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一網報導,烏特勒支又有世界首創的新科技,昨天,在Lombok街區J.P. Coenstraat的一戶人家Robin Berg,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條智能循環充電柱子的啟用儀式,宣布一項新的試驗誕生。
老編開始時候都有點糊塗了,私人家中有一項世界首創的新科技?經過仔細閱讀,才搞清楚的確是一項值得借鑑的世界首創,至於名字如何翻譯成中文,也費了好一陣子腦筋,乾脆採取簡單的譯法「聰明的充電柱」。
具體一點說吧,電動汽車現在已經不陌生了,現在越來越多電動車在街上賽跑,據說有利環保,但是,假如電動汽車一旦普及了,多得像傳統的汽油車一樣,那麼充電就會成問題了:街上豈不是到處是充電柱子,而電廠的負荷豈不是加重了很多?。
另外,現在不是很多家庭用上了太陽能了嗎?白天陽光好的時候,家庭用不了多少電,太陽能產生的電能必須儲存起來的,通常有另外的儲存裝置。
好,主意就來了。
把電動汽車變成一個可以行走的大電池,用來儲存太陽能產生的一下子用不完的能源,白天可以行駛;到了晚上,這個大電池就可以釋放電能,輸入家庭用的太陽能電網中,供普通家庭洗衣啊、燒水啊、看電視用了。
於是,幾個國際大公司攜手合作,在烏特勒支Lombok街區改裝了這些智能充電柱(嚴格說起來也是放電柱),昨天在Robin Berg的家,也是他的辦公室開始進行了試驗。
第一輛接受通電試驗的,是一輛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呢!
參加這個簡單的儀式的,有荷蘭經濟部、烏特勒支省、烏特勒支市的政府官員,還有電網管理公司Stedin、汽車廠商Nissan、通用電器(General Electric)等的代表。
這就形成了一個清潔能源的循環系統,而且在普通街區就能夠實現的。
這看起來像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做起來很簡單,可是,人家想到了,你為什麼想不到呢?
烏特勒支副市長Van Hooijdonk(這可不是那個著名球員或者無良業主啊),很高興這項試驗能在烏特勒支開始,因為烏特勒支是2015年的「太陽能之城」,而且,這項工程將為烏特勒支帶來數千個就業職位,原有的充電柱子要改裝,還要新建許多柱子,很多附屬設備要生產。
目前,在Lombok街區,要建20條這樣的「聰明的柱子」,分別和家庭用戶、學校和公司的太陽能電網連接起來,電網的名稱就叫做LomboXnet。
日後,烏特勒支的這種「聰明的柱子」要在該城市的其他地方增加到100條,附近的城市Amersfoort已有計劃興建,而將來荷蘭也會普及,前途無量啊!
老編還要告訴大家一個秘密,這種在荷蘭設計生產的「聰明的柱子」,要比國際標準的便宜80%,而目前,德國、美國和中國也在研發呢!像Tesla和BMW等汽車廠家,正努力在汽車電池上大開腦洞,希望使汽車真正成為一塊走動的蓄電池。
電動汽車的增加,的確是好事情,但是,這項工程的重大意義在於,防止日後電動汽車的增加而給電網帶來的壓力,因為需要加大投資,但是,有了這個發明,可以大大減輕電網的負擔,壓力也就減輕了,省去了一大筆投資費用。
啊,這個發展這項技術的大集團叫做Smart Solar Charging-consortium,有以上的政府機構、國際和國內的公司參加的,其中,日本的Nissan很給力,這家公司要把這項試驗作為國際樣本推廣呢!昨天第一條「聰明的柱子」剪彩之前,還舉行了一個研討會和新聞發布會。
在烏特勒支Lombok的這項試驗,將在2016年拿出結論報告。
老編點讚了,你呢?
關注荷蘭一網:www.hollandone.com
關注一網微信號:hollandone
為您提供最快、最新、最有深度的荷蘭及歐洲時事新聞、經濟、科技、人物專訪及評論等,讓您了解一個不一樣的荷蘭、不一樣的歐洲!
歡迎通過以下方法關注我們:
長按以上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Extract QR code)」,來關注我們。
點擊屏幕右上角「一網荷蘭」(標題下方),來關注我們。
在「添加朋友」中選擇「公眾號」,搜索「hollandone」,來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