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因其多功能性、低成本和耐用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耐用的工業設備、家用電器到一次性丟棄的物品,甚至到我們日常穿的衣服。但正因為它如此耐用,塑料產品的壽命往往比它的使用時間長得多,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如吸管、瓶子和袋子。一個塑膠袋的平均使用時間為20分鐘,而在環境中分解需要1000年。這些大塑料的殘留對環境有很大的危害,它們會纏住動物,破壞它們的呼吸系統,阻塞消化道,導致動物餓死。最近的研究表明,微塑料造成的汙染威脅比之前認為的要大得多。像塑膠袋和水瓶一樣,塑膠微粒也是一種一次性塑料。但是,因為它們不可見,所以經常被忽視。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深海、偏遠湖泊、地下水甚至飲用水中都發現了塑膠微粒。這些微小的顆粒從環境中吸收有害的化學物質,當被人體攝入時,就會成為汙染物進入體內,而且很難排出,具有巨大危害。目前,對付這種汙染物的最佳策略是減少塑料進入環境的數量。微塑料有兩個來源:化妝品及大塊塑料的分解。許多國家已經認識到微塑料的危險,並正在採取行動,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瑞典、韓國和紐西蘭等國家已經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微膠珠。2018年,57個品牌加入了「零尋找」活動,承諾產品中不添加塑料。在非洲,一些國家也開始採取行動,反對塑料汙染,如蒲隆地、貝寧、喀麥隆、象牙海岸、查德、摩洛哥、盧安達和肯亞等國已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南非於2002年開始對塑膠袋徵稅,但由於塑膠袋是一種主要的環境塑料汙染物,這一舉措尚未取得成功,目前南非正在考慮實施塑膠微粒禁令。在與全球塑料汙染的鬥爭中,去除塑膠微粒其實很容易,可用更環保的荷荷巴珠、燕麥粉、杏仁殼和咖啡等來替代微珠。
(呂釗編譯;張燦影審校)
信息來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快報》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