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布拉格之春」始末

2021-02-23 史事挖掘機


關注本平臺後,每天為您挖掘8篇罕見史事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國際舞臺上發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前蘇聯出兵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導火索是捷共改革派領導人杜布切克倡導的自由化運動,史稱「布拉格之春」。

1968年1月,捷共中央召開全會,杜布切克當選為中央第一書記。他上臺後公開向「蘇聯模式」挑戰,通過了《行動綱領》,提出改革黨的領導體制,實行有計劃的市場經濟,由此拉開了「布拉格之春」的序幕。

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認為捷共《行動綱領》是在國內搞自由化,復闢資本主義,「絕對不能容忍」,向捷共施加壓力。

杜布切克不吃這一套,回信硬頂了回去。 勃列日涅夫對此十分惱火,採取軟硬兼施兩手,一方面提議舉行兩國最高領導人會議,另一方面則在捷境外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進行赤裸裸的武力威脅。

捷共改革派領導人在捷民眾的強力支持下,在蘇、捷兩國領導人的會談中據理力爭,拒絕蘇方提出的無理要求。

二戰時的英雄、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斯沃博達將軍以辭職表示憤慨。會談氣氛十分緊張,劍拔弩張,勃列日涅夫甚至犯了心臟病。最後,捷共領導人中途退場,以示抗議。

面對捷共領導人的抵抗,蘇共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決定以武力扼殺「布拉格之春」,表面上放出舉行華約組織領導人會談的煙霧彈,暗中則調兵遣將,大軍壓境。

8月20日深夜,蘇聯發動突然襲擊,一架蘇聯「民用客機」飛臨布拉格上空,佯稱飛機發生故障,請求準許緊急降落。在獲準著陸後,機場指揮塔被蘇軍突擊隊員佔領。

接著載有坦克和全副武裝的蘇聯部隊的軍用飛機源源不斷地在機場降落,控制了首都布拉格,杜布切克等捷共領導人被押解到莫斯科。

與此同時,蘇聯及華約其他國家的50萬大軍也從各個方向出兵。一夜之間,捷克斯洛伐克便被佔領。

蘇聯侵捷行動,引起了捷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蘇聯原想拋開杜布切克、直接扶植親蘇政權的圖謀受挫,不得不轉而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斯沃博達談判,企圖取得軍事入侵佔領的「合法化」。

斯沃博達在會談中痛斥蘇方揚言要把捷併入蘇加盟共和國的威脅,表示:寧可選擇死亡的道路,血戰到底,也決不投降。

蘇聯無法壓服捷領導人,面對國際上的壓力,不敢強行成立傀儡政府,只好釋放杜布切克等人參與最後階段的會談。

捷方被迫接受了蘇軍佔領「不是幹涉內政」的說法,籤訂了城下之盟《莫斯科議定書》。

隨後,捷領導人返回布拉格。杜布切克雖仍擔任捷共第一書記,但已失去實權,不得不隨著克裡姆林宮的指揮棒轉。

「布拉格之春」就這樣被扼殺了。但是,捷民眾對蘇聯入侵的反抗從未停止,不斷爆發反蘇示威活動。

對此,蘇聯大為惱火,下令免除杜布切克捷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由親蘇的胡薩克接任。胡薩克上臺伊始,大舉清算改革運動,在捷共黨內大清洗。

然而,歷史的潮流是阻擋不住的。21年後柏林圍牆倒塌,蘇軍撤出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案得到平反。杜布切克等改革派也恢復了名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歷史上,一頁屈辱的篇章終於成為過去。

相關焦點

  • 華姐 | 「布拉格廣場」最美的風景,最美的你們
    相信90後們都應該聽過這首《布拉格廣場》,於是從小就期待著到布拉格廣場親自看看她有多美~今天16位姑娘們帶著這份期盼沿著古老的石子路探尋神秘又美麗的布拉格。尋著歷史,踏著故事,姑娘們終於開始尋找「布拉格廣場」。然而這裡沒有「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廣場上也沒有彩繪玻璃的教堂。夢變成泡影了嗎?當然不會!
  • 【突發】布拉格市長宣布在布拉格所有大學引入遠程教育,布拉格交通信號燈變成紅色
    「 布拉格市長宣布在布拉格所有大學引入遠程教育,布拉格交通信號燈變成紅色。」  根據捷克媒體報導:布拉格處於最高危險狀態,並且交通信號燈是紅色的。ZdeněkHřib市長與衛生學家達成一致並宣布,將在所有布拉格大學中引入遠程教育。他最初聲稱該措施也適用於中學。赫裡布市長說,從星期一開始,除了實踐培訓外,還將在大學中引入遠程學習。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布拉格的地區衛生站現在認為沒有理由在中學進行遠程教育,並將在下周根據衛生信息與統計研究所的數據對情況進行評估。
  • 布拉格:中國綜藝影視「基地」
    說布拉格是咱們中國的綜藝影視「基地」真的一點也不為過,不信無二君就來給大家算算:早在2015年《天天向上》就到訪了布拉格,團隊得到捷克總統接見的同時,還促成歐弟與妻子在布拉格的婚禮;《花樣男團》召集了號稱演藝界顏值最高、人氣最高的「六大男神」踏上了布拉格;《我們相愛吧》林心如和任重「夫婦」就是在布拉格許下十年之約;第五季《奔跑吧》的收官之戰遠赴布拉格拍攝,鹿晗克服飛機恐懼症都要去的地方
  • 原來布拉格的夜晚這麼瘋狂!Signal Festival 2016來了!
    你或許知道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座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也到過像老城廣場、查理大橋和布拉格城堡這樣的必遊景點。
  • 經濟學人 | 「阿拉伯之春」的十年寒冬
    他們對專制領導人和腐敗國家的憤怒隨著「阿拉伯之春」的到來而爆發。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和葉門的民眾發動起義推翻了四個獨裁政權。在那一瞬間,阿拉伯世界似乎終於迎來了民主。A decade later, though, no celebrations are planned.
  • 布拉格市長宣稱不要大陸大熊貓,要臺灣穿山甲
    布拉格市長在反華道路上越走越遠!據捷克媒體7日報導,在布拉格市長賀瑞卜的「穿針引線」下,布拉格動物園或許會用臺灣地區的穿山甲取代大陸大熊貓入園。據捷克周刊《Respekt》7日報導,布拉格與北京就「一個中國」之間的爭端正在加劇。在布拉格市長賀瑞卜的「穿針引線」下,布拉格動物園或許會用臺灣的穿山甲取代大熊貓入園。
  • 阿拉伯之春「一地雞毛」:沙特阿聯卡達沒動亂,勢力超級強大
    震撼石油資源豐富的海灣國家的「阿拉伯之春」騷亂留下了非常不同的傳統,刺激到了中東海灣各國保守的君主。
  • 布拉格地鐵上周五因為找狗而停運一小時
    上周五中午,一隻可憐的小狗造成了布拉格地鐵C線的停運,因為這隻狗跑到了地鐵隧道的的某個地方。對此,布拉格交通公司臨時開行了巴士以補充地鐵的運行。對此,布拉格交通公司臨時開行了巴士XC線,和改變了6路電車從中心開來的運行方向,經布拉格起義站(Pražského povstání)到龐加爵(Pankrác)車場以補充地鐵的運行。來源:捷通社ČTK如果您對捷克留學感興趣,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或服務號,關注後請直接提出您想要諮詢的問題即可,我們會派出專業的客服與您聯繫。
  • 鎮江老字號的味道:宴春餚肉 名滿天下
    不管哪一天,到鎮江宴春大市口店吃早飯的市民總是很多。一碗鍋蓋面、一塊餚肉、一籠蟹黃湯包,沒有比這更好的享受了!
  • 從布拉格到維也納,一起來看看玖富集團優秀員工的歐洲行
    9月20日~9月28日,一場從北京出發到捷克首都布拉格,穿越波西米亞地區再到奧地利維也納的9天歐洲之旅啟程。為了表彰兢兢業業、默默耕耘在一線業務上的優秀員工,就在十一前夕,由玖富集團創始人兼CEO孫雷帶隊,邀請數十位優秀員工自北京國際機場出發。
  • 「阿拉伯之春」幻想破滅的十年
    【編者按】2020年12月19日,左翼網站「保衛共產主義」刊發了文章,文章指出,在「阿拉伯之春」後的十年裡,帝國主義國家包括北約集團利用其「人道主義幹預」給世界上很多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戰爭和災難。原文內容如下:10年前,發生在突尼西亞的一件事被載入史冊。
  • 2016宜昌市新年音樂會門票,布拉格愛樂樂團傾情獻演奧斯卡經典電影原聲!
    布拉格愛樂樂團不僅包攬了一大部分歐洲電影的配樂工作,也是好萊塢電影人最常合作的交響樂團之一。 樂團近幾年擔任配樂的好萊塢熱門電影包括《摩納哥王妃》、《星球大戰之克隆戰爭》、《地心遊記》、《鐵達尼號》、《哈利波特》《透明人2》、《霧都孤兒》、《刺殺尼克森》、《霹靂嬌娃》、《絕地戰警》等,並為遊戲《怪獸世界》、
  • 前世的七千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十五次擦肩而過
    書接上回,有15位年輕高手,從各門各派58位俠客中「殺」出重圍,經過一位學院派長者傳授調教後,閉關修煉,於乙未年九月初四(哎呀就是10月16日啦),決戰中國海運之巔。 決戰上半場——動手不動口。15名選手在上午的書面測試中,接受限時中英互譯的考驗。
  • 春之魚:馬鮫魚
    馬鮫魚是春天的第一批鮮魚,雖然沒有刀魚的名聲在外和沖天高價,但馬鮫魚確實是我國沿海尋常百姓家每年春天翹首以盼的春之魚。馬鮫魚又稱藍點馬鮫魚、鰆魚,俗名鰆仔魚,福建和臺灣叫它土魠魚,江淮地區稱馬高魚,山東和遼寧稱鮁魚。
  • 蔡依林改編《布拉格廣場》: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從被戲稱為「廣場舞大媽最愛」的《日不落》,到歌后代表作《舞娘》,還有經典對唱情歌《布拉格廣場》,她時而帶來勁歌熱舞,時而深情款款,自揭心路歷程,讓粉絲開心跟唱之餘,又有幾分感動。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遍 Jolin 在《我想和你唱》上的精彩表現。
  • 舌尖上的「兩馬同春鬧元宵」
    劉可耕攝來自臺灣的葉麗英把在臺灣士林夜市已有50年歷史的蚵仔煎老店帶到美食節來。她告訴記者:「臺灣所做的蚵仔煎用的是藕粉,做成的蚵仔煎皮薄透明,與大陸的有所不同,所以,頗受歡迎。」她說:「只要材質真、味道好,就不愁沒有人喜歡」。她相信,在此次美食節中,他們的蚵仔煎也能受大眾喜愛。
  • 「見證·初心」經典講述之《初心》
    「見證·初心」經典講述之《初心》 2020-08-25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德萊德:澳大利亞「諾貝爾獎」的搖籃,教育之都!竟誕生了全澳1/3的諾貝爾獎!
    南澳州被稱為「節日之州」,以眾多有特色的節日著稱,最近幾年,南澳州政府致力於將南澳打造成「教育之州」,可見教育在南澳人民心中的重要位置。阿德萊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小城(始於1836年,),雖然在澳洲乃至世界範圍內都不是引人注目的存在,但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名副其實的「諾貝爾獎之都」。
  • 臺灣桃園市春之聲管弦樂團在市文化藝術中心演出圓滿成功
    應河南省文化廳邀請,臺灣桃園市春之聲管弦樂團一行65人,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長莊秀美率領下,於7月19日至7月26日到河南許昌市、漯河市、平頂山市巡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