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 5000萬人受災
1957年亞洲流感爆發150萬人染病
1968年香港流感襲卷100萬人
1977年俄羅斯100萬人遭受流感侵害
2003年SARS 700多人喪命
這些真實發生過的流感災難,加之最近在世界範圍內肆意傳播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人類在自然、在病毒面前的「渺小」。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流感》講述了一群東南亞偷渡客希望偷渡到韓國卻不幸在途中遇難,其中一個倖存者僥倖逃入鬧市之中卻成為了病毒的「超級傳播者」,他身上攜帶的致命豬流感病毒迅速蔓延,韓國民眾隨之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影片尤其直面人性,揭露了人性自私醜陋的底線。面對危機是先公開還是先隔離,是放棄一座城還是放棄一個國,影片中的政府面臨著這樣兩難的抉擇。
保護盆唐市民的權益還是保護韓國境內的其他所有國民生命健康?《流感》中的韓國政府面臨的這個問題赫然與電車難題有著共通之處。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拉杆?
電車難題的難點在於,如果你不拉拉杆,你就會眼睜睜地看著這5個人死去,而你本來是可以救這五個人的。但如果你拉拉杆,雖然救了那5個人,卻害死了那一個原本不會死的人。
人的生命是無價的,無法用數字去衡量,也無法比較大小。如果電車難題所比較的不是生命的話,我們只需要簡單地比較大小即可。但面對疫情的肆虐,韓國政府選擇了將盆塘封鎖,放棄了城內的民眾,切斷網絡、不供給食物和水、欺騙民眾、不提供治療、焚燒還活著的病人,甚至屠殺市民。導致恐慌的情緒在城市中蔓延。
如果韓國政府在疫情發生初期採取了充分的措施,進行及時的救治和科學的隔離,那麼感染情況也不會如電影中呈現地那麼嚴重。正是韓國政府對疫情嚴重性的錯誤估計和對生命的漠視,導致了慘劇的發生,而那種直接將人民放棄,像對待牲口一樣對待百姓,甚至將患者活活燒死,簡直是不可理喻之舉。
《流感》不僅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面對傳染病的反面教材,也真實地揭露了人性的善惡。人類總是容易在極度恐懼的時候忘掉本來的自己,做出極端的行為。我們要認識到,沒有什麼是困難是絕對無法克服的。身處困境,一味地恐慌是毫無作用的,唯有團結一心,共迎挑戰,方能衝出重圍,重獲新生。
羅曼羅蘭有言:「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無論風雨飄搖,困難重重,中國人民都能迎難而上,共克難關,尋求到光明的出路;無論前途坎坷,命運未卜,中國人民定能勇往直前,以激情與熱血書寫中華民族嶄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