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上午,由中國國際刑法青年學者聯盟(Chinese Initiative o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主辦、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和格勞秀斯國際法律研究中心(Grotiu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協辦、荷蘭王國駐華大使館(Embassy of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in Beijing)贊助的2015年國際刑事法院中文模擬法庭比賽完美謝幕。
廣東廣大律師事務所(Guangdong Guangda Law Firm)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方達律師事務所(Fangda Partners)作為支持單位共同參與本屆比賽的全程籌備舉辦工作。
本屆正賽、半決賽階段的賽事於4月17至19日在見證了北京和平解放的香山飯店內舉行,並有幸邀請到來自外交部、國防部、國際組織、法院、高校、研究所、律所、公司等單位共計40餘名專業法律人士擔任本次比賽的法官。在參賽的25隻隊伍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吉林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廈門大學(排名不分先後)進入了半決賽。經過最後一天半決賽的角逐,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天津大學(排名不分先後)取得了前三名,並獲得了6月8日至12日前往荷蘭海牙參加決賽的機會。
(以上四圖為本屆比賽國內階段的部分留影)
決賽在國際刑事法院第一法庭內舉行,由Geoffrey Henderson法官、Elizabeth Little和楊力軍女士共同組成審判庭主持庭審,並通過法院官方網站進行全球直播。最終,經過激烈的角逐,北京大學獲得了冠軍,天津大學和國際關係學院分列亞軍、季軍,北京大學的沈寒同學獲得了決賽階段最佳辯手獎項。
(圖為本屆比賽決賽階段的審判庭及書記員)
(圖為擔任政府律師角色的天津大學代表隊)
(圖為擔任檢方律師角色的國際關係學院代表隊)
(圖為擔任被害人法律代理人角色的北京大學代表隊)
(圖為Henderson法官向北京大學代表隊頒發冠軍獎盃)
在正式賽事以外,組委會還組織參賽選手前往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the former Yugoslavia)、和平宮(Peace Palace)、荷蘭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he Netherlands)、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安妮之家博物館(Anne Frank House)等單位參觀學習,朱奕鋒律師作為本所代表與相關國際組織及單位的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
(圖為荷蘭外交部國際組織大使Nora Stehouwer介紹荷蘭政府與國際組織的合作情況)
(圖為安妮之家博物館副館長Jan Erik介紹博物館及相關項目的信息)
(圖為前南刑庭中國籍法官劉大群先生與學生面對面交流)
(圖為國際刑事法院宣傳事務工作人員介紹即將落成的新法院大樓的情況)
(圖為國際刑事法院典獄長Patrick Craig介紹法院拘留所的情況)
(以上四圖為朱奕鋒律師出席交流會後,分別與常設仲裁法院秘書長Hugo H. Siblesz、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秘書長Christophe Bernasconi以及與萊頓法學院Roberts Heinsch副教授留影)
更多關於決賽的信息,請點擊國際刑事法院官方網站:http://www.icc-cpi.int/en_menus/icc/press%20and%20media/press%20releases/Pages/pr1116.aspx。
更多關於活動的信息,請關注中國國際刑法青年學者聯盟網站www.ciicj.org或微信公共帳號CII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