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提到最受歡迎以及最普及的簡餐,蛋炒飯一定有姓名。
因為它不僅簡單美味,而且還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喜好增減不同的輔料,可以說是兼容並包,徵服了整日為南北差異爭論的全體國人。
於是乎,擁有超高國民度的蛋炒飯也被直接用在很多影音作品中,如黃渤2011年的電影:
以及「哈林」庾澄慶那首耳熟能詳的歌:
近些年,中餐在國外越來越受歡迎,有關中餐教學的節目也取得不錯的收視成績。
最近,馬來西亞網紅Uncle Roger上傳了一段視頻,內容為一邊收看《BBCFood》一邊進行評論。
而節目中主持人蛋炒飯的做法,可以說是讓人大跌眼鏡!
首先,這位名為赫莎的美食節目主持人一本正經地告訴大家,不要害怕做蛋炒飯(想知道這有什麼可怕的):
然後,她直接把未洗的白米倒入鍋中,隨後加入了兩倍的水開始悶煮。
米在這麼多的水中自由飛舞~
接下來,最精彩的部分來了!她將半熟的米飯倒出來用濾網瀝水,瀝乾後的米粒再用冷水衝洗!
小歐已經為這份米飯哭出聲
最後,赫莎使用電磁爐與平底鍋製作完成了蛋炒飯,
雖然看上去還不錯,但看過製作全程的你還願意嘗試嗎?
聯想到一開始主持人提醒大家不要害怕,小歐覺得她好貼心,我果然受到了驚嚇!
在整個視頻中,Uncle Roger可謂接連吐槽不停火,從不淘米、米水比例、瀝乾米飯、煮好的飯用涼水衝一遍等教程大為光火,表示這是從來沒見過的神奇操作。
「為什麼要用杯子量水?你只需要加水到手指第一個關節就好」
「怎麼能用濾網幫米瀝水?這不是義大利麵」
「白飯看起來一點都不好,你在說謊」。
……
在所有吐槽中,米水比例估計能會讓大部分人會心一笑,因為很多人都知道了一個傳統技巧-煮米飯時,該放多少水直接用手指頭量下就可以,沒過第一節手指關節就好了,這樣做出來的米飯軟硬適中,剛剛好。
至於為什麼,這似乎也很玄學,因為從科學上來說不管多少米飯,都用一個指關節來測量是不準確的,但是實際結果還不錯,按照這個方式來做,米飯基本上不會失敗。
有關這個訣竅,美國菲律賓裔喜劇演員喬科伊(JoKoy)曾在脫口秀節目中有段誇張的講述。
來源:西瓜視頻
當這段BBC教做蛋炒飯的視頻被翻出來後,不少亞洲網友見狀都相當崩潰,紛紛留言:
「每個亞洲人都知道炒飯要用隔夜飯」
「我把視頻給奶奶看,她說:『你就是這樣折磨亞洲人?』」
「成品看起來一點都不像炒飯,根本就是把豌豆放在潮溼又悲傷的米飯上,還有一些雞蛋碎片」。
面對接連而至的吐槽,赫莎本人居然出現在Uncle Roger的視頻中。她回應稱,自己是按BBC給的食譜所做,並強調自己知道怎麼煮(米)飯的。
為此,Roger還和赫莎約定去對方家裡,去看看她如何煮飯的。
八卦的小歐覺得氣氛開始變得微妙,這莫不是一段蛋炒飯情緣?
Emmmmm……蛋炒飯果然厲害!不如今晚就吃它吧~
留言說說,你做蛋炒飯時喜歡給裡面加哪些輔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