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國際旅遊島商報報導了→《三亞規劃信息中心列印一張A4紙竟然收費50元》一事,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各大媒體紛紛刊發評論,對這種「不合理現象」予以批評。
時隔多日,
該中心整改情況如何?
下一步如何開展工作?
收費以來總收入多少?
是否入財政?
此前收入的資金流向何處?
商報記者帶著市民關心的問題來到三亞市規劃局了解情況。在採訪過程中,該局辦公室主任行為過激,搶奪了記者的手機,同時撕毀了記者的名片,對記者所問的關鍵問題均稱不知,並反覆強調不歡迎記者。當記者提出要採訪新聞發言人時也被他攔下,稱新聞發言人不清楚情況,要問物價局。
5月14日,經三亞市民反映,記者對三亞市規劃信息中心天價列印一事進行採訪。在調查中了解到,該中心規劃圖紙列印收費分別為:A1,200元;A3,100元;A4,50元。記者發現,該中心不但未對收費項目進行公示,而且所參照的文件也已被廢止。
報導刊發後,立即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國內眾多媒體紛紛轉發。一時間「三亞紙貴」「天價列印」成了「熱門」話題。此外,《「三亞紙貴」是事業單位改革的擋路石》《「三亞紙貴」透支了公信力?》《糾錯「天價列印」不應止於叫停》《天價列印紙,賣的是紙還是特權?》《規範天價列印費,限價更要限權》等優秀評論層出不窮,對不合理現象予以質疑和批評。
5月27日,距報導刊發已時隔多日。該中心整改情況如何?下一步將如何開展工作?帶著市民關心的諸多問題,記者再次前往該中心了解情況,但該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採訪需要直接與局裡領導對接,他不接受記者的採訪,也不會回答記者的問題。
對此,記者來到三亞市規劃局,向辦公室主任鍾偉松說明來意,並遞上名片。該主任拿著名片看了幾眼後放在桌上說:「原來你就是那個商報記者啊!原來是你啊!」
主任:跟我對接就可以了,要了解情況了再報導,不了解情況亂發報導,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做這個東西是要成本的,不是簡單的複印,收費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出錢買人家的信息,人家航拍、製成地圖都是要錢的。
主任:我們一直都收費,是物價局批准的,但是你不要報這個。
對話時,記者坐在該主任辦公桌前,與他面對面,手機就放在辦公桌上。正說著,他看到記者的手機後,就突然變得激動起來,伸出手一把拿起記者的手機,稱記者偷拍他,並叫來辦公室的一名女子,將手機交到她手上,要求她打開記者手機,操作刪除。期間記者反覆強調沒有錄像,手機是私人物品,要求他歸還,但他不予理會,並厲聲呵斥:「我看你錄沒錄!你不講道理,我很不歡迎。」
慌亂中,該女子反覆多次未能打開記者手機,記者正要拿回手機時被鍾主任一把奪了過去,他拿著手機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後右手長按關機鍵。見狀記者質問:「我沒有拍你,你有什麼好怕的?」
他說:「我怕什麼?你錄像,必須要經過我同意」。隨後,記者表示:「沒有錄像,只是前來了解目前的整改情況」。說到此,他稍有平復,但拿起手邊記者的名片一撕兩半丟入了旁邊的垃圾桶,說:「氣死我了,我很不歡迎你的。」
「要問什麼你說吧。」鍾主任隨後接著說。
主任:中心是財政差額預算,收的費用有兩部分,有部分是自籌經費的。中心總共十多個人,自籌經費這部分是要收費才能保障員工工資的。
記者詢問能否協調一下該局的新聞發言人接受採訪,他打電話詢問後回應記者稱,新聞發言人不了解這方面的情況,要記者找物價局了解,規劃局有下一步情況的話會下文通知。該主任隨後向記者提供了一份批准設立三亞規劃信息中心的文件,該文件日期為2012年7月,其中一項名稱為「三亞規劃信息中心·公益」。
記者:名稱含有『公益』兩字,但是收費了還能體現出公益嗎?
記者:中心設立於2012年,這麼多年來收的錢是否都是用於員工開支,並沒有進入財政?
記者在三亞市物價局得到消息,目前三亞規劃信息中心的收費已被叫停,該中心向物價局提交了一份定價標準初稿,但物價局沒有通過。如今,物價局正在逐條進行審核。其中對於有技術含量的有償服務收費、依法依規可以收費的項目,要把標準定出來,列明服務項目、內容等;免費向公眾提供服務的部分也要列清楚。
此外,三亞物價局還將借鑑國內其他城市的做法,綜合考慮在群眾可接受範圍內製作標準,待兩家會商後向公眾公開。在最終的定價標準沒有做出來之前,該中心不得收費。
這樣的結果你滿意嗎?
(商報駐三亞記者張宇博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