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Illini Shuttle歧視言論的legal research

2021-02-20 陳諾諾咿呀咿呀喲

事件回顧請看這篇:Illini Shuttle歧視中國人事件

這次事件雖然超級生氣,但是還是對於大家的關注度感到高興,不止是認識的大部分中國人都在持續關注這件事情,我的美國同學也很積極的幫忙發郵件和打電話給我們實習的議員反應情況。

目前我了解到的情況是,

很多人問了我這件事情,在法律方面有什麼可以做的。介於我是一個憲法學的特別差的人,我盡力做了一部分的legal research(這是我這學期第一次做legal research…)所以如果大家覺得有用的話請儘管引用,但是建議再讀一下細節確認一下。我可能會用很多法律術語和我不知道怎麼翻譯的英文,如果有看不懂的請留言我儘量解釋一下。

首先對於第一修正案權利,我昨天文章裡面提到的今年高院對於平權和第一修正案權利討論的案子全名是Masterpiece Cakeshop v. Colorado Civil Rights Commission。因為我沒有讀過全文所以不清楚可以引用性是多大。第一修正案是一個很複雜的領域,但是我自己的感覺是,在現在的政治環境下法院與之前相比相對限制第一修正案的權利。當然這方面還是期待專業人士探討。

對於我引用的Civil Rights Act Title II和Heart of Atlanta案子,留言區和朋友都和我討論了一下在這裡適用度的問題。因為Heart of Atlanta和大部分我們看到的Title II案子都是「拒絕提供服務」,而此處僅僅按照「郵件」來說可以說僅是廣告而不是服務。

學姐Xuanie的觀點是可以把這封郵件解讀成一種威脅,這是她寫的一小段對於郵件的回應,

Whether this was intended to be a selling point that Suburban Express will make you feel like you are in America, surrounded by Americans (not to get into the finer points of Suburban Express’s idea of who would belong to the American race) when you are on their buses (because they don’t serve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r this was intended to be a threat against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at riding Suburban Express would be an experience that will constantly remind them that they are unwelcomed in someone else’s country, this line is offensive and threatening. I can understand why this upsets the Chinese student community at the university.

學姐解釋「廣告不能證明他們現實中有針對中國人的行為,但能不能說作為中國人,這個廣告讓自己覺得坐他們家車的中國人的人身安全受不到保障,這個廣告造成了實際意義上的拒絕中國乘客。」

而根據這個思路我稍微搜索了一個案子叫Charity v. Denny's, Inc., 1999 U.S. Dist. LEXIS 11462,其中的holding是,也就是說即使餐館沒有拒絕提供服務,但是他們的行為和排斥顧客無異。

the court reasoned that while plaintiffs were never asked to leave the restaurant, nor were they outright denied service, the treatment that they suffered was tantamount to asking or forcing them to leave. Hence, plaintiffs were not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the full and equal enjoyment of their dining experience.

同時我覺得可以作為證據的是昨天Illini Shuttle發的郵件中的一句「We mentioned bus riders would not encounter Chinese exchange student on our buses」(指那封挑釁信中指出他們沒有中國乘客這件事),完全可以作為基本證據提供給法庭。

從實際意義上來說,我覺得只要案子不被dismiss掉,相信以這個公司的德行在調查階段肯定能有更多驚喜。而現在有幾種比較好的思路,一種是去尋求ACLU的幫助,因為他們對這類案子非常的有經驗,律師的水平也很高。第二種是找Illinois Human Rights Department,根據知乎用戶Jason答案中提供的法條,感到比Civil Rights Act好用。

作者:Jaso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509949/answer/2699155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In Illinois Human Right Act, Article 5 stated, "It is a civil right violation for any person on the basis of unlawful discrimination to 1) Enjoyment of the facility, good, or service; 2) WRITTEN COMMUNICATION: As the operator of the place of public accommodation publish, circulate, display or mail any written communication which the operator knows is to the effect that any facility of the place of public accommodation will be denied to any person, or that person is unwelcome, objectionable, or unacceptable because of unlawful discrimination."


而且因為這個法案是State Action,就是說舉報的人只需要負責file the complaint(網站在閱讀原文裡面),而後續這個部門會進行調查和取證(權利蠻大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最省時省力的一種方式。

昨天有人問我關於relief/damage應該要什麼,我印象中好像只能要declaratory relief,也就是法院承認原告的權利,沒有實質性的好處。當然如果有這方面更熟悉的朋友歡迎留言。

本文開放轉載,請不要署名。以上內容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

相關焦點

  • Illini Shuttle歧視中國人事件
    當被起訴的時候他辯解說,聯邦法院不能用Civil Rights Act來判這個案子,因為這個Act違反了他行使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權利來選擇顧客,並強制要求他來給黑人顧客提供服務。而法院的回答則是,提供酒店住房給旅客是影響「interstate commerce(跨州商業貿易)」的一個部分,所以民權法案完全有管轄權,可以用來約束這種行為。(此處憲法概念有點複雜,就不展開來講了。)
  • 日本奧運會最高級別贊助商就森喜朗歧視女性言論表態:實在令人遺憾
    【環球網報導】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歧視女性」言論造成的影響持續發酵。
  • 東京大學教授發表歧視中國人言論 校方這回應我們不接受!
    ▲東京大學(赫芬頓郵報)近日,一名男性以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特任準教授的名義,在推特上發表「不錄用中國人」、「會把中國人的資料篩下去」等涉及歧視的言論,在網絡引發極大爭議。目前,東京大學在其官網掛出聲明致歉,稱此人為「短期工作人員」,其言論與校方無關。綜合美國《休斯頓郵報》、日本「jbpress」網站消息,此次引發眾怒的社交媒體帳號以日本東京大學「情報學環・學際情報學府特任準教授」為名發表歧視特定國籍的言論,稱與自己相關的公司「不會錄用中國人」、「不會叫中國人來面試。在特定時候會把中國人的資料篩下去」。
  • 歧視侮辱華人案官方說明會--打贏官司還差一件事…
    3月31日中午,南非杜省中華公會(TCA)邀請了各個商會、僑團在約堡蓮園餐廳舉行答謝午宴,同時報告目前有關歧視侮辱華人言論開庭最新進展,正式啟動募捐行動來延續這一對南非華人社區十分關鍵的訴訟官司。 在2017年,因為一些個體的事件,在網絡上出現了許多仇華的輿論,甚至包含了:「把華人趕回中國「和」殺華人小孩來治療宿醉「等等極端言論。 上周開庭的結果,對方辯護律師申請了七個法律程序,這些全部被TCA的律師團隊成功駁回。直到上周三,3月27日平等法庭才正式開始對證人提問,這是第一階段的訴訟程序,下個開庭的時間還要等法官決定。
  • 在英女留學生被群毆,因為帶了口罩,美國種族歧視言論出現惡果!
    由於美國多名政客的種族歧視言論「Chinese Virus」,世界各地的壞人有了對華人動手的藉口一旦Chinese Virus這個詞被廣泛使用,中國和中國公民受到的歧視和侮辱將會達到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 Deutz香檳CEO兒子發布歧視中國言論,要求為疫情賠償
    可是今日,小編十分氣憤地看到,有香檳酒莊在Facebook上,竟然發表了一條歧視中國,居然要求中國賠償的言論!有著近200年歷史,位於香檳核心區域的Deutz香檳,這麼有名的一個香檳品牌,居然發出如此的言論,實在讓人震驚!小編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腦迴路才能說出這樣的言論。且不說中國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正在抽調本已緊缺的醫療資源和團隊遠赴歐洲進行支援。
  • LEGAL民事綜合群|招新公告
    【LEGAL民事綜合群】在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高校、公證處等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任職並從事傳統民事法律業務(含婚姻家事、勞動爭議、物權糾紛、物業糾紛、侵權糾紛、房屋買賣、租賃合同糾紛、民間借貸、土地流轉糾紛等)的朋友,請添加群主@legal_hc
  • 嫌女性逛超市太費時,日本大阪市市長的這番言論被批性別歧視!
    松井一郎嫌「女性逛超市太費時」的言論惹批評而這兩天,大阪市市長松井一郎的一番言論,又引起了爭議甚至是批評——這位市長近日對日本媒體說,為保持社交距離,應該由男性上街買菜,因為女性買東西「太費時間」。這番言論在社交媒體引發廣泛爭議,包括批評松井性別歧視。據了解,日本為防控疫情宣布的全國緊急狀態將持續至5月6日。
  • 澳洲網友麻木對待社交媒體種族主義言論,華人最憂慮
    一項新的調查顯示,澳洲有超過半數的社交媒體用戶近期都在網上見到過種族主義言論,但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舉報。據澳聯社報導,澳洲網友中有55%的人見過種族主義言論,其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會向網站運營方投訴,有18%的人會留言回懟,有11%的人會轉發給家人或朋友。僅有百分之一的人會向警方或政府舉報。
  • 法國電視臺評論員因其對華的不當言論已被停職一周
    (推特截圖) 其後,他在電視節目和推特上發表了道歉聲明:他不知道當時話筒沒有關,他對自己的不當言論向觀眾表示最誠懇的歉意。BMF電視臺也向觀眾做出了鄭重道歉。 萊奇普雷的不當言論引發了法國民眾和在法華人的強烈不滿。其推特下的回覆已經高達7千多條,網友認為他對因疫情感染而不幸去世的中國人極其不尊重,並且有很嚴重的種族歧視。
  • 防彈少年團遭德國種族歧視爭議,"BTS像新冠簡稱一樣?"
    德國廣播中卻出現了防彈少年團有關的種族歧視爭議。 這是MTV《Unplugged Presents》公演之後發生的事情。25日晚(韓國時間),在德國廣播電臺"bayern3"的一個節目中,主持人Matthias Matuschik以BTS cover了Coldplay樂隊《Fix you》為由,發表了大量種族歧視言論,引起了爭議。
  • 美劇:波士頓法律Boston Legal(1-5季)
    既有從給出抽象概念定義逐層演繹到案情合理引用,也有神父利用種族歧視綁架平等概念進行的慷慨激昂的演講。1 這部美劇的難度說實話不低,語速很快,比較燒腦。如果單詞量不到7000+或者對邏輯論述沒有太大的興趣,不建議難為自己。2 建議把自己喜歡的單集或者精彩的陳詞片段反覆觀看,然後去掉中文字幕泛聽,把該集劇本列印出來精讀之後去掉英文字幕精聽,最後反覆跟讀模仿。
  • 日本生活 | CEO發表貶低韓國人言論,化妝品公司DHC被抵制
    不過最近,DHC因為「種族歧視」的言論被日本網友批判。11月,DHC的CEO吉田嘉明,在公司官方網站上發表言論(點擊底部【閱讀原文】可看全文),結尾突然提到了競爭對手三得利(Suntory)。吉田寫道:三得利啟用的廣告藝人基本都是韓裔日本人,正因如此,才會被網友稱為Chontory(チョントリー)。
  • Inside the Legal Battle to Save China's Green Peafowls
    A lawyer reflects on an environmental nonprofit’s use of an untested legal mechanism to try to save the endangered bird’s habitatOn March 21, 2020, an intermediate
  • Baiyun Airport runs new shuttle bus lines 收藏這份白雲機場區域穿梭巴士表,再也不迷路!
    Baiyun Airport began running new shuttle buses this month to connect its two terminal buildings, T1 and T2, and the parking lot area.
  • legal high
    legal high中文名稱:legal high外文名稱:リーガル・ハイ其他譯名
  • 美國巴士公司廣告歧視中國留學生,遇到該怎麼做?
    近日,美國巴士公司「城郊快線」(Suburban Express)在發給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學生的廣告郵件中,赫然寫著「搭乘我們的巴士,你不會感覺自己身在中國」(You won't feel like you're in China when you're on our b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