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患病,意識不清,說不出密碼
咋能把老人存的錢取出來呢
老人因患腦梗死等疾病導致意識障礙不清,記不起自己存摺密碼。家人想取錢為老人治病,但不知道密碼,取不出來錢。
銀行告知,需要去公證部門做公證。而公證部門表示,老人無法表達自己意願,不能辦理公證。這事得咋辦呢?
老人的女兒宋女士介紹,她父親宋文彬今年70歲,家住永吉縣農村。老人因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身體一直不太好,但意識清醒,能與人正常交流。
今年4月29日,老人被診斷出腦梗死等多種疾病,伴有意識障礙。
老人的家庭條件很一般,3個子女生活也很拮据。在醫院住院近半個月,家人將他接回家繼續治療,但錢不足了。
「父親今年春節後賣糧,剩了1.5萬元,存在一個郵政儲蓄銀行的活期存摺裡,可他說不出密碼,我們也不知道。」宋女士說,他們來到口前鎮一郵政儲蓄銀行進行嘗試,可由於多次輸入錯誤,存摺被鎖住。
「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需要先到公證部門公證。」她說,他們來到公證部門,卻被告知,老人意識不清,不能辦理公證。
昨日上午,新文化記者來到宋文彬家中。老人躺在炕上,二女兒正在照顧他。老人睜著眼睛,卻認不出人,無法與人交流。
新文化記者與宋女士及弟弟再次來到那家郵政儲蓄銀行,一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老人因行動不便,不能親自過來,我們可以上門服務。可老人現在意識不清,無法表達自己真實意願,子女不能代替老人辦理掛失。」
該工作人員表示,按照規定,如果老人忘記密碼,必須由本人持有效證件到銀行親自辦理掛失。而子女想替老人辦理,則要先得到委託授權,這需要經過公證或司法裁決,因此才建議他們去公證部門。
■公證處
老人意識不清 無法公證
宋女士來到永吉縣公證處。工作人員杜先生表示,辦理公證需要詢問、籤字等流程,可老人意識不清,無法表達自己真實意願,也不能辦理公證。
他介紹,辦理公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的委託,另一種則是自然人去世後,親屬遺產繼承。目前老人健在,自然無法辦理遺產繼承公證。而老人意識不清,不能表達自己的意願,任何人都不能強行替老人表達,因而也不能辦理委託。
■律師說法
可先確定老人的監護人
吉林吉翔律師事務所劉海波表示,老人現在意識不清,不能清楚表達自己委託子女辦理取款的意思,所以子女不能代替老人取錢。
他表示,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先確定老人的監護人,然後由老人的監護人代理老人到銀行辦理取款。
新文化記者 李洪洲 文 王強 攝
新文化報邀請您一起在江城!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xwhbzjc或者掃描下方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