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動態】民進黨當局宣布將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臺灣並稱是臺灣走向「國際貿易」重要一步

2021-12-09 臺港澳法研究中心

臺灣豬肉識別標上英文為「TAIWAN PIG」(臺灣豬)?臺當局「農委會」10月13日澄清:正確的臺灣豬肉識別標章上面寫的英文是「TAIWAN PORK」(臺灣豬肉)。不過,「農委會」公布的臺灣豬肉識別標上,中文依然是「臺灣豬」,有島內網友質疑:為什麼不把中文也對應改成「臺灣豬肉」?「農委會」別丟臺灣人的臉。

臺灣明年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為鼓勵店家使用本地產豬肉,臺灣畜產會推動「臺灣豬識別標章」,徵選結果10月6日出爐,由綠底帶有臺灣圖案的金色豬當選第一名。

不過近日網上傳出「臺灣豬識別標章」上的英文竟然是「TAIWAN PIG」的說法法,有網友說,這個有辱臺灣人的標識居然是臺灣衛福部門精選出來的,並更正正確的英文寫法應該是「TAIWAN PORK」,中文寫法則該改為「臺灣豬肉」。

對於網絡流傳的「TAIWAN PIG」標章,民進黨當局「農委會」10月13日予以闢謠。

民進黨當局「農委會」在10月13日在臉書發文稱,創作者當初提交上來的字樣寫的確是「PIG」,但最終已經將其修正為「PORK」,因此最後確定使用的版本英文就是「TAIWAN PORK」。「農委會」還呼籲大家不要再轉傳錯誤訊息。

對於標章上的英文雖為「TAIWAN PIG」,但中文卻寫「臺灣豬」,有網友就提出疑問:「為什麼上下不一致?『Taiwan Pork』就應對照『臺灣豬肉』。不要因為『農委會』把臺灣人的英文形象降低了。」「為什麼漢字不改成『臺灣豬肉』,這樣對應英文字才對。」

還有島內網友諷刺「農委會」,就算修正了英語,中文還是「臺灣豬」,「很適合損人用」。

(圖文來源:環球網、華視新聞網、臺灣「自由時報」)

相關焦點

  • 臺當局公布美豬進口瘦肉精殘存標準,輿論指無法讓消費者安心!
    綜合中央社、《經濟日報》、中時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儘管主管部門強調瘦肉精殘存絕對採取最嚴標準,且要求超市、餐廳等需清楚標示,但標準公布後仍引發臺灣社會輿論強烈反彈。生豬養殖業者與傳統攤商業者擔憂,標準訂立後,更大風險可能存在於肉品加工業,屆時美豬會摻多少比例、萊克多巴胺是否檢出超標都是未知數。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明確表示反對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進口。
  • 【搜豬】朱立倫探訪豬農養豬界反對美豬進口
    185.0億美元,同比減9.5%;出口53.0億美元,同比減14.8%;貿易逆差132.0億美元,同比減7.2%。其中,豬肉進口68.2萬噸,同比增34.2%;豬雜碎進口73.4萬噸,同比減0.8%;牛肉進口41.1萬噸,同比增48.2%;羊肉進口20.3萬噸,同比減22.1%;奶粉進口67.4萬噸,同比減32.8%。
  • 臺灣近10縣市禁「瘦肉精」肉品,違者最高罰2億
    導報綜合臺灣媒體8月30日報導 民進黨當局日前宣布開放美豬、牛進口在島內引發爭議。目前全臺近10個縣市制定「食品安全自治條例」,規定不準「瘦肉精」肉品進入市場,在民進黨當局沒有另訂法令規範前,這些縣市政府都表態會依「自治條例」加強查察、開罰。
  • 臺灣進口「美豬」被養殖戶集體怒斥:美國賣劣質豬肉,讓民眾買單
    據《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開放引進「美豬」引發各界熱議,臺灣地區前養豬協會理事長,也是屏東潮州地區養豬大戶的潘連周怒斥,拒絕摻瘦肉精的美豬,叫美國人回家自己吃;嘉義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張豐欣則表示,如果新當局不聽豬農的心聲,不排除走上街頭。      「既然美國境內開放瘦肉精,那他們自己吃就好,何必扯臺灣人下水!」
  • 支持瘦肉精美豬進口嗎?臺年輕人大吐真心話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當局宣布含瘦肉精的美豬將於明年開放進口,引發爭議,不少人擔心,將瘦肉精吃下肚。
  • 妙語|支持瘦肉精美豬進口嗎?年輕人大吐真心話
    2020/09/20 中時新聞網黃麗蓉一位年輕美眉說,她不支持,有瘦肉精的話不是很好
  • 美豬已經來了!臺消基會嗆:我們之前都被民進黨糊弄了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美豬已經進到臺灣來了,臺灣消基會表示,民進黨當局和進口業者的話愈來愈難讓人相信,他們將提早進入市場檢驗美國豬肉,一旦發現含有萊劑,立即公布讓消費者知道。但進口業者則表示,這是去年9月下的單子,是不含萊劑的美豬。
  • 【熱點動態】臺灣民進黨當局在位於東非的索馬利蘭成立所謂「臺灣駐索馬利蘭代表處」
    臺灣民進黨當局日前在位於東非的索馬利蘭成立所謂「臺灣駐索馬利蘭代表處」,臺外事部門還在社交媒體上洋洋得意地發文稱「這塊牌子就寫臺灣,沒有多餘贅字(酥胡~)」,引發輿論鞭撻。21日,島內有三名人士到臺「高檢署」,告發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及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涉犯「外患罪」。
  • 五角大樓:美國仍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臺灣是中國的
    臺灣地區在民進黨當局的執政下,逐漸偏離「兩岸統一」的歷史進程。民進黨當局自知實力有限,於是決定「勾結」美國。
  • 「豬事」鬧大了,美國卻跳出來鼓掌
    針對臺灣進一步開放美牛與美豬進口的問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中聲稱「過去的『政府』作出了開放的承諾,卻無法落實」、「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云云。對此,馬英九辦公室1月2日上午發聲明稱,馬英九當局從未承諾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馬英九也明確表示反對萊豬進口,蔡英文應該說清楚,所謂「過去『政府』做出了開放的承諾」,到底從何而來?
  • 臺灣:​如今的臺灣政治讓人智熄,「臺灣人民被氣到神經質」
    繼「用愛發電」後,民進黨當局又出「名言」——「氣質抗疫」。
  • 臺灣反「萊豬」醫師被「查水錶」,網友:「衛福部」=「餵毒部」
    據臺媒報導,明年元旦臺灣將開放進口含瘦肉精美豬,島內民間反瘦肉精美豬聯盟成員、醫師蘇偉碩日前在網絡社群發表含萊克多巴胺豬肉對人體有害相關言論,被島內主管機關
  • 豬肉「萊」襲,臺灣消費者食難安
    「雖然寫的是臺灣豬,但以後我們家會減少食用豬肉。」林女士說,為了家人健康,避免誤食「萊豬」,全家人決定減少購買豬肉。  去年8月底,臺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臺灣。這種豬肉被臺灣民眾稱為「萊豬」,儘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但開放決定仍於今年1月正式生效。
  • 妄圖「洗腦」臺灣民眾
    編輯:常樂 校對:百味 近日,臺灣民進黨當局開放對美國瘦肉精豬肉的進口,這一舉動遭到了臺灣社會各界的抨擊,民進黨為此進行了長篇大論的辯解。
  • 網友:「豬白吃了,武器白買了」
    「拜登上任才喊挺臺灣,美國務院發言人強調:一中政策不變」。拜登政府就「一個中國」的最新表態,讓臺灣綠媒「三立新聞網」有點「酸」。臺灣「三立新聞網」報導截圖路透社2月4日消息稱,當地時間2月3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拜登政府仍支持一個中國政策。
  • 入不了RCEP,臺灣盯上CPTPP
    >臺當局將在所謂最有利時機點與條件下,正式向CPTPP提出申請。報導援引日本媒體報導稱,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特拉斯日前和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等人舉行在線會談時表示,英國要申請加入CPTPP。這是CPTPP生效後,第一個申請加入的非原始成員。臺當局外事機構發言人聲稱,推動加入CPTPP為臺當局重要的政策,且與臺灣地區長期產業發展及國際經濟連結息息相關。
  • 國際快訊!再說一遍:臺灣是中國的
    只有臺灣(地區)的民進黨當局聽了蓬佩奧的話以後,欣喜若狂,覺得背靠美國這座大山十分安心,對於蓬佩奧的「挺身而出」,臺灣民進黨當局可謂是感激涕零。不過,民進黨在得意忘形的同時,應該低頭看看自己手中還有多少有分量的籌碼。  言行荒謬的蓬佩奧  可以說,蓬佩奧的言行舉止十分的荒謬,完全沒有世界第一大國國務卿的形象。
  • 連日本本國國民都不願購買的核災海產品,臺灣竟準備要大量進口
    長久以來我們都知道,美國的農業產業化非常棒,但是美國的豬養起來是有問題的,美國是允許豬農添加瘦肉精,以便產出更多瘦肉的。瘦肉精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很多國家是拒絕進口美國豬肉的,我們要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負責。
  • 臺灣,「防疫模範生」神話破滅!
    臺灣雖然自詡「防疫模範生」,但多國解封都未將其納入,尤其是自認跟日本有「過命交情」,卻也未進入日本的首波解禁名單,島內輿論一片譁然。據「今日海峽」報導,臺灣自詡防疫成績不錯,不過近來疫情緩解,多個解封國家首批開放清單,都未將臺灣地區納入!比如日本首波名單只有越南、泰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並不包括臺灣地區,而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名單中也沒有將臺灣地區列入。