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高搜易集團"↑關注我們!
(深圳高搜易集團是國內僅有的百家全牌照私募之一,財經自媒體主筆團隊均為資深投顧和一線操盤手。致力網際網路信託和A股趨勢研究。)
韓國最近很頭疼。總統沒有了,機場空蕩蕩,中國遊客花錢到了濟州島還不下遊輪,更可恨的是,樂天在華關店的消息還在持續發酵!近期有消息稱,樂天集團已關閉在中國境內共計87家門店,佔總門店數近九成!樂天究竟還能撐多久?
損失慘重!樂天大規模退出中國市場
商場冷清
據媒體報導稱,樂天已關閉87家中國門店,而其目前在華擁有99家大型商場,這意味著近九成不再營業。加上必須要照發的人員工資,由於關門,樂天每月將損失至少7.2億人民幣以上。
昨天(21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位於酒仙橋附近的樂天瑪特北京總部,發現店內人流量非常少,工作人員的數量超過了顧客。一位樂天瑪特超市工作人員吐槽,「別人是沒貨賣,我們是有貨沒人買。」
供應商催款
一位向樂天瑪特提供糧油類產品的供應商表示,目前已有好多供應商已經暫停向樂天供貨,自己此次則是來北京總部討要貨款的,「不知道後續樂天瑪特經營計劃如何,討要貨款後將打算終止與樂天瑪特合作。」
對於樂天是否將撤離中國,商家們普遍表示擔憂。有商鋪表示,因有關門消息,顧客都不來商店辦卡了,客流量驟減,「不過,據我們了解,到時候(商場)應該會換名字吧,不一定關門」。
目前,僅剩的12家樂天在華商場模式如何發展是個未知數。不過,「薩德」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商場閉店。
怕遭連累,部分影院摘「樂天」字樣
韓國媒體news1今天(22日)稱,一部分在華運營的樂天電影院「改名換姓」。
位於長沙的一家樂天電影院將「樂天」字樣摘下(圖片來源:環球網)
有分析稱,儘管在華的樂天影院是以與中國當地企業合資的形式進軍中國市場,但樂天在「薩德」事件之後集團形象一落千丈,企業也紛紛開始更換品牌名字。
據報導,目前至少有9家電影院在中文標記上刪去了「樂天」二字。具有代表性的是遼寧瀋陽的「樂天影城」改為「龍之星國際影城」。此外,山東威海、湖南長沙、湖北武漢等地的樂天影城也改用與「lotte cinema」發音相近的「龍之星」。
種種跡象表明,樂天被中國消費者所拋棄,在韓國本土也同樣有跡可循。
樂天不僅在華關閉店面,免稅店銷售額下跌25%
樂天集團自「薩德」事件後,其在華業務迅速下跌,最顯著的是其免稅店銷售額同比減少25%。考慮到今年以來免稅店銷售額本以同比20%的增速持續增長,可以說所受打擊巨大。
樂天免稅店相關人士稱,3月15日起銷售額就一直減少。如今雖還有中國自由行遊客,但團體遊客的減少影響巨大。曾經繁華的首爾明洞街,如今的情景套用韓媒的話形容就是:薩德對旅遊的傷害比中東呼吸症候群還厲害。
曾經擠滿遊客的濟州國際機場國際航線出境大廳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展現出一幅冷冷清清的樣子。(圖片來源:韓聯社)
中國遊客是韓國流通企業不可替代的「大客戶」,這點已經不言而喻,雖然如今在華「吃癟」後,韓國嘗試開拓東南亞市場,但顯然還需要時間。
「薩德」事件發酵至今,韓國娛樂業在華已經損失近20多億;韓國免稅店的業務中有70%都是來自中國,如今已損失近600億,而在中國市場的損失就佔了70%;單就樂天來說,就已因為「薩德」事件損失400億。
「薩德」換地後,樂天曾發表聲明稱對中國始終懷有深深情義,如今落得這步田地,真是自食惡果。可是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中金在線立場)(中金在線(ID:cnfol-com)綜合百家號我主江湖、環球網、證券日報、263理財財富網,轉載請標明來源ID和二維碼,否則視為侵權。編輯:羅子軒)
高搜易:國內僅有的百家全牌照私募之一。
自媒體主筆團隊均為資深投顧和一線A股操盤手。致力財富管理和A股趨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