活水平呢?放眼一生的角度來看,不要說4元沒有什麼影響,即便是4萬也不會有根本性的決定。
可笑的是,真正決定人生的時刻我們可能反而沒有那麼謹慎小心。那些升學考試,第一次擇業,走向婚姻,選擇居住地,每當遇到這些會影響終身的大事,是否和掐著表支付停車費一樣去對待了呢?
富人,或者說成功者,那些人生中取得一些領先的人,他們之所以站在社會的制高點上,並不是說他們不去計較4元停車費,而是在那些關鍵節點上有思考,能思考,善思考,掐住了人生的收費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