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發展迅速,經濟增長水平遠超印度,造成了印度方面的不平衡,中印關係開始僵化。隨著印度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四方安全對話」,中印關係更加惡劣。川普政府在亞太地區廣交盟友,建立「小北約」,其目的就是為了推進「聯合制華」計劃,印度加入美國陣營,用心不言而喻。
印度方面已經決定和中國「競爭」,首先就開始打壓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日前印度方面宣布禁用一些中國app,想限制中國手機產業在印度的發展,但是莫迪沒想到的是,禁用app絲毫沒有影響中國手機產業,印度媒體首先嗅出不對勁,12月29日,印度新聞網表示,禁用中國app之後,中國手機依然是印度人民的首選,今年10月份,中國手機在印度的銷售量較之去年增加170萬部。新加坡媒體對此表示:「這些數據意味著,雖然印度官方今年禁止了約200個中國手機應用程式,並且在邊境上與中國有衝突,但印度國內手機市場對抵制中國產品的響應並不大。」
與此同時,印度國內傳來讓莫迪心涼的消息,印度《國民先驅報》12月27日撰文表示,由於疫情影響,印度經濟倒退了5年,而中國經濟前進了5年,導致雙方有了10年的GDP增長差距。同時印度國內傳來不滿莫迪的聲音,認為針對中國已經影響到了國民生活,應該採取全新的措施,不能一味學習歐美的強硬做法。
莫迪為了挽救印度疲軟的經濟,在12月27日向印度民眾呼籲,在2021年做出改變,購買「印度製造」的日用品取代「外國製造」。莫迪的言論遭到了印度人民的反對,有人認為印度製造業的設備和技術都依賴出口,這是莫迪必須面對的現實,「印度製造」只是空談。莫迪鼓吹「印度製造」無非是想打擊中國產品,印度進口的日常用品百分之八十來自中國,莫迪的談話無非是為了擠壓中國商品在印度的市場,但是印度本身不具備對應的生產能力和生產質量,「印度製造」只能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