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攜帶一「名片手機」可隨時把自己的位置告知子女

2021-02-24 I長治

現在,我市的老年人只要隨身攜帶一部名片大小的手機,就能隨時將自己的外出位置以簡訊方式告知子女,子女可以下載相關APP來查詢老人的出行位置和出行軌跡。8月18日,城區愛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中國移動長治分公司、中國人壽長治分公司聯合開展社區智慧養老幸福千萬家工程,老人在獲得「名片手機」的同時,還可以享受「銀鈴安康」意外保險。

不論是意外摔傷,還是迷路走失,這樣的事情不僅獨居老人能碰上,即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也有可能遇到。為了避免這些意外發生,掌握老人的出行位置變得尤為重要。當日,城區愛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記者展示了「名片手機」的具體功能。這款薄約5毫米的手機正面只有四個按鍵,前三鍵綁定了城區居家養老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兩個子女的手機號碼,第四鍵為取消鍵。老人可通過使用簡單四鍵輕鬆與子女和城區愛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取得聯繫。手機背面為SOS鍵,老人外出走失時可通過該鍵呼叫子女電話,並自動給子女手機發出定位簡訊。子女可通過手機下載「平安通」APP來定位老人的具體位置和移動軌跡。

另外,「名片手機」上還貼有老人的照片、手機號碼及其所在社區的具體位置,方便老人在走失時獲得幫助。獲得「名片手機」的老人還可享受「銀鈴安康」意外保險,當老人在出行時遇到意外傷害後,可獲得保險公司的相關理賠,避免了因為老年人受到意外傷害而造成的糾紛。

了解更多新聞資訊和優惠信息請下載「I長治」手機客戶端,下載方式:

1.複製以下連結地址http://www.czxtd.com.cn/Changzhi.apk 到瀏覽器下載。

2.通過蘋果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小米應用商店、91手機助手、豌豆莢等搜索「I長治」免費下載。

相關焦點

  • 春節催淚故事「一分鐘教老人用手機」
    家裡的老人年紀大了,我們漸漸會成為他們的依靠和支柱,一如小時候他們之於我們一樣。
  • 70歲患病老人 意識不清 忘記自己存摺密碼 子女欲取錢治病遇難題
    家人想取錢為老人治病,但不知道密碼,取不出來錢。  銀行告知,需要去公證部門做公證。而公證部門表示,老人無法表達自己意願,不能辦理公證。這事得咋辦呢?宋女士說,他們來到口前鎮一郵政儲蓄銀行進行嘗試,可由於多次輸入錯誤,存摺被鎖住。  「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需要先到公證部門公證。」她說,他們來到公證部門,卻被告知,老人意識不清,不能辦理公證。  昨日上午,新文化記者來到宋文彬家中。老人躺在炕上,二女兒正在照顧他。老人睜著眼睛,卻認不出人,無法與人交流。
  • 手機安裝「位置軟體」驢友在哪救援人員隨時掌握
    ,甚至所在的海拔高程等信息,如果遇險可第一時間展開救援。與普通的定位軟體只能自己看見自己不同,這個軟體的後臺設在陝西省應急救援協會,只有少量的專業人員可以看到該信息,其他人無法獲知,對軟體使用者的隱私進行了保證,僅僅作為應急遇險救援使用。由於系統才處於試運行階段,目前僅支持安卓系統,蘋果系統正在研發中。定位誤差不超過10米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和研發人員一起體驗了這種定位器。
  • 公益|愛心手環助老人走上「回家的路」
    在此介休藍天救援隊提醒大家,如果是老人自己來領,務必攜帶子女姓名、手機號等信息。有需要的社區居民可就近領取黃手環。這樣做一是因為老人走失太普遍,二是希望大家了解、認識黃手環,在老人急難時能通過黃手環幫老人聯繫到家人「黃手環」。目前「黃手環」在我市的社會知曉度還遠遠不夠,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黃手環」的作用,在街上如果看見有老人戴著「黃手環」,最好過去問候一聲,需要的話幫他回家。
  • 防老人走失8招 GPS定位器最有效
    他們日常生活中成員單一、乏人照顧,走失了一時很難知道。據統計,從今年1月到9月,市公安局通過工作發現並找回走失人員359人,他們大部分是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和未成年兒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也有許多尋找走失老人的留言,有的找到了,有的則收到了悲痛的消息。  老人易走失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 老人獨自在家遇險情,「移動平安鍾」顯神通
    所謂手機「平安鍾」,是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隨身攜帶的老人手機。老人一旦面臨突發疾病、遭遇險情等「緊急情況」,只需要按動手機「平安鍾」SOS按鈕,就可與服務中心聯繫,獲得救助。在居家養老服務系統中,接線員通過電腦上彈出的老人資料,手機智能定位等功能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及時與120和緊急聯繫人或義工取得聯繫,給予老人第一時間的緊急救護。
  • 老人每月五千元養老金,每月「月光」引子女不滿,老人:我錯了嗎
    老人退休之後,每個月都會有一筆養老金,因為很多老人晚年花錢的地方並不多,所以老人的這筆養老金實際上可以減輕子女一些負擔。有些老人甚至會將每個月剩餘的養老金積攢起來,留給自己的兒女,但李阿姨卻選擇將自己每個月的養老金都花光,而這也引來了子女的不滿。
  • 偷手機藏手機找手機 這位同學自己「出賣」了自己
    蒼南新聞網9月14日消息:教室課桌上的蘋果6plus手機不翼而飛,三天後校長收到陌生人微信告知手機下落。最後,一名女生在廁所天花板上找回莫名失蹤的手機。警方調查發現,原來一女生嫉妒他人有錢起貪念,盜手機被懷疑後,捏造一名不存在的「嫌疑人」,企圖助自己擺脫嫌疑。  小唐是錢庫某學校的學生,家境不錯,家人給她買了個蘋果6Plus手機。
  • 關愛老人兒童防走失,佩帶北鬥GPS定位器
    中國正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201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1.69億,並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程穩步上升的趨勢,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將達到4億,盤大的人口數字背後,老人的健康安全問題也不容樂觀,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60歲以上老人約有58%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從而導致每年的老人走失率更為嚇人,達到76萬人左右。
  • 開封:轄區發現走失老人 民警利用警用科技助其回家
    2019年12月23日,開封市公安局順河分局東苑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在東郊鄉吳寨池塘乾涸水溝中發現一摔倒老人,後經群眾了解老人迷路了,需要民警幫助。接警後,值班民警李鵬、王帥來,輔警韓鵬迅速趕往現場。眼看單靠老人自己回憶家庭情況無望,為了早些讓老人回到家,民警迅速用警務通中的超級人像功能對老人進行拍照識別。查清老人身份信息後,通過警務通相關系統查詢到老人兒子電話,在送老人回家的同時,打電話給其兒子以安其心。民警將老人送到其自家門口時,其兒子也恰好到家,直言:「俺爸以前在小南門走失過,我一直在那找都沒找到,太謝謝咱民警同志了。」
  • 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不給子女帶孩子的他們,都是如何養老的呢?
    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不給子女帶孩子的他們,都是如何養老的呢?在日本,很多當地的老人們是沒有給子女帶孩子的習慣的。
  • 老人被子女拋棄挖洞等死?官方:將兒子騙走後欲自殺
    一名患癌老人住院多次,疼痛難忍且子女不在身邊。為了不連累子女產生輕生念頭,自己給自己挖洞進去等死,後來被眾人救出。對此,武岡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老人被送往醫院治療,老人的子女也已經回來。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現場視頻顯示,一名老人蹲坐在一洞內的罈子中。隨後,現場數人合力將老人從洞中抬出。
  • 門頭溝職工及子女 福利來嘍~~
    一、活動名稱:「關愛職工 愛護眼睛」免費配鏡二、活動時間:2017年6月1日-7月31日(8:30-19:30)三、預定時間:2017年5月26-27日(10:00-20:00)四、服務對象:門頭溝區總工會持卡會員
  • 三明一77歲老母狀告五子女,求公道還是求孝心?
    自從2015年5月老伴過世,傷心過度的朱阿婆犯了中風,經搶救命是保住了,可下肢癱瘓了。      老人身體不便,護理量倍增,經過一段時間看護,幾個孩子的矛盾顯露出來。這個嫌那個照顧的時間少,那個嫌這個出的醫藥費不夠多。幾番爭執,最後互相推諉,朱阿婆沒人管了。身心都受到打擊的朱阿婆無奈之下將幾個孩子訴至法院,要求他們履行贍養義務。
  • 九江一老人領取過世老伴銀行保管箱受阻?合法流程原來是這樣……
    殷某的老伴兒李某生前將家中的貴重物品存放在了銀行保管箱中,去年李某去世後,殷某攜帶保管箱鑰匙和密碼到銀行準備領取保管箱內存放的物品。而銀行卻告知他,開啟銀行保管箱需對租用人進行人臉識別,租用人已故的,需辦理公證方可領取保管箱內物品。殷某急忙來到潯陽區公證處進行諮詢。公證員進行分析後認為,應對保管箱內的物品先進行保全證據公證,再進行遺產繼承公證。
  • 撫養孫子女、外孫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主張探望孫子女、外孫子女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裁判要旨: 雖然我國婚姻法將探望權的主體規定為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但在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情況下,依照《婚姻法》第28條之規定,代替自己已經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子女對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盡撫養義務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主張探望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 子女贍養費計算標準是什麼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反之,子女對父母就應有贍養的義務,子女履行自己的贍養義務很多時候都是通過支付贍養費的方式進行的。
  • 老人聽講座買回20瓶麻籽油 子女拒收稱其被矇騙
    楚天都市報訊(社區記者朱旺國)「我好心給4個子女每家送5瓶亞麻籽油,可他們都埋怨我,還說我上當了。」昨日,家住漢陽區五墨裡社區的李爹爹說起自己的「健康之旅」,依然覺得很委屈。  李爹爹今年82歲,平時一個人生活。
  • 【提醒】全國告知:行李箱,帶拉鏈的包包,全都中招,原子筆就能戳開
    近日,網上一則「普通原子筆可輕鬆劃開行李箱拉鏈」的視頻被大量轉發,視頻播放了多個實驗,用一隻原子筆插入行李箱拉鏈,之後就可打開拉鏈。有記者做了一組實驗,結果表明,一支原子筆確實能輕鬆突破拉鏈箱的防護。為此,民警提醒,貴重物品不要放在行李箱裡,應隨身攜帶。以後不在箱包裡放電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